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中轉向過度和轉向不足具體怎么區分啊?
熱心網友
顧名思義,轉不過來了就是轉向不足(主要是抓地力不夠),這時候經常可以看到車手在彎中還要打一下方向盤進行修正。轉向過度就是轉的角度大了(可能由于速度過快,車手高速錯過剎車點等原因),經常伴有側滑,那當然也要修回來羅有時如果同時看到不足和過度,一般會形容車在彎里“很掙扎”,那一般就是車手沒操控好了(當然極個別情況下因為輪胎不平均磨損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學過物理 的 都應該知道 物體 轉彎時 需要向心力 那么,車輛轉彎時 也需要向心力 此力 由 輪胎的摩擦力 提供, 當輪胎的摩擦力 不能夠提供足夠的向心力時,車輛就不能進行向心運動,從而 就只能離心,即側滑;同理,如果 輪胎的摩擦力大于了所需的向心力, 那么車輛就只能做離心運動。 上述兩種情況, 就是 轉向不足和轉向過渡,從物體物理運動角度出發的分析。摩擦提供的向心力不夠時,不一定體現為側滑,有時就是轉彎半徑會變大,偏要猛打方向轉向,就會超出附著臨界,出現側滑。。
熱心網友
轉向不足一般是前輪抓地力不足造成車輪實際的轉向角度小于車輛的轉向角。一般來說,應付轉向不足的情況要先將車速稍微降低,略收油門視車速而定,但切記千萬不要猛踩制動踏板或是認為轉向盤沒轉夠而繼續轉,否則你就會在馬路上表演360°轉圈。這樣,當車速降低后,車身的重量就會比較平均地分配到四個輪子上,重新產生足夠的側向摩擦力,以消除側滑現象。轉向過度一般是由于后輪抓地力不足造成車輪的實際轉向角度大于車輛的轉向角。如果發生在后輪驅動的車輛上,通常是因為轉彎時油門踩得太大或突然松開油門導致的。一旦油門踩下,后輪的側向力會突然降低,使車輛前方側向力增大,而導致轉向過度。一般的處理方法是:慢慢松開油門或微踩制動,以降低車速,并盡快修正轉向盤,向反方向扭轉。在進行轉向盤修正時,不要一次修正得太多,可分為幾次修正,當車子開始朝原先行駛方式移動時,立即回輪,但也不要回得過猛,以免車輛擺動過大。如果轉向過度發生在前驅車上,通常是因為在轉彎時,突然猛踩制動,導致車身重心前提,使前輪側向摩擦力增大,后輪上揚而減少了其附著力,造成轉向過度。因此前驅車應避免轉彎時急踩制動,而后驅車應避免轉彎時,忽然松掉油門,或猛然改變行駛方向。前驅車容易出現轉向不足;后驅車易出現轉向過度;四驅車的表現則介于二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