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攻擊機又稱強擊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是一種軍用飛機。它主要用于從低空或超低空攻擊敵人在地面(水面)等各種位于前線或者是接近前線的目標,對己方部隊實施直接火力支援,摧毀或是遲緩敵人進行作戰的能力。攻擊機的任務型態與戰術轟炸機很接近,但是較為強調對地面或者是水面艦隊的直接支援。攻擊機不強調高速飛行能力,而強調良好的低空操縱性和安全性,注重載彈量與可以使用的對地武器的種類,有些機種要求能夠在低空長時間作戰,因此需要采用平直的小后掠角機翼,以提高飛機在低空低速下的升力以及提供多個武器掛點位置。為了保護飛行員和重要設備受到地面火力的攻擊,在飛機下表面的許多部位會加裝裝甲,或者是在設計上特別著重系統的堅固與生存性。二戰以后隨著直?N機的興起與成熟,許多攻擊機的任務改由武裝直升機替代,以增強對有軍地面行動支援的效率與靈活性。轟炸機,是指主要用以轟炸的方式打擊對方的所有地面、水面目標的軍用飛機。通過戰術轟炸,消滅敵對方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裝備,為地面部隊的進攻制造有利條件;通過戰略轟炸,攻擊敵對方的縱深目標,削弱其戰爭潛力。其特點是載彈量大、航程遠、多人機組。世界上第一種擁有具備上述特征的轟炸機是在1915年俄羅斯波羅的海鐵路工廠生產的伊利亞·慕羅梅茨-V型。它是一種4發雙翼的大型飛機,可以攜帶522公斤的炸彈以120公里的最大時速飛行。這在當時可以算是優秀的載彈飛行能力了。根據具體任務又可以分為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轟炸機。戰略轟炸機的興起與杜黑所提出的空權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戰略轟炸機的目標是敵對國家的戰爭機器與生產力量,透過戰略轟炸機摧毀敵國維系戰爭能力以及持續進行戰的的意愿戰略轟炸機的特點包括航程遠,載彈量大,代表機型有美國在二戰時期的B-17、B-24、B-29、近代的B-52、B-1B、B-2,英國的3款V 型轟炸機,法國的幻象 IV和前蘇聯的Tu-16、Tu-95和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戰術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支援前線作戰,攻擊敵人的軍事目標。主要特征是航程近,載彈量小,代表機型有二戰時期美國的B-25、B-26,英國的蚊式,德國的He 111、Ju 88,前蘇聯的Pe-2等。近代的代表機型有美國的B-45、F-105、F-111“土豚”、F-117,英國的坎培拉和前蘇聯的蘇-24“擊劍手”戰術轟炸機。二次大戰之后隨著戰斗機與攻擊機的體型與載彈量逐漸增大趨勢,加上空中加油技術的成熟,攜帶炸彈進行轟炸任務已經不再是轟炸機,尤其是戰術轟炸機的任務了,因此戰術轟炸機在發展上逐漸趨向采用多用途設計的戰斗機或者是攻擊機來取代?,F在各國已停止研制專用的戰術轟炸機,代之以戰斗機改進的戰斗轟炸機或者是兼具部分戰斗機能力的設計,如美國的F-15E,俄羅斯的Su-32,歐洲國家的龍卷風等等。。

熱心網友

   不是,

熱心網友

攻擊目標不一樣轟炸機多是固定目標裝甲也不一樣

熱心網友

攻擊機又稱強擊機,它主要用于從低空、超低空攻擊敵地面(水面)中小型目標,對己方部隊實施直接火力支援。強擊機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縱性和安全性,在飛機的要害部位一般有裝甲保護。所謂 “強擊”,即是能夠不畏敵人的地面炮火強行實施攻擊。代表機型:A-10 “雷電”攻擊機 SU-25 “蛙足”攻擊機強-5攻擊機戰術轟炸機是前線作戰轟炸機,攻擊敵人的前線軍事目標,短時間內摧毀或削落其戰斗力,其特征為機動性較好,有一定的空戰能力,航程和載彈量均少于戰略轟炸機。代表機型:F-111“土豚”戰術轟炸機SU-24“擊劍手”戰術轟炸機較先進的有F-117“夜鷹”和SU-34“鴨嘴獸”戰術轟炸機

熱心網友

二個東西都不是好東西.都會拉吧吧的

熱心網友

還有什么好說的,都說完了.

熱心網友

攻擊機本質上是一種由戰斗機的某些功能變形、發展而來的,專門以對地、對水面目標攻擊的飛機。如蘇聯二戰時的伊爾-2,美國的A-10,都是非常成功的攻擊機。攻擊機也叫強擊機。中國的強-5也屬于這一類。一般攻擊機都掛載火箭、炸彈、大口徑機槍和機炮以及空地導彈。現在的作戰飛機,攻擊機與戰斗機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小,很多戰斗機,本身就具有對地攻擊的能力,典型的,如俄羅斯的SU30,美國艦載FA18等。戰術轟炸機是轟炸機的一種,專指專門從事戰場(區域)轟炸任務的轟炸機,以區別于從事戰略轟炸的戰略轟炸機。比如美國的F117,就是戰術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