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答“物質”對嗎?“空間”算不算?還有什么?

熱心網友

宇宙是物質的,宇宙間到處充滿運動著的各種形態的物質。宇宙是由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 ,最大的是總星系,其次是銀河系。我們居住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大行星。太陽系一共有九個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除了大行星以外,還有40個衛星(包括月亮),為數眾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等。這些天體組成了我們的太陽系,它們都是離我們地球較近的,是人們了解得較多的天體。那么,除了這些以外,無限的宇宙空間還有一些什么呢?   晴夜,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許多閃閃發光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恒星,就是像太陽一樣本身能發光的星球。我們銀河系就有1000多億顆恒星。恒星與恒星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在宇宙空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恒星。有的星星很亮,光度比太陽大上百倍到1萬倍,這種星叫巨星,有的星的光度比太陽亮上萬倍到幾百萬倍,叫做超巨星。光度小的星叫矮星,有的矮星光度小到只有太陽的幾萬分之一。   恒星常常愛好“群居”,天上有很多一對對的星星“緊緊地”靠在一起的,按照一定的規律互相繞轉著,科學上稱它們為雙星。大約有二分之一的星星都過著這種“成雙成對”的生活。更有一些稱作聚星的系統,那就是3顆、4顆或更多顆恒星聚集在一起。有時有10多顆,甚至成千上萬顆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團星,這就是“星團”。銀河系里就已發現1000多個這樣的星團,還有很多沒有發現的,估計也有1萬多個。 在恒星世界里還有一些亮度會發生變化的星——變星。它們有的變化很有規律,有的沒有什么規律。現在已發現了2萬多顆變星。有時候,天空中會突然出現一顆很亮的星,它的亮度變化非常突然而且劇烈,在二、三天內,會突然變亮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倍,自古以來,人們稱它為新星(中國古代也叫“客星”或“暫星”),其實新星并不是“新”的星,也不是天空中的“客人”,只不過在它們變得更亮以前,都是一些很暗的,也很平常的星,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罷了。還有一種亮度增加得更厲害的恒星,會突然變亮幾千萬甚至幾億倍,這是“超新星”。早在公元前我國就有關于新星和超新星的記載,漢代以后記載更多了,據目前整理出來的就有90顆左右。   此外,天上還有不少年輕的、很不穩定的星,甚至還發現不少似星非星的天體呢。   除了恒星之外,還有一種形狀像天空中的云霧似的天體,并由此得到了“星云”的名稱。不過,只有極少數星云在我們銀河系內,這種星云由極其稀薄的氣體和塵埃組成,形狀很不規則,我們稱它們為銀河星云(也叫河內星云),如有名的獵戶座星云。極大部分星云,實際上并不是“云”,它們和銀河星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星云”,它們是一些同我們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只因為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上去像云霧般的形狀,我們稱它們為河外星系(也叫河外星云),這種河外星系,已發現了10億個以上了,著名的仙女座星云就是河外星云,我們肉眼可以看得見。星系也愛好“群居”,常常幾個、十幾個聚集在一起,我們稱它們為雙重星系或多重星系,有時幾十個星系,甚至幾千個星系聚集在一起,構成了星系團。60年代以來還找到一種像星星一樣的光點,但它的光度和質量又和星系一樣,我們叫它類星體,現在也已發現了1500多個這種天體。   在沒有恒星又沒有星云的廣闊的星際空間里,還有些什么呢?是絕對的真空嗎?當然不是。那里充滿著一種叫做星際物質的彌漫介質。是由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組成的。星際物質的密度非常稀薄。此外,在廣闊的星際空間里還存在著有宇宙線和極其微弱的星際磁場。   所有這些天體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也不是死的、固定不變的東西,而是不斷地運動、變化和互相轉化的東西。恒星不斷向宇宙空間噴射物質,轉化為星際介質,星云、星際介質又在漫長的歲月中凝聚成恒星…… 。

熱心網友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空間也是一種物質能量是物質所具有的 有愛因斯坦的能量方程為證。

熱心網友

宇宙由直線 平面 立體和時間組成的 這只是我的猜測 希望你研究研究然后教我 謝

熱心網友

古人云: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總合.

熱心網友

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組成的。

熱心網友

物質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