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他(她)的營養(yǎng)物質來源全憑日常所攝入的食物。母乳,顯然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營養(yǎng)品,它含豐富的營養(yǎng)素和免疫物質。在母乳所含的各種營養(yǎng)素中,鋅元素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人員曾對45名健康產婦的乳汁進行了含鋅量的測定,發(fā)現分娩后12天內的母乳,含有大量的鋅元素,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此后,母乳的含鋅量便會迅速下降。到產后56天時,僅比血清鋅濃度高出20%左右;到產后6個月以后,母乳鋅含量與血清鋅已無明顯差異。研究人員認為產后應盡早開奶,盡量讓孩子吃4-6個月的母乳,因為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鋅缺乏癥的發(fā)病率較低。 牛奶含鋅量雖然也不少,但它主要和在分子的蛋白質結合,影響腸道吸收,其中僅40%的鋅被人體利用(而人乳中的鋅有60%可以被利用)。那么,牛奶中所含的鋅究竟能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呢?研究人員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83名從出生開始,一直單靠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分成甲乙兩組,給甲組嬰兒每天加服少量硫酸鋅,3個月后,他們身高平均增長10。7厘米,體重增加3。1公斤。給乙組嬰兒加服復合維生素B,3個月后,他們身高增和8。9厘米,體重增加2。7公斤。由此可見,兩者之間判別很明顯。從第4個月起,孩子們都開始添加蛋黃、肉糜、魚泥、肝未等輔食,由于這些食物含鋅量較高,所以6個月時兩組小兒的血清鋅含量都有比較明顯的升高,其生長速度也相仿。但甲組嬰兒的身長、體重仍超過乙組嬰兒。不僅如此,服硫酸鋅的甲組嬰兒體制較好,發(fā)熱、咳嗽、腹瀉等的發(fā)生率比乙組嬰兒明顯減少,兩者之比為37:137。這說明缺鋅還會降低抗病能力。 鑒于上述情況,對6個月以下的人工喂養(yǎng)兒(指喂普通鮮牛奶和普通奶粉的嬰兒)應補充少量硫酸鋅,每日約5-10毫克(請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此外,及時添加輔食是非常必要的。2-3個月的嬰兒,可補充菜湯或果汁;4-6個月的嬰兒可添加爛粥、蛋黃;7-8個月的嬰兒可加肝泥、菜未、魚泥及碎肉等,以防止缺鋅,保證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

熱心網友

補鋅口服液 哈藥六廠

熱心網友

豬肝和魚類。這是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推薦的食物調整法。

熱心網友

有一種最簡單又方便的食物:香蕉,它的含鋅量非常高,也方便取食,如果沒長牙,就用勺子刮給寶寶,如果有,就可以給他自己咬了。一天不要超過半根,應從少到多增加。八個月的小寶寶,服用葡萄糖酸鋅也很好。

熱心網友

一般動物性食物含鋅量較為豐富,并易于吸收,所以,要給寶貝適量吃一些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肝、魚、禽蛋、牡蠣等,8個月大的寶貝可將食物做成泥狀加在稀飯中吃,雞蛋可做成雞蛋羹。另外,大豆、花生中的鋅含量較為豐富,可以給寶貝喝一點鮮豆?jié){,做菜時用一點花生油。還有榛子等堅果類食物的含鋅量也很高,可以蒸好之后搗成泥狀給寶寶吃。

熱心網友

微量元素到這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