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已經25個月了,最近突然發現喜歡吐白沫沫,胡一嘴的,制止過,甚至也打過,但都無濟于事。還特別好哭,特別任性,非得讓別人依他的指揮,他讓你坐,你必須坐,不許躺,他讓你開燈,你才能開,讓你睡覺,你才能誰,否則大哭。

熱心網友

我覺得你兒子最近喜歡吐白沫沫,大概是受到外界什么人的影響,他看到了誰這么做,所以才學來的,你可以慢慢糾正他,關于孩子教育,給你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怎樣幫助孩子渡過“反抗期”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特征。二三歲的孩子一般都要經過一個“反抗期”。本來溫順聽話的孩子,一到這個時期就會變得調皮、不聽話。比如天氣涼了,媽媽讓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來了,媽媽讓他有禮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這些孩子常常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主張,這樣一來,成人就會生氣,以致于可能打他一頓。 其實,從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這種“反抗期”的表現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隨著幼兒活動能力的增強,知識的不斷豐富,孩子心理變化急劇,特別是孩子的需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成人往往還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種種反抗行為。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如果孩子的個性得不到發展,反倒會影響他今后的成長。所以說經歷“反抗期”是孩子正常發育的必然階段。 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渡過這一特殊階段呢? 1、教育是關鍵。在這段時期里,父母要放棄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強硬態度。應該看到,孩子的“反抗”行為正是促使他們能力發展的心理動因。成人應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的某些行為給予適當的鼓勵,以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動作技巧、能力的發展。 2、家長要助孩子發展一臂之力,對孩子的反抗行為既不能一味地滿足,也不能過多地限制。一味地滿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執拗;過多地限制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從而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 3、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反抗期”特點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勢利導,從旁協助,給予正確合理的教育。比如:孩子喜歡獨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攙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護;孩子要自己吃飯、穿衣,就可以讓他自己動手,而你在旁加以指導,以此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反抗期”。 培養兒童健康心理有哪些方法 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方法:1、鼓勵法。兒童有一種需要承認、需要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贊揚。因此,家長就要經常鼓勵孩子,孩子通過不斷地被鼓勵和贊揚,自身的行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產生心理升華。2、反問法。語言是溝通兒童心靈的工具,因此,家長和孩子談時要試探、發問、反問,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兒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3、出難題法。給孩子出點難題,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困難,并要讓其自己解決,只有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經受失敗和挫折,才能產生經驗和教訓。4、講故事法。兒童都愛聽故事,家長應該抽出時間給孩子講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個好故事能使孩子進行一次心理上的調適,還能鼓舞孩子上進。5、興趣引導法。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氣質和性格去發現其興趣和愛好。6、反面教育法。家長利用反面教材讓孩子分清是非,對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長要給予引導,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于其心理預防。7、寬嚴結合法。對孩子過寬過嚴都是不正確的,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心理狀態和較強的心理素質,既需要嚴教又要寬容,既有組織紀律又有個人的愛好,一旦孩子犯了錯要批評的嚴指一些,出其危害,又要給予愛護和關心。。

熱心網友

兩周歲半的孩子好奇心強,摩仿能力也強, 因為好奇, 什么都想試一試, 對于上述情況, 正說明孩子什么都想學,什么都想探個究竟,在他只是覺得好玩而已,不必驚慌, 也不要打他,而是要想辦法糾正他, 兩歲半的孩子開始懂一些事了,也知道一點美與丑了,應該以誘導為主。比如說他吐白沫沫,首先告訴他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并讓他知道吐白沫沫,大家都會不喜歡他,不理他(他吐的時候,大人先叫他不要吐,然后告訴他如果他再吐就不理他,他不聽,大家都不理他,不跟他說話不跟他玩,他會怕), 然后拿面鏡子給他照,說吐白沫沫很臟很丑( 我兒子現在3周歲,他不肯洗臉或者是把臉弄得很臟的時候, 我就拿鏡子給他照,照過之后大概他覺得丑,他通常都會乖乖的聽我的),至于他愛哭,就讓他哭,不要理他,哭一會兒他覺得沒人理他, 他自己就不會哭了,等他不哭的時候再想辦法安慰他,這樣他就不會覺得你冷落了他。有時一些不傷大雅的事依依他也可以,反正要剛柔并用。 我的孩子也出現過這些情況,我用的這些方法蠻管用, 你試試看行不行。

熱心網友

現在是孩子的逆反期,可以試試不直接說明,饒個彎子和孩子來講,效果會更好.

熱心網友

可以去醫院看看

熱心網友

帶他去醫院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