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說話怎么辦?
熱心網友
我兒子18個月了才叫爸爸媽媽,之前我們也很擔心,可一過18個月,他的小嘴巴就開始說個不停了,而且我們說什么他也學什么,詞匯量一下子就多了很多,所以你不用擔心的,小孩子說話也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說得早一點,有的說得晚一點,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和他多說話,你的兒子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口說話的,放心好了.
熱心網友
與身高和體重不同,說話能力如果不培養就不能得到發展。在養育嬰兒的過程中,如果不和嬰兒說話,嬰兒長多大也是不會說話的。也有在沉默中養育嬰兒的,這時嬰兒的耳朵就會得不到鍛煉。周圍的人們不管怎樣說話,對聽不見的嬰兒來說,就如同電視的聲音消失了一樣。耳朵能否聽得見,這是語言發展的第一步。語言是交流人類感情的工具。母親對嬰兒說“不能拿刀子”,這是怕嬰兒出危險;母親說“來,洗澡吧”,這是為了讓嬰兒干凈;母親說“穿衣服吧”,是為了使嬰兒保暖等等,都是母親對嬰兒的愛的表現,這些話會使嬰兒逐漸理解語言。與自己所熱愛的人有著共同的想法并想采取同樣的行動時,就需要語言。通過電視讓嬰兒學話是達不到目的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是不能用電視取代的。而且,電視的聲音會作為一種雜音而影響母親的聲音。為了教嬰兒學話,最好不要開電視。如果只是熱衷于做衣服和烹調而舍不得花時間同嬰兒講話,嬰兒就學不會語言。在同嬰兒說話時,一定要在嬰兒的正對面,使其能看清母親的口形。母親的發音要準確,吐詞要清楚。實際上,嬰兒總是在觀察母親的口形。嬰兒在說話之前首先是理解語言的意思。以問嬰兒哪個是蘋果為例,能指出畫冊上的蘋果的嬰兒,自己卻不會說蘋果這個詞。等到能說蘋果這個詞了,是由于模仿父母的聲音所致。若認為隨著時間的發展,嬰兒自然能會學會說話,而不有意識地教,則到什么時候嬰兒也不會說話。當嬰兒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往往會發怒或者哭鬧。-------------------過了周歲生日剛剛兩三個月,有的嬰兒還不會“嗯”、“啊、”地說話。看到附近同年齡的或者更小一點的嬰兒會說幾句話,媽媽心里開始著急了,首先會考慮嬰兒是否是智力低下。不過 ,不 能認為說話略早的嬰兒,其智力就是優秀的。 如果耳朵聽得見,其它動作也與同年齡的嬰兒沒有差別,對其智能,則無須過分擔心。說聲“拿報紙來”,嬰兒就把報紙拿過來,問他誰是“爸爸”,便指指父親,這說明嬰兒不會說話,耳朵卻很靈。有很多男孩在快滿2歲之前,口齒幾乎是不靈的。 如舌系帶過短,影響說話,可行舌系帶矯正術。 對口齒不伶俐的嬰兒來說,耳朵是否能聽得見是很重要的。 叫嬰兒的名字,能立刻回頭轉過來,這就沒有什么問題。至于說能聽到鼓聲或鬧鐘聲,這不太準確,因為沒有這些聲音,有時也會感到振動聲。 對以往有結核病史,接受過鏈霉素注射的嬰兒,或者生下后立即患敗血癥,服用其它藥無效,只有給注射卡那霉素才轉危為安的嬰兒,到1歲半口齒還不靈時,應去耳鼻喉科詳細檢查一下。萬一聽力有毛病,應該與聾啞學校的老師商量,盡早作語言練習。口齒不伶俐者,如果能發出“不要”、“是的”、“汪汪”中一個短語,就說明耳朵能聽見,一定能說話。打開畫冊,問他。哪個是汪汪”,哪個是“嘟嘟”,能指“狗”和“汽車”的嬰兒,說明他的聽力是健全的。另外,家里人多,如果每個人都隨便對嬰兒講各種話,嬰兒就很難學會說話。 媽媽平常不愛講話,對嬰兒做什么都默不吱聲。這樣,嬰兒就沒有學話的機會了,要經常不斷地對嬰兒說話。另外,有的嬰兒受遺傳的影響,不愛說話,本來就是個“沉默的家伙。 《育兒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