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999年底,兒子出差到上海,正逢由余榴梁和汪臻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錢幣投資技巧》一書面市,他特地買了一本送我。我在書中發現了這樣一段文字:“皇宋通寶銅鐵錢皆多見,唯以九疊篆為錢文者存世極少,此錢在解放前僅有兩枚,1991年在河南發現了1枚,后在北京拍賣創下了8萬元的 天價。”   皇宋通寶鑄造于宋仁宗寶元年間(公元1038-1040年),俗稱“北皇宋”。錢文有真、篆二體。九疊篆,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篆書,原本是一種流行于宋代的“國朝官印”字體,主要用于印章鐫刻,其筆畫折疊堆曲,均勻對稱。每一個字的折疊多少,則視筆畫的繁簡確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之所以稱為“九疊”,則是因“九是數之終,言其多也”。而將這種九疊篆用于錢文,在數千種古錢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因此,九疊篆皇宋通寶,被歷代泉家視為稀世珍品,名貴異常。   不久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聽說某地鄉間有一戶人家,解放前是城里的富商,現在家里還保存著許多宋朝的錢。通過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這戶人家。這戶人家的老一輩都已去世,在世的也有60多歲。他聽說我想買古錢,就問價格。我說:“普通的,1元1枚;特殊的,可高達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他覺得價格不菲,隨即從房間里的柜子中拎出了一個舊布袋,里面裝著大約有五六公斤的古錢。我把這些古錢從袋中倒在方桌上,就一枚一枚地挑選起來。這些古錢,以宋錢為主,也有少量元錢、明錢和清錢,絕大部分是在市場上流通的普通錢,偶爾也發現個別傳世不多的珍品。當我對這些古錢挑選到2/3以上時,眼前突然一亮,一枚九疊篆皇宋通寶呈現在我面前。它雖然已歷經近千年,但保存完好,錢文清晰,淺綠夾雜著棕紅銹色,品相絕美。我為能得到這樣一枚九疊篆皇宋通寶,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不過,我還是壓抑住了內心的激動,一枚一枚地繼續挑選下去。最終共挑選了50多枚古錢,經過協商,以數千元的價格買了下來,雙方都比較滿意。   從鄉間回到家里,我雖然已經很累,但因喜得這枚九疊篆皇宋通寶,仍高興得一夜沒有睡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