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爾看了一集百家講壇,講得是秦可卿,此人出身之謎,但是謎未被解開,本集就完了,所以,如有看過的請給予解釋,在此表示感謝。

熱心網友

ernvxiao的答案講秦可卿是廢太子的孫女,這不對,應該就是他的女兒,是弘皙的妹妹。我已經找到了劉心武本人提供的答案:經我查證,在他其它講座里已經講過這個問題。以下為節選: 有的人對雍正查抄曹家這件事印象特別深,總覺得曹雪芹這個藝術構思應該寫雍正朝,抄了他家后他家族就破落了。但現在對不上茬。實際上人們忘了考據在乾隆朝發生的事。雍正45歲才當皇帝,當的時間非常短,當了十三四年就暴卒,突然死亡,到目前為止,死亡原因是歷史學家也說不清楚的。他死后就把皇位傳給了乾隆。乾隆很聰明,他一上臺之后實行了一個政策叫親親睦族。在雍正朝,人們為了爭奪皇位仍然在廝殺。康熙在位時十四阿哥很明顯得到康熙重用,康熙死后他正在伊犁,他是鎮遠大將軍,是得了軍政要職的一個人物。另外還有兩個人物也很厲害,一個是八阿哥,一個是九阿哥,這兩個人是奪權老手,在太子時期兩個人就蠢蠢欲動,在太子被廢之后這兩個人也是當仁不讓要爭奪皇位,跟雍正也較勁,雍正當上皇帝后還跟雍正較勁,雍正也就對他們兩個狠下毒手把兩人害死。乾隆目睹了他的父親,他的祖父兩朝的權力斗爭,就覺得要穩定政治局面,先要從皇族內部撫平傷口,就實行了親親睦族的政策。就是對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所有活著的這些皇族的人我都予以善待,同時和皇族奪權有關聯的官員,我一律予以赦免,能赦免就赦免。當時曹頫戴罪的原因就是任上虧空,這是最大的一個罪名。乾隆就下了圣旨,所有這樣的內務府官員的虧空就一風吹全都赦免了。所以曹頫后來就免罪了。曹家后來有了一個回黃轉綠的過程,產生了一個小康局面。這段史實很多人忽略,千萬不要忽略,這是很重要的。而且特別巧,曹寅和乾隆是發小,乾隆也有一個發小,叫福彭平郡王。雍正吸取了父親的教訓,一立太子,其他人就要爭奪王位,所以不立太子。雍正看好乾隆,但是不立太子。那時侯,乾隆也有陪讀,乾隆也愛作詩,乾隆從小就愛作詩,他是中國留下詩歌最多的一個詩人,可以爭奪吉尼斯詩歌數量冠軍。他青年時候作詩就請他朋友給他作序,誰給他做的序呀?福彭。這可是給他詩集作序的,關系能一般么?所以他一當政福彭就得到重用,福彭又是什么人呢?福彭的母親是曹寅的女兒。是曹雪芹的姑媽,福彭按血緣關系是曹雪芹的表哥。還有這層關系呢,怎么能忘了呢?只記得雍正朝他家倒霉,在乾隆朝,他們有這么重要的親戚,他家還有過小康呢。所以脂硯齋提醒你,元妃省親也好,賈家的榮華富貴也好,都是寫末世,不是寫曹寅時期織造府時期的生活,是寫的末世生活。賈母一再說,我們這種中等人家。就是說恢復到一個小康局面,一個過得去的局面。但對曹雪芹來說,曹雪芹年齡不會很大。有人說如果雍正初期就被抄家,曹雪芹剛出生不久,他不會有一個繁華生活的記憶,他怎么寫出這種繁華場面呢?他有這種生活資源,他所體驗的是乾隆初年的景象,他體會的不是他祖父和父親所經歷的繁華生活,沒趕上。他趕上的是在乾隆初年的,有福彭這樣的人的蔭避下所獲得的新的溫柔富貴的生活。當然他有夸張,因為他寫的不是家史是小說,他要進行藝術升華,他夸張了,他渲染了,這一點請大家千萬注意。 現在你看《紅樓夢》就明白了,第一回到第十六回時序是混亂的,但從地十七八回到五十三回,按時間順序排列,非常清楚。而且他寫的那一年就可斷定為乾隆元年,也就是他家第一個春天的生活場景。最重要的例證就是第二十七回,他寫到了四月二十六這一天是芒種節,大觀園的女兒們把那一天當作餞花節,來向春天告別。你可以查萬年歷,就這么巧,其實不是巧。因為他的生活資源,生活回憶,他寫《紅樓夢》繁華生活這一段的主要依據就是乾隆元年,就是初春,就是這個春天。“三春爭及初春景”,元春冊頁詩里的一句,和“三春去后諸芳盡”是一個意思。曹雪芹用了這么多筆墨,從十八回到五十三回,憋足了勁來寫這一年。 然后有一段是寫乾隆二年的生活。 賈家就開始出現很多不祥的征兆。然后,到八十回快結束的時候就寫到了乾隆三年的情況。那么“三春去后”,在乾隆四年發生了什么事?發生了弘皙逆案。弘皙是誰?弘皙是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廢太子年紀很大,因為他是老二,康熙活的很久,生的子女非常多,康熙是眼看著這弘皙長大的。康熙不但喜歡胤礽,也喜歡他這個孫子,非常喜歡。弘皙的父親經歷了兩次被立為太子,兩次被廢掉,內心會怎么想?他開始隱忍不發,但是到了乾隆四年,三春過后,弘皙就發起了一次對乾隆權力的大沖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弘皙逆案。乾隆快刀斬亂麻的了結了這個逆案,撲滅了他們這次政變陰謀。而且乾隆聰明在哪里?他撲滅以后,不向社會公布,消滅了所有重要檔案,現在清史檔案館里查不到。但是留下很多蛛絲馬跡。這就是有名的弘皙逆案。因此,我們在《紅樓夢》我們就發現有一回,第四十回,這一回寫他們打牙牌,“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很多讀者讀到這里很煩,覺得這有什么意思呀?我又不會打牙牌。他們在干嗎呢?是在傳達很重要的信息。“三宣牙牌令”里出現了這樣一個牌令,比如史湘云說“日月雙懸照乾坤”。什么叫“日月雙懸”呀?就是有兩個政治中心,兩個司令部呀。這本來是李白的詩。安史之亂后唐玄宗匆忙的往巴蜀逃跑。半路上由于三軍嘩變,不得不把楊國忠他們殺了,不得不讓楊貴妃自盡。而這個時候,他的兒子肅宗,在另外一個地方,就自己宣布即位了,他也不得不讓出這個位子。這是一個很混亂的政治局面叫“日月雙懸照乾坤”。《紅樓夢》就用了很多這樣的筆墨來向讀者暗示他所寫的那個時代,是乾隆元年到三年,八十回后將寫到乾隆四年,也就是三春去后的情況,寫到四春。所以“日月雙懸照乾坤”是很緊張的政治局面,還有“御園卻被鳥銜出”,緊張不緊張呀。不止一句呀,薛寶釵的牙牌令是“處處風波處處愁”,從此曹家的命運又搖擺不定了。林黛玉的牙牌令是“雙瞻玉座引朝儀”,“雙瞻玉座”,政治局面動不動都成雙了。而且你看七十六回,林黛玉和史湘云聯詩,然后妙玉也出來,把詩續全。這里面有些句子,在有些抄本里沒有,有的里面就有,最重要的有這么幾句,叫做“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孫。虛盈輪莫定,晦朔魄空存。”這很奇怪,什么叫“犯斗”呀?一個星斗侵犯另一個星斗叫“犯斗”,這不就講的是最高權力斗爭么?“乘槎待帝孫”很多人這時候看準方向,進行政治投資,曹家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太子這一派,選擇太子黨,所以“乘槎待帝孫”,“帝孫”明白無誤,就是皇帝的孫子。有人說“帝孫”的典故說的是牛郎織女的織女,“帝孫”從道教上講,說的是織女。但從字面意思上講,也就是康熙的孫子,康熙的孫子就是弘皙。有人說,你說的太牽強了,康熙兒子那么多,孫子就更多了。我不引別人的話,我現在引乾隆的話。乾隆后來怎么說弘皙呀?這可是現在史書記載下來的,乾隆說:“自以為舊日東宮之嫡子,居心甚不可問!”乾隆都形容他為帝孫,是他最大的政治威脅。而且乾隆特別傷心在哪里?就是參與弘皙謀反的,不但不服他父親當皇帝,而且還不服他當皇帝。這里不但有廢太子弘皙,竟然還有他父親最信任的幾個親王的本人及他們的兒女。在皇族里面這些人也認為雍正不是正經的“日”,認為弘皙是正經的“月”。這時候,我們回想第一回里,賈雨村忽然吟出的詩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就覺得驚心動魄了。宣告一個緊張的政治形勢,這個“月”就要出來了。《紅樓夢》就是在這個日月爭斗的大前提下,展開了一個家族的命運。所以,秦可卿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弘皙的一個妹妹,是胤礽的一個女兒。或者是在早年兩家相好時就送進曹家當了童養媳,或者是生出來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記,就以小官員抱養女兒的身份寄養在曹家。曹雪芹就是根據這樣的生活的原始資料升華為藝術形象,來營造他悲劇情節的大氣氛,架構他悲劇藝術結構的大格局。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因為今天時間有限,我不能講的非常之細。但就我勾勒出的這些蛛絲馬跡,你也應該產生興趣,產生探究的興趣。 在第十三回,已經寫出了秦可卿的情況,秦可卿得的是什么病?他得的是政治病。張友士是不是太醫?張友士是太醫。誰的太醫?是弘皙的太醫。弘皙在奪權之前,在乾隆三春后的第四春,還沒登基,就自己公然設立了內務府七司。這是乾隆說的,乾隆都快氣死了,乾隆說,他自立內務府七司,七司就包括太醫院。他就是從那潛入京城和家族成員秦可卿取得秘密聯系的,所以他說了黑話。他說,總是過了春分,就可以看到結果。就是三春過后可以看到結果。沒想到“三春去后諸芳盡”,沒想到“三春爭及初春景”萬沒想到,三春過后到了四春就不行了。弘皙確實是膽大妄為。 曹雪芹寫后,脂硯齋覺得害怕。他為什么要寫點政治呢?因為他說過,他不干預時事。《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確實不想寫政治小說。其實他不是寫政治小說。我說了這么多政治因素,只是想表明他內心創作的痛苦。他必須超越家族在政治事件中這種慘痛的遭遇和經歷,去寫那些青春美麗的女性被毀滅的過程。但是他又不能擺脫那個陰影,他也沒有理由擺脫那個陰影。他很痛苦,所以在《紅樓夢》一開始,他要把這個悲劇的結局預告出來,這些女性是怎么被毀滅的。她們是被時代毀滅的,是被家族的大的命運結構給毀滅的,是被時代殘酷的政治社會因素所毀滅的,并不是她們自己毀滅自己。這是他整體構思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此,我現在概括一下,從秦可卿解讀《紅樓夢》的結論: 首先,我進行原型研究后,我得出:秦可卿的原型是廢太子胤礽以保密方式寄養在曹家的一個女兒。曹雪芹十三回寫完后,脂硯齋說,你得刪,他刪去四五葉后,故意打了一個補丁,才在第八回末尾貼上一個補丁,故意讓你看著混亂。這是他很痛苦的一個行動。 。

熱心網友

我已經看了六講,雖然不是太清楚,但一定和皇家有關,因為劉心武先生以談到康熙圍場守獵。

熱心網友

秦可卿據紅學專家的考證,是康熙二子胤(仍)音的孫女,是皇族血脈,是借以證明賈氏家族的當時的顯赫聲勢的一種象征。在她的出場過程中穿插了一些隱寓性的描寫,借以證明她的身世和于書中介紹的“從育嬰堂抱出來”和“重孫媳婦中第一得意之人”的不符之處。她的父親參與或者說發動了乾隆時期的宮廷政變,所以他變成了“育嬰堂”的出身。她的匆匆退場是作者對以后故事情節發展的一種預見性的結果

熱心網友

在歷史上,曹家為了巴結當權派,曾經收養了一個八王爺的私生女,這個私生女就是秦可卿的原型,詳細解釋可看劉心武攢寫的《秦可卿之謎》。

熱心網友

我沒看央視“百家講壇”,但我知道秦可卿之謎不止是出身! 秦可卿這個人物,真是很有意思。她在書中只活到第十二回,是《石頭記》八十回殘稿之金陵十二釵中唯一的一位「有始有終」的人物。然而正是這位可卿,卻又有著異乎尋常的眾多不明之處。 首先,生的不明。是秦繼業從養生堂(即棄兒院)抱養。秦繼業,一個營繕郎,小窮官,生前給兒子請不起老師,死后只留下三、四千兩銀子。難道這樣的來歷,這樣的家庭背景,可以嫁到賈府這百年望族做正派嫡長重孫媳婦嗎? 其次,活的不明。秦氏不光嫁到了賈家,而且在連王熙鳳都竭力支撐還難免怨聲載道的賈府中游刃有余。當她領賈寶玉去她房中睡覺時,「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生的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安置寶玉,自是安穩的」。死后,「那長一輩的想她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她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她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她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嚎啕痛哭者」。可她好在哪了呢?她的才干表現在哪了呢? 第三,死的不明。按書上說,她是死于「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的不明之癥。從她的判詞上「畫著一個美人在高樓上吊」,和她死后設祭天香樓,再加上脂批透露:原稿中有「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一段,……后命芹溪(雪芹)刪去……云云,我們才依稀明白了她死亡的原委。對這樣一個人物的死因,干嘛要如此隱諱呢? 最后,葬的不明。封建社會的中國,婦女是沒有實際地位的,除非她的平輩男人已死殆盡,她才得以有可能被當做那一代人的象征而被供起來,如賈母者。但,秦可卿是賈府中輩分最低的媳婦,上有三層公婆,她丈夫賈蓉是到秦氏死后為出殯「風光些」,才花錢捐了一個侍衛郎的頭銜,她在賈府中的位置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她死后用的是親王才有資格用的棺材板;她的祭奠可謂最高品位,僧道高唱七七四十九天升天大懺;她的出殯是「壓銀山」般的威嚴,通部紅樓,恐怕只有貴妃省親可比。 更絕的是,出殯途中,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北靜王還要親自路祭,為她讓路先行。 秦氏,字兼美(取「兼釵、黛之美」之意),小名可卿,愛稱可兒。如此美好可人,而一生卻成為紅樓一大疑案!秦可卿本就是「太虛幻境」中出現的現實當中的人物,她跨越了夢幻和現實兩個世界。她在夢幻世界中指點寶玉意淫,以及這種作用對寶玉人生觀的影響。這樣說,恐怕更不辜負雪芹安排這個人物的良苦用心。。

熱心網友

不是皇帝的妹妹,就是私生女,肯定有皇帝有血緣關系!那個講座只是劉心武的說法,不可全信,聽聽娛樂一下倒可以啊

熱心網友

可卿是公主出身,但是私生女,其出身有一段秘史!她是皇帝的妹妹!

熱心網友

央視“百家講壇”里劉心武正講秦可卿出身之謎呢,他的講座還沒完,到現在為止,他的觀點是秦可卿的出身比賈家還要高貴(劉心武列舉了很多證據,如她的喪事辦得十分隆重,其規格遠遠超出了她在賈家的身份地位,驚動了皇宮的太監總管,甚至還驚動了皇帝),至于秦到底出身于何種人家,他說下一講才揭開謎底。播出時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