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郁悶~該怎么做才能治好呢??平時應該注意什么??謝謝謝謝

熱心網友

治療痛經驗方 1、玄靈止痛湯:玄胡、醋炒五靈脂、白芍各10-30克,當歸、川芎、甘草各10-20克,為主方。氣滯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葉、吳茱萸各10-15克;血熱挾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梔子、黃芩各10-20克;氣血虛挾滯型主方加黃芪、黨參、熟地各10-20克。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4次服。每次月經前3-5天開始服用,至經凈痛止。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一個...

熱心網友

治療痛經驗方 1、玄靈止痛湯:玄胡、醋炒五靈脂、白芍各10-30克,當歸、川芎、甘草各10-20克,為主方。氣滯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葉、吳茱萸各10-15克;血熱挾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梔子、黃芩各10-20克;氣血虛挾滯型主方加黃芪、黨參、熟地各10-20克。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4次服。每次月經前3-5天開始服用,至經凈痛止。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一個療程。2、加位少腹逐瘀湯:當歸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沒藥6克炒蒲黃10克靈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澤蘭10克。本方的主要功效為:活血去瘀,溫經止痛。適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經。本方水煎內服,忌食生冷。3、甘橘調經飲:干松10克蠶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葉6克此方主要功效:行氣、舒肝,活血、調經。適用于氣滯血瘀型痛經。本方宜水煎服,經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5-7天。4、歸芍棱烏萸草湯:當歸12克白芍30克醋炒三棱、炙甘草各6克烏藥、山茱萸各9克。陰虛血滯去烏藥,加生地、丹皮、沙參;陽虛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紅花;肝腎虧損加狗脊、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便溏加茯苓、炒白術;嘔吐畏寒肢冷加吳茱萸、生姜;口苦心煩加竹茹、梔子。于經前3日開始,每日一次水煎服,用至經凈;3個月經周期為一個療程。 治經痛小驗方:姜棗紅糖湯 很多女孩子有經痛的煩惱,在這里介紹一則治療經痛小驗方,簡單易行,希望能解決你的煩惱。【來源】民間驗方【原料】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制作】將大棗去核洗凈,干姜洗凈切片,加紅糖同煎湯服。【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功效】補脾胃,溫中益氣。適用于寒濕凝滯型、氣血虛型痛經。 紅塘紅豆湯治痛經 紅糖紅豆湯半碗紅豆先浸泡2小時,水6碗,再放入電飯鍋煮熟后,加入幾大匙紅糖。每天吃一碗,連續二個月。紅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淀粉、鈣、鐵和維生素B群,能清血、通便、利尿與消腫。

熱心網友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后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

熱心網友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后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后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后,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下面介紹幾個妙方讓你遠離痛經: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2、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4、益母草香附湯: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功效:適用于痛經,并能光艷皮膚。  5、山楂桂枝紅糖湯: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6、姜棗紅糖水: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7、姜棗花椒湯:生姜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姜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功效: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并有光潔皮膚作用。  8、韭汁紅糖飲: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功效: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