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詳細的介紹一下奔騰和賽揚的區別,那個更好?
熱心網友
奔騰二代:1998年初INTEL公司宣布了新一代的奔騰二代處理器。讓所有電腦迷為她的3D處理和功能驚嘆。其采用了新技術Solt1接口,并采用SECC封裝形式。主要有兩種類型1:采用0。35微米的奔騰二代(233-333)2:采用0。25微米的奔騰二代(300-450)第一種用于LX主板搭配。66MHZ的外頻。第二種用于BX主板搭配。100MHZ外頻。目前市面上大都有350,400,450等等。350以下的很少見到。對于買新機的朋友別錯過350。目前才1400元就能拿下了。可做為家庭首選。400和450(XEON)價格太不能讓人接受。但是奔騰二代主要是其多媒體指令,新增的MMX指令能比以前的MMX處理器快上好幾倍,并且效果顯著。內建512K的L2 Cache運行大型系統更不用說了。雖說奔騰二代是不錯的家庭選擇,但是主要來說它還不足把3D處理練到如火純青的地步。這時在15000元以上的電腦都將會采用新一代的奔騰三代奔騰三代:1999年2月28日INTEL公司再一次宣布了新一代主流奔騰三代處理器并同時發布了奔騰三代450和500的處理器,讓3D功能和運用又一次上了一層。雖然其并未像INTEL所說的采用Solt2接口和GX芯片主板的搭配。但是這樣也就能讓原有的奔騰二代不用換主板而升級到奔騰三代。同樣采用SECC2封裝形式,目前只有一種型號。1:采用0。25微米的奔騰三代(450-500)2:新產品將采用0。18微米的奔騰三代(600-1000)支持133MHZ外頻。第一種目前的BX主板就可以搭配了100MHZ外頻。第二種要新型的GX主板搭配。奔騰三代500處理器比奔騰二代450大約快40%以上。并新增SSE指令(也就是常說的MMX2和KNI)SSE指令將在微軟的DIRECTX7中得到真正支持。奔騰三代幾乎全都在4000元以上。這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說是天文數字了。。。AMD是INTEL的頭號敵人。而且AMD的K6-2處理器走的是低價位。擁有大多的低檔PC的份額。98年AMD的更是比INTEL出盡風頭。其擁有3DNOW!的K6-2就比奔騰MMX要好賺幾倍。價錢也誘人。于是INTEL在98年中旬為了奪回低檔PC份額推出了新型的Intel Celeron(賽揚)處理器。它被INTEL寄于了厚望。也是INTEL為了奪回PC低價位的主力軍隊。賽揚:賽揚和奔騰一樣都采用了Solt1接口最大的區別在與其是一種"肉"也就是沒有外殼。INTEL為了奪回PC低檔次。又費盡心血再發布了一款專為小賽揚安身的EX主板。讓剛剛誕生的賽揚小姑娘一個好的歇息之地。賽揚只有一種型號。1:采用0。25微米的賽揚。沒有加入L2 Cache。因此散熱是沒問題的(小賽揚很耐用)但是INTEL的寄于的厚望還是沒有達到目地。AMD趁這時推出了支持100MHZ的K6-2。賽揚在此期間處于下風。加上沒有L2 Cache打了大折扣。業界對這位剛來不久的"小姑娘"趕出門外。INTEL為此傷心不己。但是INTEL并未對這失去了斗志。賽揚A:98年8月24日。INTEL向業界正試宣布新一代賽揚,賽揚A是賽揚的進化版。小賽揚再一次匹馬來到低檔PC場內。型號也有一種。1:采用0。25微米的賽揚。128K L2 Cache 散熱量更大。(一般可以看見賽揚A比賽揚散熱片要大)這次業界對這為突來的小賽揚愛不釋手。一時見。賽揚A在中國大地上哄動。電腦城上下無不談賽揚。AMD-K6-2只有瞪眼的份了。小賽揚成功了!賽揚300A一般都可上到450,馬來西亞和哥斯達黎加的產品較好。
熱心網友
當然是奔騰了,兩個同樣的型號,賽揚的性能就低。
熱心網友
當然是奔騰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