寶寶吃過奶后,下巴總是紅紅的,大夫說是濕疹,涂了些藥膏,好了,可一吃奶又出現(xiàn)了,而且寶寶只是吃奶時出現(xiàn)濕疹,喝奶粉時卻沒有,這讓我時分的頭痛,為什么吃奶時出現(xiàn)濕疹,而喝奶粉時卻沒有,為什么涂了藥膏不治有好呢?
熱心網(wǎng)友
您的寶寶患的是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嬰兒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多見于2-3個月的小嬰兒,冬春季節(jié)多見。皮疹常見于頭面部,或遍及全身。初起皮膚發(fā)紅,繼而出現(xiàn)較密集的紅色丘疹或小水皰,水皰破后流黃水糜爛,水干后結黃痂。由于瘙癢異常,寶寶常用手搔抓而破潰,有時導致繼發(fā)感染。 此病與嬰兒體質有關,過敏性體質的寶寶常常多發(fā),嬰兒濕疹對寶寶的身體沒有危害,不會引起小兒過敏性哮喘,只是有過敏性體質者易引發(fā)過敏性哮喘,而且過敏性體質與家族遺傳有一定的關系。過敏性嬰兒濕疹的發(fā)病率占全部乳嬰的10%-50%;食物過敏常見也最容易被疏忽高雄長庚研究環(huán)境和基因互動對過敏病影響,發(fā)現(xiàn)過敏性體質母親生出過敏性嬰兒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四倍,若孕婦在產(chǎn)前一個月服用乳酸菌,嬰兒濕疹可從四十六%降至廿三%大約20%的嬰兒會對奶蛋白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現(xiàn)象,常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濕疹,嚴重者可出現(xiàn)腹瀉,甚至便血。一般嬰兒只是對牛奶蛋白不耐受,但個別孩子對母乳蛋白也不耐受。這種不耐受表現(xiàn)多于生后1~2月開始,逐漸加重。生后4個月左右往往達到高峰。隨著輔食的添加,情況多開始好轉,一般2歲左右逐漸消失。但有些孩子皮疹會越來越重,今后出現(xiàn)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甚至過敏性哮喘。 特別提醒:濕疹本身不是有潮濕所致,但潮濕可以促使?jié)裾罴又亍=o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后,皮疹都會變得更加明顯。第一次引起家長重視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將原因推為洗澡后身體沒擦干等潮濕因素。 治療任何疾病都應是在消除病因的基礎上對癥治療。引起嬰兒濕疹主要的原因與奶有關,常理來說,應該停用奶制品喂養(yǎng),可是孩子才幾個月大,不吃奶又如何生存?因此,治療嬰兒濕疹最主要的方法是對癥治療——消疹、止癢。消疹可以緩解皮膚的損壞,避免皮膚感染;止癢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皮膚抓傷,也可預防感染。 目前,真正有效的藥物即是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常選用0。1%濃度的制劑。一般將藥膏薄薄地涂在皮疹上2~3次,皮疹即可明顯好轉,癢感也明顯減退。在皮疹好轉后經(jīng)常涂些潤膚露可以延長緩解時間。由于濕疹的根本原因是對奶的不耐受,所以一段時間后,濕疹又會出現(xiàn)。這樣反復使用激素藥膏,直至添加輔食后,奶的需求逐漸減少,以及孩子對奶的耐受性逐漸增強,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濕疹的發(fā)生。 可是,從小出現(xiàn)濕疹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對奶的不耐受,很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對于6個月齡輔食添加后,皮疹不但沒好,反而越來越重的孩子,應考慮存在其他原因。雖然,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能使皮疹暫時消退,可長期使用又怕副作用,為此也不敢長期使用。對不是對奶不耐受引至的過敏。最主要是找到孩子的過敏源。消除了敏源自然就不會過敏了多數(shù)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fā)生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因此在哺乳期間媽媽的飲食要注意。另外,灰塵、羽毛、蠶絲以及動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嬰幼兒發(fā)生濕疹。寶寶穿得太厚、吃得過飽、室內(nèi)溫度太高等也都可使?jié)裾罴又亍R驗榘W得厲害,孩子煩躁不安,睡眠、休息、精神、食欲都受到很大影響。由于嬰兒濕疹的特點是時好時重,治好又犯,有的連續(xù)幾個月也不能徹底見好,奇癢還會使寶寶搔抓,容易繼發(fā)感染,因此要重視濕疹的護理及治療。 1、不要用刺激性的物品給寶寶洗臉、洗澡。 2、避免寶寶受到冷刺激,穿衣不能過熱。 3、寶寶要穿棉料衣物,媽媽也要穿棉料衣服。 4、喂奶的媽媽注意飲食,少吃牛奶、海鮮等誘發(fā)食物,不吃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5、患處有膿頭等感染時,可以涂些金霉素藥膏。 6、為了防止由搔抓引起感染,給孩子剪短指甲,或帶副小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