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四歲,從今年開始,身上總是愛起一些象風團一樣的疙瘩,非常癢,有時嚴重時全身都起,而且很對稱,到醫院皮膚科看了,說是“丘疹性蕁麻疹”,當時打幾針,倒是不起疙瘩了,可老斷不了根,過幾天又起,醫生說這種病很麻煩,我想向大家請教有沒有什么偏方,聽別人說用槐樹枝和艾蒿一起煮水給孩子洗澡,不知是否有效?
熱心網友
丘疹性蕁麻疹?。ㄋ幏綌担?) 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好發于嬰兒及兒童的瘙癢性皮膚病。皮損常為圓形或梭形之風疹塊樣損害,頂端可有針頭到豆大之水包,散在或成簇分布。好發于四肢伸側、軀干及臀部。一般經過數天到1周余皮損可自行消退,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斑。皮損常亦可陸續分批出現,持續一段時間。本病瘙癢劇烈,可因反復搔抓而引起膿皮病等。 本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多數認為與昆蟲叮咬有關,如跳蚤、虱...
熱心網友
丘疹性蕁麻疹 (藥方數:4) 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好發于嬰兒及兒童的瘙癢性皮膚病。皮損常為圓形或梭形之風疹塊樣損害,頂端可有針頭到豆大之水包,散在或成簇分布。好發于四肢伸側、軀干及臀部。一般經過數天到1周余皮損可自行消退,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斑。皮損常亦可陸續分批出現,持續一段時間。本病瘙癢劇烈,可因反復搔抓而引起膿皮病等。 本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多數認為與昆蟲叮咬有關,如跳蚤、虱、螨、蠓、臭蟲及蚊等。 丘疹性蕁麻疹的診斷并不困難,根據上述皮損特點即可作出診斷。治療上,現代醫學一般均以對癥處理。治療主要在于防止復發,尤應避免昆蟲的叮咬??蓛确惯^敏藥物,外用止癢消炎劑。 中醫文獻中有關「土風瘡」、「水疥」及「細皮風疹」等的描述與本病相似,多「由肌腠虛疏,風塵入于皮膚故也」,或因「內蘊濕熱,復感風邪蟲毒」,「內有食滯,外感風邪」所致。辨證多為風、濕、熱之癥。許多中藥具驅蟲及辟穢之效,且副作用少,故中藥在防治丘疹性蕁麻疹中頗有前途?!竟δ苤髦巍? 功能清熱解毒。主治丘疹性蕁麻疹。 【處方組成】 一枝黃花6-15克、七葉一枝花3-12克、石蟾蜍4.5-10克、半邊蓮10-30克、并頭草12-30克、紅棗3-5個、生甘草6克,按年齡大小調整藥量,水煎服。4天為l療程。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應用53例,痊愈14例(26.4%),顯效23例(43.4%),好轉12例(22.7%),無效4例(7.5%)。 【處方來源】 浙江省衢州化工廠職工醫院林遠猷?!竟δ苤髦巍? 功能清熱化濕,疏風止癢。主治丘疹性蕁麻疹。 【處方組成】 炒白術6克、炒枳殼6克、蟬衣6克、赤芍6克、傷風6克、茯苓皮12克、赤小豆12克、冬瓜皮12克、荊芥3克,水煎服。 同時配合外用15%百部酊(百部15克、薄荷腦1克,用75%酒精加至100毫升,浸泡5-7天后濾液備用)。合并感染者外涂地虎散(炒地榆、虎杖各等分研細末,植物油按25%的濃度調成)。炒白術6克、炒枳殼6克、蟬衣6克、赤芍6克、傷風6克、茯苓皮12克、赤小豆12克、冬瓜皮12克、荊芥3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劇癢者加地膚子3-6克、蒼耳子1.5-3克;合并感染者加金銀花9-12克、綠豆衣9-12克。 【臨床療效】 治療56例,痊愈53例,有效3例,痊愈率94.6%。 【處方來源】 武漢市中醫醫院徐宜厚【功能主治】 功能驅蟲辟穢。主治丘疹性蕁麻疹,并具預防作用。 【處方組成】 沙姜片10克、香附10克、蒼術lO克、山柰10克、白芷10克、雄黃10克、硫磺10克、艾葉10克、丁香19克,將上藥研成細粉,過篩后,再加入冰片混勻即成香袋,密封備用。 用法:用時取20克為1袋,放入小布袋內,于每年4-6月,每人2袋,1袋掛在患兒頸項上或放在衣袋內,另一袋放在枕頭下或床單下,9-10月再更換1次。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應用212例,有效133例(62.7%),無效79例(37.3%)。對照組(內裝滑石粉)觀察61例,有效18例(29.5%),無效43例(70.5%)。兩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1)。 【處方來源】 安徽省蚌埠市三院宋兆友。 【按 語】 丘疹性蕁麻疹主要與昆蟲叮咬有關。因此,應以預防為主,本方中的藥物大都具驅蟲辟穢之效,故有其獨到之處?!竟δ苤髦巍? 功能驅蟲辟穢。主治丘疹性蕁麻疹,并具預防作用?!咎幏浇M成】 蛇床子20克、丁香20克、白芷20克、細辛10克、蒼術10克、艾葉10克、香附10克、雄黃10克、硫磺10克,共研細末,過80-120目篩,加入冰片5克混合。25克為1袋。 用法:每年4-6月給香袋2袋,1袋放于患者貼身衣袋內,另1袋放于患者床鋪—側床單下或枕下,每2月換香袋1次。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應用126例,初發者2周內皮疹消退,自覺癥狀消失。以往復發患者本年度末再復發者共69例,占總病例數的54.76%;初發者皮疹好轉,或復發患者皮損較往年減少者42例,占33.3%;使用1月后無改變,仍有新發疹者15例,占12%,總有效率為88%。 【處方來源】 山東省武警總隊醫院王效平。 【按 語】 10歲以下患兒應用顯效快,療效好。香袋藥味減弱后,療效降低,故對反復發作且癥狀重者可適當縮短更換香袋時間。本方名由編者所擬。治小兒丘疹性蕁麻疹方 配方:赤小豆15克,茯苓、雞內金各10克,白蘚皮、防風、銀花各6克,甘草3克。文火水煎2次,每次20分鐘。 服法:每日一劑,可分數次服完。一般2~4劑即可愈。
熱心網友
驗方一組成: 當歸20克 黃芪30克 艾葉10克 大棗10枚 香附15克 荊芥20克 麻黃10克 細辛5克 黃芩20克 陳皮20克 沙棘果25克 黨參25克用法: 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藥量約200毫升左右。功用: 養血,祛風,止癢。主治: 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驗方二組成: 麻黃 連翹...
熱心網友
驗方一組成: 當歸20克 黃芪30克 艾葉10克 大棗10枚 香附15克 荊芥20克 麻黃10克 細辛5克 黃芩20克 陳皮20克 沙棘果25克 黨參25克用法: 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藥量約200毫升左右。功用: 養血,祛風,止癢。主治: 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驗方二組成: 麻黃 連翹 荊芥 僵蠶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制用法: 各味藥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后下,全藥先用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主治: 丘疹性蕁麻疹。加減: 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藥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驗方三組成: 路路通10~20克 烏梅6~10克 地龍6~10克 北防風6~10克 蟬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功用: 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主治: 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癥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癥,舌苔薄黃,脈象浮數。加減: 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