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黑傳記
熱心網友
朱里奧·杜黑 意大利將軍朱里奧·杜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頗有影響的一位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在世界空軍學術思想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最先系統地闡述了建設空軍和使用空軍的思想,創立了制空權理論,因此,被稱為“戰略空軍之父”。 1869年5月30日,杜黑出生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以北23公里處一個名叫卡塞塔的小鎮。他出身于軍人世家,家中幾代都為薩伏依王室服務。由于受家庭熏陶,杜黑自幼立志繼承父業,從軍習武。他先是進入都靈軍事工程學校學習,由于學習刻苦,成績優異,1888年畢業時,被直接授予炮兵中尉軍銜,時年19歲。后來,杜黑又進入陸軍大學學習,研究有關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以及戰爭中的后勤問題。畢業后,他被派到陸軍許多崗位上工作。無論在哪里,他都致力于科學技術與軍事應用相結合。深厚的科技知識和軍事知識功底,使他工作成績十分突出,很快就晉升為上尉,并調到陸軍參謀部工作。20世紀初,他受命參加研究意大利軍隊的機械化問題,預見到飛機在軍事上將有重大的作用,從此走上了一條探索研究空軍理論的坎坷人生之路。 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首次駕駛一架有動力的飛機升空成功。這一成就達到了人類幾個世紀以來征服天空的高峰。飛機的前身是氣球和飛艇。飛機同氣球和飛艇相比,具有操縱方便、速度快、機動性好等優點,因此,歐洲各國都迅速加強對飛機的研究,競相提高飛機性能。但是各國軍事當局,在一戰前,尤其是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前,并沒有看到飛機的軍事用途及其發展前景,認為飛機的高速度是不適于投擲爆炸物的。當時,意大利航空界對飛機也知之甚少,他們僅對輕于空氣的航空器感興趣。意大利自19世紀末開始的航空活動只限于氣球飛行和對飛艇的試驗。由于當時沒有獨立空軍,初期的航空活動都是在意大利陸軍部的領導下進行的,由陸軍內一個專門從事技術工作的特種大隊負責,負責人是毛里齊奧·莫里斯少校。1900年,為了加強對航空事業的領導,在特種大隊內設置了一個航空科,專門負責陸軍的航空事務。對飛艇的濃厚興趣使意大利軍界許多人對飛機這種新的航空器抱有偏見。負責航空事務的莫里斯少校也認為飛機不適用于軍事,并決定將航空科的全部經費都用于輕于空氣的航空器的試驗工作。他在意大利航空界的權威和聲望使他贏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盡管如此,杜黑等有識之士則早已預見到飛機在軍事上將大有作為。雖然他明白自己的看法與上司莫里斯少校的看法對立,但并未因此退卻,而是利用一切機會公開宣傳自己的理論主張。1910年,羅馬《準備》報刊登了杜黑撰寫的《航空問題》一文。杜黑在文中袒露了他在1909年就已形成的看法:“從現在開始,有必要熟悉關于空中作戰的概念。所有航空兵部隊必須按照現在支配陸、海軍的類似觀念加以組織,只是要考慮空中作戰的特點。”從而預見了空軍的誕生。同時,他也看到了空軍的重要性,指出“陸軍和海軍不應把飛機看作是只能在特定環境中起某種作用的輔助力量,而更應把飛機看作是戰爭家族中第三位兄弟的誕生,它雖年輕但并非不重要。”他在這時就已指出未來的制空權同制海權一樣重要,并進一步談到空軍軍事學術問題,認為除了所有武器的技術問題以外,空中作戰也要求解決空中力量訓練、組織和使用問題,“要求建立軍事學術的第三分支——空軍戰術”。由于杜黑等人的不懈宣傳鼓動,1910年,意大利陸軍部最終決定裝備幾架飛機,并在特種大隊內組建一支只有十幾架飛機的航空分隊,由特種大隊直接指揮。 1912年,意大利陸軍成立了航空督察處,處長就是已升為上校的莫里斯。督察處下屬的工程兵特種營(即先前的特種大隊)很快更名為航空營,成為意大利第一個軍事航空營。維托里奧·科德羅中校任第一任航空營營長,杜黑成為他的得力助手。1912年的最后幾個月中,經過大量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后,杜黑向陸軍部遞交了一份關于航空兵的研究報告(通常稱之為“杜黑報告”)。杜黑在這篇報告中詳細論述了組建空軍的必要性以及空軍的組織結構、飛機和人員的數量等等。這篇報告中的幾乎所有結論后來都為陸軍部所接受,并成為意大利空軍建設的基本框架。1912年底,杜黑取代科德羅成為意大利航空營的營長。1913年,身為航空營營長的杜黑為意大利制定了第一個“飛機作戰使用概則”,斷定航空兵將成為一個重要兵種。但這種看法遭到意大利軍界的反對,陸軍參謀部在審查這個“概則”時,將其中提到的“兵種”一詞統統刪去。對杜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他并未因此氣餒,而是繼續探索研究空軍作戰理論,并積極進行軍事實踐。 1913年底,意大利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吉亞尼·卡普洛尼向杜黑建議研制一種三引擎的轟炸機。這項計劃若能成功,將是航空史上的一項偉大事業。為此,杜黑熱誠地鼓勵卡普洛尼進行研究。1914年1月設計工作完成后,杜黑將設計方案及建議一同報給陸軍部。陸軍部卻以意大利財政困難、技術力量不足及這種轟炸機軍事價值不大為由予以拒絕。行為果敢的杜黑不顧陸軍部的反對,親自主持意大利第一架三引擎轟炸機的研制工作。1914年11月,試制成功后,他再次向陸軍部申請建造這種轟炸機,遭到嚴辭拒絕。 但他依然堅信這種飛機將對戰爭產生重大影響。他全力以赴,積極宣傳自己的主張。國際上,自意土戰爭之后,各國紛紛購買飛機和雇傭飛行員。到一戰爆發時,幾乎所有大國在其武裝力量編成中都有航空兵,飛機總數約有1000架。一戰爆發后,軍用飛機開始參戰。起初,主要用于偵察、通信、校正炮兵射擊和航空照相。1914年10月5日,法國飛行員用機槍擊落一架德國偵察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戰開始了。到1914年末,人們已清楚地認識到空中優勢給地面作戰帶來的影響,制空權思想開始萌芽。而在此時的意大利,大力宣傳和強調飛機重要性的杜黑卻由于一貫言詞坦率、對傳統保守思想的批評不講情面,人際關系日趨緊張,而被迫于1915年初辭去軍職。直到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參加了一戰,杜黑才重返軍隊,并被提升為中校,任米蘭師參謀長。此時,一戰已進入僵持階段,空中轟炸已初步顯示出其威力,交戰雙方都努力改進技術裝備,提高飛機作戰性能。杜黑請求意大利軍事當局批準制造卡普洛尼-300型重轟炸機。鑒于當時法國對此種轟炸機窺視已久,而且空戰活動日益頻繁,陸軍部勉強同意生產。在杜黑的督促下,意大利終于在1915年8月制造出了40架卡普洛尼-300型重轟炸機。這是杜黑等飛機作戰理論主張者對保守思想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這次勝利促使杜黑開始孕育后來使他成為空軍戰略家的戰略轟炸思想。 但是,斗爭遠遠沒有結束。一戰中,杜黑率部在意大利戰線對奧地利作戰。1916年,意大利對奧地利連續進行5次戰役,但進展不大。為此,杜黑多次建議組織500架轟炸機的航空隊參戰,轟炸奧軍后方以奪取勝利,但遭到最高軍事當局的拒絕。杜黑對軍事當局不能正確使用空中力量的做法日益不滿,批評也越來越尖銳。最后,他向最高當局提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嚴厲指責意大利陸軍司令指揮無能,對戰爭毫無準備,致使意大利不能取勝。杜黑的嚴厲指責觸怒了最高當局。1916年9月16日,他被解除職務并被送上軍事法庭。10月14日-15日,軍事法庭認定杜黑犯有泄露軍事情報罪,判處他1年監禁,并罰款170里拉。 提出一個新的思想、創立一個新的學說非常困難,而讓人們普遍接受一種新思想、新學說就更加困難。然而,菲納斯第爾監獄的高墻、鐵門并沒有使一心探求空中戰略理論的杜黑向保守勢力低頭。他利用在獄中的時間,給政府和軍隊中的當權者寫信,陳述自己對發展意大利航空兵的建議。同時,他深入思考了協約國的戰略問題。1917年6月,杜黑提出了明確而完整的戰略轟炸理論。他認為,敵人強有力的防御,已使運用協約國陸軍進行突破的任何希望成為泡影。因此,他主張,最好的方法是奪取制空權,然后摧毀敵人生死攸關的部分,包括敵人的供給源和人民的抵抗意志;敵人會由于工業潛力被摧毀而屈膝投降。在獲釋的前幾天,他給意大利內閣寫了一封長信,建議組成一支統一的協約國航空兵部隊去攻擊敵人國土。從8月2日起,意大利陸軍使用卡普洛尼式轟炸機對奧匈帝國進行了十幾次空襲,相當成功。杜黑獲悉此事,即刻寫信給卡普洛尼,以示祝賀。 10月15日,杜黑出獄,重返陸軍部工作。不久,便發生了一件使他時來運轉的大事。10月24日,德軍6個師突破了意大利戰場的卡波雷托防線。意軍遭到意大利有史以來的大潰敗,死傷約4萬人,另有約60萬人被俘或潰散。意大利政府十分震驚,因此對戰敗原因作了詳細調查。結果表明,意大利陸軍潰敗的原因正是杜黑入獄之前一再批評的軍事當局的指揮失誤。 1918年1月,杜黑受命出任意大利陸軍航空署主任。最初,他十分高興這個職位可以使他多為意大利航空事業做些事情。但不久,他便體會到軍隊中保守勢力強大,對他坦率表達自己的見解及創立前所未有的空軍戰略學說有很大妨礙,于是,于6月4日離開了他曾想盡職終生的軍隊,成為一名普通老百姓。盡管如此,他創立新的軍事學說——空軍戰略理論的初衷始終未改,為在意大利創建一支獨立空軍而奮斗的決心從未動搖過。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在一戰期間,航空兵已從偵察工具和通信工具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兵種,形成了轟炸航空兵、殲擊航空兵和偵察航空兵3種基本類型,能夠執行各種不同的保障地面部隊戰斗行動的任務。飛機大量集中使用的原則已基本確立,并出現了坦克、炮兵、步兵和航空兵等諸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形式。1918年4月,已看到空軍發展前景的英國當局確立了能統一組織指揮、能集中使用空中力量的有效體制,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空軍。這些實踐經驗證明,杜黑關于制空權理論和航空兵作用的看法是很有預見性的。不過,到一戰為止,空軍還沒有成型的和成熟的理論,而戰后空中力量自身的成長發展迫切呼喚著這種理論的誕生。 1920年初,意大利軍事法庭開庭審議杜黑的上訴,很快做出判決,完全免除杜黑先前的罪名,為其公開平反昭雪,肯定了他為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此后,杜黑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總結一戰的經驗教訓,創立空軍戰略理論的研究工作之中。1921年,在意大利陸軍司令迪亞斯和陸海軍部的支持下,他的第一部著作《制空權》一書正式出版發行,這標志著杜黑為之奮斗多年的空軍戰略理論終于創立了。杜黑很快就被重新邀請回到軍隊,并被授予少將軍銜。 1922年,杜黑參加了墨索里尼組織的“向羅馬進軍”的行動,成為參加此次行動的三將軍之一。墨索里尼奪得政權后,邀請杜黑出任意大利航空部部長。由于不愿為政務纏身而妨礙自己自由發表見解,幾個月后,杜黑退出軍職,專事空軍理論的研究,先后出版了《未來戰爭的可能面貌》、《扼要的重復》、《一九××年的戰爭》等有關空軍建設和運用的論著,在與各種不同意見的爭論中,不斷發展和完善了他所創立的空軍戰略學說。 1930年2月15日,空軍理論巨匠、空軍戰略學說的創始人——杜黑因病在羅馬悄然離開人世,享年61歲。 摘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