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食用?燒湯怎么做?能否炒菜?
熱心網友
天麻治頭痛配方摘抄1、天麻川芎丸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②用法: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食后細嚼,茶酒任下。③主治:偏正頭痛,眩暈欲倒。——摘自《元·御藥院方》2、川芎天麻茶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葉適量。②用法: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③主治:具有熄風止痛功效。主治偏正頭痛及首風眩暈。——摘自《本草綱目》3、天麻川芎茶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將上四味藥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飲之。③主治:滿頭作痛。——摘自《元·御藥醫方》4、天麻洗藥方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②用法:水煎,洗之。③主治:前額頭痛。——摘自《清·光緒皇帝醫方》5、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①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③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摘自《清·光緒皇帝醫方》天麻食療菜譜1、天麻燉雞〔原料〕雞1只(500)克,天麻10克,調料適量。〔制法〕(1)雞宰殺后去毛及內臟,洗凈。(2)天麻洗凈、切片。(3)天麻置雞腹內,雞入鍋加水清燉至熟爛,加調料入味后食用。〔功效〕熄風、行氣、活血。〔應用〕治療身體虛弱、產后血虛頭昏。2、天麻燉豬腦一〔原料〕天麻15克,豬腦1具。〔制法〕(1)天麻洗凈、切片。(2)豬腦洗凈。(3)豬腦、天麻片放搪瓷盆內隔水燉熟。〔功效〕祛風開竅,通血脈,鎮靜,滋補。〔應用〕肝虛 型高血壓、動脈 硬化、美尼爾氏綜合癥、神衰、頭暈眼花及腦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天麻燉豬腦二天麻燉豬腦,是民間常用的滋補食品。[功效] 祛風,開竅,通血脈,鎮靜,滋養。[適應癥] 高血壓,眩暈,神經衰弱,腦血管意外后遺半身不遂及語言障礙等。[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天麻10克,豬腦一個(洗凈),水適量,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服食。[注意事項] 本方四季可用。豬腦必須新鮮,用時可每天或隔天一次,3-4次顯效。 天麻蒸豬腦三配方:天麻10克 豬腦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蔥5克 鹽5克 紹酒5克 雞湯200毫升制作:1.把天麻打成細粉9豬腦去紅腺及膜洗凈,姜、蒜洗凈,切片,蔥切花。2.把豬腦放在蒸盆內,加入天麻粉、鹽、姜、蔥、蒜和雞湯。3.把盛有豬腦的蒸盆置蒸籠內,用武火大氣蒸35分鐘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豬腦1只。功效:平肝熄風,降低血壓。高血壓風痰上逆型患者食用。3、天麻鯉魚〔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鮮鯉魚1尾(1。5千克),醬油、料酒、食鹽、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蔥、姜、水豆粉適量。〔制法〕(1)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2)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置盆內,然后放入蔥、姜,加入適量清水后,上籠蒸約30分鐘。(3)將魚蒸好后揀去蔥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應用〕適用于虛火頭痛、眼黑肢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癥。4、天麻燒牛尾〔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條,母雞、肘子、干貝、調料各適量。〔制法〕(1)將母雞、肘子下鍋煮湯,天麻洗凈,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后切片,將牛尾按骨節縫剁開,放入鍋內加清水、蔥、姜、白酒煮開,去其異味。(2)鍋內放入 煮好的 母雞、肘子及湯,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貝,調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時左右,待熟后將牛尾撈出去,骨留肉 整齊地碼入盤中,再將 天麻片鑲上,把原汁內的母雞、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澆入盤中即可。〔功效〕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應用〕治頭暈、頭痛、風濕痛 5、天麻燉乳鴿藥材:天麻(10克)、桂圓肉(5克)、無花果(2個)材料:老母鴿肉(100克)、瘦豬肉片(50克)、老姜片(少許)制作:1、將老母鴿肉、瘦肉片煮熟; 2、將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燉制2-3小時。天麻具有止頭痛的功效,且效果極佳。滋補程度:中等 【菜名】 天麻魚頭 【所屬菜系】 浙江菜 【特點】 【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適用于虛火頭痛、眼黑肢 麻、神經衰弱、高血壓頭昏等癥。 【原料】 天麻25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鮮鯉魚1尾(1500克) 醬油料酒 食鹽 味精 白糖 胡椒粉 香油 蔥 生姜 水豆粉各適量 【制作過程】 1。 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裝入盆內;將川芎、茯 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 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將魚仍置盆內,然后加入蔥、生姜和 適量清水,上籠蒸約30分鐘。 3。 將魚蒸好后,揀去蔥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湯、白糖、食鹽、料 酒、醬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 半夏白術天麻湯【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功用】健脾燥濕,化痰熄風。【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證。【古籍論】本方是治療內生風痰之劑。若痰因濕生,主要用白術燥濕化痰。暈由于風,輔以天麻平熄內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紅、甘草補脾益氣,化濕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棗調和營衛。【點評】1、本方是為風痰眩暈而設。以眩暈,嘔惡,舌苔白膩為證治要點。對于肝腎陰虛,氣血不足導致眩暈,不宜服用。2、若濕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澤瀉、桂枝利濕化飲;若肝陽偏亢的患者,加鉤藤、代赭石潛陽熄風。3、耳源性眩暈、神經性眩暈屬風痰而有上述證候的患者,均可隨證加減服用本方。總之,本方主要治療由于水飲痰濕所致的頭目眩暈證,并且收效較好,可謂良方。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濕化痰的基礎上,加入健脾燥濕的白術,平肝熄風的天麻,而組成化痰熄風方劑。飛龍天麻配方:天麻30克,草魚1尾(1000克左右),料酒30克,鹽4克,味精3克,姜10克,蔥15克,芹菜葉20克,蘿卜雕花或玫瑰鮮花3朵。功效:息風,定驚。適用于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癥。制作:1、將天麻用二泔水(第二次淘米水)、川巨著10克、茯苓20克共同浸泡24小時,然后放到米飯上蒸熟,切片,除去川芎、茯苓不用。2、將草魚去腸肝、鱗、骨;魚肉向外,切成花刀,用鰭做龍頭,用魚尾做龍尾,用胡蘿卜做龍舌,用魚肉做龍魚、龍爪。將魚肉用鹽、味精、料酒、鹽碼味腌1小時,再放入姜、蔥、天麻,用武火蒸9分鐘,取出后,除去姜、蔥,裝盤即成。天 麻 鳳 翅 原料:雞翅 5只,天麻50克,胡蘿卜,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 制法:天麻用米泔水浸泡 4小時;將天麻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片一起紅燒(紅燒做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 功效:天麻有鎮靜、抗驚厥、抗癲癇和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可平肝息風、祛風定驚,用于頭目眩、肢體麻木、小孩驚風、癲癇、高血病、耳源性眩暈等癥。雞翅甘溫,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 --------------------------------------------------------------------------------。
熱心網友
天麻切片太麻煩!燉雞或燉鴿時,將整塊天麻放入其掏空的腹腔內,慢火久燉,熟透爛方即可。
熱心網友
沒那么麻煩,切片后直接放入整雞肚中(或與筒子骨)按一般方法燉湯即可。
熱心網友
最簡單的:泡——洗凈——煮飯的時候待水快干時放入——軟了切片——照上面的方法做——吃!
熱心網友
天麻自古至今,既是藥品,又是食品,或者說又是一種養生保健食品。也是衛生部規定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齋居》詩中有“黃芪數匙粥,赤箭一甌湯”的詩句,在古代天麻又名“赤箭”,可見唐代已把黃芪、天麻當食品熬粥煲湯了。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有《求赤箭貼》,也是把天麻當食品,作扶老之用。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又記載了幾種天麻食用方法:“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將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這些吃法都流傳下來,現在有將鮮天麻洗凈切片蘸白糖吃、或涼拌吃的,也有蒸煮食及蜜煎蜜漬服用的,尤其是“蜜煎”天麻,開了天麻糖制的先河。天 麻 酒 【配方】茄子根30g 大麻仁30g 骨碎補15g 制附子8g 晚蠶沙30g 惡實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15g 松節(碎細)15g 敗龜(醋炙)15g 龍骨10g 虎骨(酒炙)10g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10g 獨活10g 當歸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15g 熟地15g 酒1500ml【功用】搜風祛邪,活血止痛,強筋壯骨。【制法】 1、將上述19味藥材粗搗碎如麻豆,裝入紗布袋內; 2、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春夏4日,秋冬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后裝瓶備用。【用法】 每次15~20ml,不限時,將酒溫熱服用。【藥材功效解析】 天麻、松節、惡實根、羌活、獨活、茄子根、晚蠶沙;祛風濕,利關節,以治風痿之標。 骨碎補、龜板、龍骨、虎骨、烏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腎,強筋骨,活血止痛。 當歸、川芎、大麻仁、熟地:滋養陰血,養血柔筋。 此酒能祛風于內外,邪正兩顧,燥潤相濟,主治肢體癱瘓,行動不利。【方劑來源】《圣濟總錄》 天麻魚頭湯 菜譜名稱 天麻魚頭湯 所屬菜系 粵菜 所屬類型 特色靚湯 基本特點 天麻屬蘭科植物類,取其莖部生曬制藥,主要產于中國云南、四川及湖北等地方。天麻膠質重,味甘甜而帶苦澀,具有益氣定驚、鎮痛養肝、祛風濕、強筋骨等效用。 基本材料 大魚頭、天麻 制作方法: 1、用清水洗凈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先除去魚鰓內污物并切為兩邊,天麻瀝干水備用。 2、燒紅鑊,加入油,爆香姜片,放少許酒,倒入魚頭,封煎去除魚腥,約1~2分鐘后取出,放在吸油紙上,吸去多余油份待用。 3、注8碗清水于燉盅內,先放魚頭于盅底,之后放入天麻和100克云腿,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便成。注意: 專治神經衰弱、眩暈頭痛、寧神定驚、益氣養肝、利腰膝。風味特點: 天麻屬蘭科植物類,取其莖部生曬制藥,主要產于中國云南、四川及湖北等地方。天麻膠質重,味甘甜而帶苦澀,具有益氣定驚、鎮痛養肝、祛風濕、強筋骨等效用。 據中醫師指出,由于天麻屬名貴中藥材,故市面上亦有出現偽品,需小心識別,記緊留意天麻質地是否堅硬而緊密,呈半透明狀,表面帶黃白或淺黃棕色,通體晶瑩豐滿,個大結實則為上選。 天 麻 魚 片 在中藥里,天麻具有平肝息風、鎮靜、安神的功效。這道菜,對神經性偏頭痛,高血壓引起的四肢麻木,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昏、頭痛、失眠等都有相當的治療價值。它的口味酥脆清淡,很能開人胃口。 [主要原料]:天麻,15克;青魚,300克;水發黑木耳,100克。 [操作方法]: 1、天麻里加少許清水(水量以能將天麻蓋沒為度),隔水蒸半小時。然后將天麻切成2厘米寬、3厘米長的薄片,備用。 2、把洗凈的魚切頭尾,從背部剖開,一切為二,去掉骨頭和皮。取300克魚肉用斜刀切成薄片。在魚片里加10克黃酒,少許鹽和味精,拌勻;再放入1只雞蛋的蛋清,拌勻;最后放少許干淀粉,調勻。這叫“上漿”。上漿能保持魚的鮮味,并使魚片成型、肉質滑嫩。 3、把上過漿的魚片放到3成熱的油里滑炒,待魚片一變顏色,即出鍋備用。 4、在炒鍋里放少許油,投入蔥花和姜末煸香,再放黑木耳煸一下,加150克鮮湯,15克黃酒、少許鹽和味精,炒勻燒開。然后把魚片和天麻放進去略煮片刻,再加少許水淀粉勾芡,淋些麻油。 麻童子雞 主料:童子雞一只、鮮天麻約250克(干麻約50克先用溫水漲開)輔料:青紅椒、尖椒、青蒜調料:鹽、姜、蒜瓣、豆瓣醬、辣椒油、雞精、啤酒、高湯、食用油做法:1、 將雞內臟洗凈切成塊,天麻洗凈切成薄片,姜洗凈切成小塊;2、 坐鍋點火放入油,油溫5成熱時,倒入天麻、蒜瓣、姜塊炒出香味時,倒入雞塊炒至7-8成熟時,放入豆瓣醬、紅油、尖椒、料酒、高湯、啤酒,燉15分鐘后,放入青蒜再燉5分鐘即可食用。 特點:香辣味濃、陰陽相濟。 天麻烏雞湯 主料:烏雞(宰殺干凈)一只、天麻約200克(鮮麻,干麻約50克)適當切成塊 輔料:枸杞、香菜 調料:蔥、姜、雞精、鹽、醋 做法: 將烏雞、天麻放入壓力鍋內鍋里,加入蔥、姜、鹽、枸杞、雞精、醋適量清水,壓力鍋調到雞檔,保壓時間15分鐘,出鍋后撒入少許香菜即可食用。 特點:鮮香味美,營養豐富,尤其對神經衰弱、眩暈頭痛有特效。 天麻鴛鴦鴿 “天麻鴛鴦鴿”,顧名思義,是以天麻和鴿子為主料,將天麻切成小顆與凈鴿蒸制以后加入雞絨丸子、嫩豌豆苗和調料而成。此菜因猶如鴛鴦戲水而故名。具有湯質清澈,色澤淡雅,肉質鮮嫩、爽口的特點。 傳說,古時候有一家身居深山務農的父子倆,父親因頭暈而臥于床。一天,兒子上山牧羊,聽到樹上有斑鳩叫聲,他爬樹抓了兩只幼斑鳩突然,疾風驟起,飛砂蔽天,遍地樹木搖擺,唯見天麻草巍然不動。牧童挖了幾枚天麻,回家后與斑鳩同煮給他父親吃了。次日,父親的頭暈癥狀大有好轉,又令其子上山挖天麻,但未尋著斑鳩,就取鴿代之,煮食后,頭暈病很快就痊愈了。 天麻有“定風草”和“林草”之稱,系名貴中藥材。《素問》云:“諸風掉眩,皆屬于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眼黑頭旋,風慮內作,非天麻不能治。”而鴿向營養豐富,與天麻同繕,自然能達到滋補強身的目的。“天麻鴛鴦鴿”曾進京參加了一九八三年舉行的“全國烹飭名師技術表演”,是著名一級廚師騰文祥 (貴州)師傅的表演菜之一。 天 麻 鳳 翅 原料: 雞翅 5只,天麻50克,胡蘿卜,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制法: 天麻用米泔水浸泡 4小時;將天麻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片一起紅燒(紅燒做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功效: 天麻有鎮靜、抗驚厥、抗癲癇和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可平肝息風、祛風定驚,用于頭目眩、肢體麻木、小孩驚風、癲癇、高血病、耳源性眩暈等癥。雞翅甘溫,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 天麻紅花豬腦湯 配方: 天麻15克 枸杞子15克 紅花10克 豬腦2只 冬菇4只 雞蛋2只 紹酒10克 姜5克 蔥10克 鹽5克 醬油10克 雞湯300毫升 芝麻油5克 制作: 1.豬腦放入清水中,用手指或鑷子,把紅筋和薄膜除去,洗凈;天麻打成細粉,枸杞子洗凈,去雜質,紅花洗凈,冬菇洗凈,切成小粒;姜切片,蔥切花。 2.把豬腦放在碗內,放入紹酒、姜片、蔥花。置蒸籠內,用武火、大氣蒸25分鐘,取出待用。 3.用少量素油放入炒勺,加熱六成熟時,放入上湯或雞湯,加入冬菇、紅花、天麻粉、枸杞子、豬腦,燒沸后加入醬油、鹽、芝麻油。 4.雞蛋打散,徐徐加入豬腦湯中,成蛋花狀即成。 食法: 每三日1次,每次食豬腦一只,喝湯,既可佐餐,又可單食。 功效:祛瘀血,補頭腦。腦痹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