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解釋的越細越好!謝謝!
熱心網友
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粗?,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
熱心網友
這首詩寫長安城中早春時節生機一派的景色。韓愈緊扣“早春”主題,寫一場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綠意茸茸,遙望可知是春草初露嫩芽,清新可愛,待走進再看,才見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綠色一片。人們說好詩如畫,韓愈這首詩寫草色的傳神之筆,恐怕是畫也難表現的境界。后兩句說這初春的生機,詩人卻進行比較,評出高低,顯然他喜歡早春,當是因為早春是大自然萬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證明,早春充滿了希望和信心。詩人觀察仔細,表達新巧,語言自然,感情純真,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斈銕е鵁o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一年之計在于春,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時節,大大勝過滿城楊柳堆煙的暮春。。
熱心網友
長安街上細細的春雨潤滑如酥,草色近看沒有綠意,遠看卻青青一片。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時節,大大勝過滿城楊柳堆煙的暮春。
熱心網友
千家詩-->七言絕句-->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解說:這首詩描寫早春細雨,草色青嫩的初春景色。長安的街道剛下過一場小雨,就像是酥油滋潤過似的,遠看是一片青嫩的小草,走近時卻看不清什么顏色了。早春是一年最好的時刻,遠遠勝過煙柳籠罩的京城長安。詩人描寫細雨和小草,贊美了初春的美景。語言平實素淡,景象清新可喜。賞析:唐代韓愈的這首小詩是一幅早春畫,詩人通過天街(即御街,皇城中的街道)、草色、煙柳等意象,并用比喻和對比的手法,描繪了纖纖小雨下,草芽萌生、萬物復蘇的早春勝景,預示了欣欣向榮的前景,表達了詩人喜愛早春,珍惜早春之情。這首詩是寫給他的朋友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所以被稱為“張十八”,這種稱呼在唐代十分流行。大家熟悉的有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杜甫),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詩更是家喻戶曉了。韓愈這首詩最絕妙的一筆就是第二句,“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在北方的早春時節,春寒料峭,在常人眼里,哪有一絲春的氣息??墒且粓鰺o聲的春雨過后,一切就不一樣了,大地上,草兒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鉆出了地面,冒出了纖細的嫩芽,雖然它們是那樣的不起眼,甚至連你彎下腰去仔細地觀察時,都無法看到生命的綠色,但是,韓愈卻捕捉到了這最早的報春者的形象,它們不是天上翻飛的柳絮,也不是樹上鬧眼的桃花,而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小草,那樣的不事張揚,卻又齊心合力,大家一起冒出頭來,使人們遠遠地望去,可以看出那一片充滿生機的漫山遍野的綠色,這是一種多么激動人心的無處不在的春色呀!韓愈為之深有感觸,所以他忍不住告訴朋友,這才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景色,也是一年中最可珍惜的時光呀,比起春色滿園、煙花似錦來,更有一番動人的風韻與景致呀。這就是一年之際在于春,而最美好的春光卻是在早春的道理,所以直到今天,我們還會情不自禁地吟出“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熱心網友
這首詩寫長安城中早春時節生機一派的景色。韓愈緊扣“早春”主題,寫一場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綠意茸茸,遙望可知是春草初露嫩芽,清新可愛,待走進再看,才見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綠色一片。人們說好詩如畫,韓愈這首詩寫草色的傳神之筆,恐怕是畫也難表現的境界。后兩句說這初春的生機,詩人卻進行比較,評出高低,顯然他喜歡早春,當是因為早春是大自然萬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證明,早春充滿了希望和信心。詩人觀察仔細,表達新巧,語言自然,感情純真,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熱心網友
春雨滋潤著大地,遠遠看去地上已經隱隱約約地泛青了,走近了卻又什么都沒有。剛剛感覺到春天的臨近,是最美妙的春光,這時的春色遠遠超過煙柳滿處、春意闌珊的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