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熱心網友
從佛住世的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有只受三皈依的佛弟子,應該說是否是佛弟子,分水嶺就在于皈依了。當然,目前漢地習慣性的有把皈依和受戒放在一起的,此中的利弊非常復雜,一時難以說清。但是從佛所制律來說,五戒不是佛弟子必須持守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持守五戒對佛弟子來說,會有非常大的利益,所以在能持守的條件的,逐步的持守一戒到五戒是非常好的。
熱心網友
皈依包括受五戒的,而五戒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不是很難的。戒殺、盜、淫、妄語、飲酒。很難嗎?要知道,守五戒可保人身。
熱心網友
在家人信仰佛教,愿意成為正式的在家佛徒—優婆塞、優婆夷(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在家女眾稱為“優婆夷”。優婆塞是梵語,義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親近奉事三寶。優婆夷義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稱在家佛教徒為“居士”)也要經過一定的手續。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條件是受持三歸,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是投靠的意思,言其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依佛法僧的教導行持。這里所謂歸依佛,不是歸依佛的生身,而是歸依佛的道德品質;所謂歸依法,就是歸依趣向涅??的方法;所謂歸依僧,應是歸依佛所教導的大菩薩、大阿羅漢等。受持三歸,要經過一定的儀式,即請一位法師依照《三歸儀軌》為自己說明三歸的意義,自己表示從此以后,盡自己的一生歸依三寶。如是便成為優婆塞、優婆夷。與受三歸同時,或若干時以后,可以進行從師受五戒,其儀式也是請一位法師依照五戒儀軌為己教導,自己表示一一遵守,便成為五戒優婆塞、優婆夷。隨著自己修學的進步,到一定程度,可以進而從師受菩薩戒,也是要請一位法師依照授菩薩戒儀軌為己教導,自己表示一一遵守,便成為菩薩戒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三歸主要是歸依佛法僧,請師只是為了證明。如果認為請某法師為自己說明歸戒,便是歸依某法師了,那就有失歸依三寶的真實意義。 。
熱心網友
皈依包括受五戒的,而五戒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不是很難的。戒殺、盜、淫、妄語、飲酒。很難嗎?要知道,守五戒可保人身。
熱心網友
不可以。不管是當居士——既是在家帶發修行,還是作僧人,三規五戒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