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1中禁止使用那些技術

熱心網友

1。防抱死制動系統。要是有了這種裝置,舒馬赫今年在上海應該有更好的成績。2。有效的利用地面效應。在1970~1972,第一代風翼——準確的說應該叫倒置風翼,就已經在印地賽道上使賽車的速度提高到了274~315千米/小時。此后,空氣動力學家發現了另一種更為有效的產生向下作用力的方法——地面效應。在賽車底盤上刻上底翼——一種文丘里管形狀的槽,這樣當賽車行進時,底盤和地面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強烈的低壓區域,從而產生下壓力。很顯然,國際汽聯限制了風翼的大小和形狀。要不然的話,設計人員就能使F1賽車在行使時獲得11萬牛頓的下壓力。而目前的F1賽車,在行使時只有1。1萬牛頓的下壓力。3。空氣泵。雪佛萊曾在賽車上底盤上安裝風扇,依靠輔助電動機或由主發動機直接驅動,用來產生下壓力。空氣泵的好處在于,下壓力在低速時也能獲得。如果于地面效應結合,那么,作用在賽車下的壓力與升力之比可以達到20:1。而現在的賽車達到3:1,就到頭了。1978年,一輛采用類似空氣泵技術的F1賽車,贏得了一場勝利。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國際汽聯很快就禁止了這項技術。4。燃氣渦輪發動機。想象一下,如果用裝在F15戰斗機上的發動機相同原理的機器來直接驅動四個輪子,會有什么后果?渦輪發動機的功率/重量比和輸出扭矩比更大,體積更小。而且,其產生的推力是一種矢量推力,因此還可以協助賽車轉彎(就像鷂式戰斗機)。25年前,通過特殊的燃料和渦輪增壓器,一臺“二戰”時的老式活塞發動機就產生了735千瓦的功率,而現在的F1賽車的3升發動機的功率只有660千瓦。1968年,喬伊·霍納德駕駛著用普·惠公司德燃氣渦輪發動機直接驅動的四輪賽車獲得了印地500得10圈比賽勝利。很快,燃氣輪機被禁止使用。5。四輪驅動。四輪驅動可以在轉彎時獲得更好的穩定行性。6。動態懸掛系統。可以調整底盤高度、輪胎與地面的接觸角、減震閥門和彈簧剛度,以此來使賽車獲得最佳性能。這一技術在10年前被F1大賽禁用。7。電子穩定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