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孩子,去醫院檢查是扁桃體發炎,并有膿.配的阿奇霉素太苦,孩子吃了就吐,現在發高熱不退,問有無打針的藥方,因為我們不想掛水.
熱心網友
經典問題,推薦一下。應該是的,沒錯!
熱心網友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御反應。小兒發熱,是兒科許多疾病的一個共同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小兒發熱并不完全是壞事,對某些疾病,還有助于病體康復,因此不必急于采取降溫退熱措施。但是發燒持續過久或者溫度過高,就可以引起機體的損害,尤其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利的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小兒發燒時,家長應密切注意發病的情況,如果孩子體溫不很高,一般情況比較好,可以在家治療休息。 有的家長一見孩子有點燒,就趕快給吃退燒藥,希望在短時間內將體溫降下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兒發燒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體溫壓下去,反而掩蓋了病情,延誤了治療。同時,任何疾病引起發燒都有一個過程,病情的治療也需要一段時間,對小兒的疾病應綜合治療。比如因炎癥發燒,待消炎后,體溫自然恢復正常,如果僅僅是服退燒藥,一下子將體溫降下來,不久就又會回升。 對新生兒發熱,最好采用物理降溫法,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以防產生毒性反應。首先應該調節居室的溫度,保持空氣流通,比如打開門窗或利用風扇加速空氣流通,就有利于散熱降溫。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頭頸、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退熱方法。冰敷時,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用35-40%的酒精或30℃的溫水拭浴,可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加速水分的蒸發,也是一種相當簡單的退熱方法。酒精拭浴時,要注意不要拭浴頭面及胸部。物理降溫方法的療效不佳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的退熱藥。 小兒發燒時,應經常喂些白開水或糖水,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后出汗,水分的蒸發又可幫助退熱。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小兒發熱,只是各種疾病的一個表現。無熱,不一定無病,熱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經痊愈。所以,當小兒發熱時,關鍵在于對原發病的治療,而不僅僅是退熱。。
熱心網友
如果是打針的藥方也必須是醫院開呀,所以還得去醫院。消炎最好的還是青霉素,只是有些人會過敏。為什么抗拒吊水呢,并不痛的,扎針的時候哄孩子轉過頭去分散他的注意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