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癥狀 1.痛經與疼痛 主要表現為繼發性與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常于經前1~2開始,經期第1天最劇,持續至經后逐漸消退,但隨月經周期而呈進行性加重,且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成正比。當異位內膜累及子宮直腸陷凹及子宮骶骨韌帶時,多有性交疼痛和肛門墜脹感,經期尤甚;腹壁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癥,經期見腹壁瘢痕增大并感劇痛;腸道內膜異位伴有...
熱心網友
(一)癥狀 1.痛經與疼痛 主要表現為繼發性與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常于經前1~2開始,經期第1天最劇,持續至經后逐漸消退,但隨月經周期而呈進行性加重,且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成正比。當異位內膜累及子宮直腸陷凹及子宮骶骨韌帶時,多有性交疼痛和肛門墜脹感,經期尤甚;腹壁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癥,經期見腹壁瘢痕增大并感劇痛;腸道內膜異位伴有腹瀉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便血,大便時可引起難忍的疼痛;膀胱內膜異位可出現周期性尿頻、尿痛或尿血;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時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酷似宮外孕破裂癥狀。 2.月經失調 以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為主,可能與內膜增生或卵巢功能失調有關。 3.不孕 多數內膜異位患者輸卵管并無阻塞,可因輸卵管與其周圍組織有粘連,而致蠕動受限;少數患者輸卵管壁呈結節狀增厚、管腔可能被阻塞;子宮位置后傾固定、卵巢功能失調等原因,約74%以上患有不孕史。(二)體征 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者,子宮多增大變硬,一般不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多有壓痛,可能為局限性隆起,也可能為均勻性增大。 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征者,可在子宮一側或雙側附件區捫及子宮相連的張力較大、不活動包塊,有壓痛;在子宮骶骨韌帶、子宮后壁或子宮直腸陷凹處可捫及一至數個米粒至蠶豆大小不等的硬結,明顯觸痛,肛診時尤為明顯。如陰道直腸受累,在陰道后穹窿可觸及甚至可見到突出的紫褐色結節。
熱心網友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當子宮內膜不在其正常部位,而出現在人體中的任何其他部位時,即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的子宮內膜在結構和功能上與正常的內膜相同,由腺體和間質組成,如存在在子宮肌層內被稱作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根據病灶是彌散性還是局限性而分別稱之為子宮肌腺病或子宮肌腺瘤.如果內膜存在在子宮外,(包括宮頸及子宮體漿膜層)時,就稱作為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或真子宮內膜...
熱心網友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當子宮內膜不在其正常部位,而出現在人體中的任何其他部位時,即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的子宮內膜在結構和功能上與正常的內膜相同,由腺體和間質組成,如存在在子宮肌層內被稱作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根據病灶是彌散性還是局限性而分別稱之為子宮肌腺病或子宮肌腺瘤.如果內膜存在在子宮外,(包括宮頸及子宮體漿膜層)時,就稱作為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或真子宮內膜異位,它可以在盆腔,腹腔,或在更遠的位置.但主要在真盆腔,雖然這兩種情況組織學是相同的,但它們可能具有不同的來源和發生在不同類型的病人. 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卵巢、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膜腹等處,當剖腹取胎或剖宮產術時,子宮內膜組織可隨宮內容物流出而污染腹壁傷口,并種植于其中,形成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也屬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 異位的子宮內膜波及的部位較廣,可侵入包繞盆腔的腹膜、懸吊子宮的韌帶、子宮的近鄰一——膀胱、直腸,以及大網膜、闌尾、小腸、腹壁切口,遠至肝臟、膽囊、腎臟、肺臟、胸腔、四肢肌肉及骨骼等臟器。及有發生在前庭大腺內的異位病灶,有時輸卵管壁亦可以被累及,往往難與慢性輸卵管炎相鑒別。 子宮內膜異癥是一種較常見的婦科疾病. 1860年由Von Rokitansky首先提出了此病的存在.多見于30-40歲的育齡婦女, .特別是連續五年無月經中斷的婦女. 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大約為5-10%的婦女,但懷疑有一個更高的發病率.一般在初潮前不發生,但在20歲前的年輕患者也并不罕見. 絕經期的異位子宮內膜逐漸萎縮吸引,妊娠和口服性激素抑制排卵,均能防止本病的發展,因此,認為它的發病似與卵巢的周期性排卵有一定的關系.偶可遇到絕經后多年直至70-80歲的老年婦女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說明在絕經若干年后,卵巢尚有可能分泌少量的雌激素.
熱心網友
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被覆黏膜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時稱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因人而異,且可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癥狀。約20%患者無明顯不適。有人會出現下列癥狀1、痛經和持續下腹痛:繼發性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且多隨局部病變加重而逐年加劇。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幾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于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經期第一日最劇烈,以后逐漸減輕,至月經干凈時消...
熱心網友
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被覆黏膜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時稱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因人而異,且可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癥狀。約20%患者無明顯不適。有人會出現下列癥狀1、痛經和持續下腹痛:繼發性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且多隨局部病變加重而逐年加劇。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幾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于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經期第一日最劇烈,以后逐漸減輕,至月經干凈時消失。2、月經失調3、不孕:正常婦女不孕率約15%,內膜異位癥患者可高達40%。4、性交痛5、可出現腹痛、腹瀉、便密,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