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同伴教育》 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30日 11:14) 來自權威部門的統計表明,艾滋病傳播正呈現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趨勢。而其中重要的傳播途徑就是不安全的性行為。那么如何面對被法律和道德所禁止的非法性交易者,是許多國家防控艾滋病重要而嚴肅的命題。近年來我國衛生部門和國際組織,在一些地區針對這一特殊而敏感的人群,正在探索一種防控艾滋病的模式——同伴教育 ------ 解說:李曼和文莉筠是個舊市婦女健康活動中心的同伴教育者,她們倆經常一起在晚上到當地的娛樂場所里開展艾滋病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她們總是用“同伴”來稱呼要面對的目標人群。像這樣的工作方式,是當地政府為了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借鑒了國際上成功的防治經驗之后,所采用的新的辦法。 -----楊標:娛樂場所的存在是造成艾滋病經性傳播途徑比例不斷上升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實際上這也是造成艾滋病流行和蔓延的一個溫床和土壤,你要從面上對它進行打擊的話,它必然要轉入地下,那么轉入地下的這種性交易它是更隱蔽的,那么隱蔽的性交易是匆忙的,這種性交易它是不講究防護的,這對他們來說成本太高了,那么這樣的話從疾病預防和控制的角度來說,不利于艾滋病的防范我們必須要采取一種科學的疏導的辦法來控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劉平:這里主要是娛樂場所比較集中的地方,美容廳 卡拉OK廳比較多,然后這里小妹也比較集中,我們為什么在這里做外展呢,就因為小妹多我們便于和她們聯系,便于和她們接近、打成一片。我們的外展往往是從怎樣正確使用安全套開始說起,安全套一個是可以保護自己,主要是預防性病、艾滋病,還可以避孕,這個是對自己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