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在野外旅游時撿到了一塊寶石,賣了一百萬美圓,我想知道,一個沒有凝聚任何人類勞動的石頭怎么也會有價值呢?我認為價值不是由勞動產(chǎn)生,而是由需求產(chǎn)生的。這里的需求就是人類的生理需求(不是生存需求)。這便可解釋相同的錢對于不同的人而言價值是不同的。我這樣想對么?望大家賜教
熱心網(wǎng)友
當然,就你揀的這塊寶石來說,它幾乎“沒有凝聚任何人類勞動的價值”,你只是彎了下腰,把它揀起來,僅此而已。但是你能賣它100萬,這說明這類石頭是值錢的,這個“值錢”,可以認為是這類石頭“凝聚了很多人類勞動的價值”。也就是說,前人通過他們不斷的辛勤的勞動(可能這類石頭的發(fā)掘很辛苦,數(shù)量很稀少)確立了這一類石頭的價值,而你,確實是運氣太好了,揀個便宜。在談到價值的問題時,我們常常提起的一句是“物以稀為貴”,這個“稀”應(yīng)該怎么理解呢?一方面,當然是人們都希望擁有它(也就是你提到的需求),但是你更應(yīng)該注意,這東西如果是敞開供應(yīng)的,即使人人都需要,它的價值也不會高(這方面例子到處都是,我就不舉了)。接著,我們就要探討,價值高的物品為什么不能敞開供應(yīng)?這又回到“稀”字上了。存量少,挖掘困難,提純要求高……存量少,將造成人們搜尋到的幾率小,也就是說,人們可能付出100%的努力,但是只有10%,甚至1%的回報,剩下的挖掘和提純工作都是人們付出勞動的直接表現(xiàn),就不多說了。所以,價值仍是由勞動產(chǎn)生的,并與勞動的強度有關(guān),當然,我們并不否認供需關(guān)系也引導物品的價格走向。但是必須認識到,價格是建立在價值基礎(chǔ)上的。
熱心網(wǎng)友
和價值最相關(guān)的莫過于價格,但價格為0的東西也未必沒有價值。你所說需求所產(chǎn)生的也是相應(yīng)的價格變化,這也就是2樓所說的“物以稀為貴”,但價貴不一定表示價值高。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的價格有時變化很大,但其代表的價值卻沒有那么大的變化。所以不要把價值與價格相混淆。所以你撿到的寶石從某方面講和普通石頭沒有區(qū)別,雖然它的價格很高。但價值非常小。當然流通之后就會不同了。
熱心網(wǎng)友
上面二樓已經(jīng)回答很好了。樓主還不收關(guān)。。。。。。
熱心網(wǎng)友
價值是課題與主題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