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呀,原本以為,孩子回來了,什么困難都會隨著寶貝的回來而輕易解決。可是我錯了!!!寶貝回來后讓我大吃一驚,什么不好,他做什么,什么不好,他說什么......我的寶貝怎么會變成這樣?現在,如何能改掉他的這些壞毛病成了我現在最重要的事。
熱心網友
當孩子再有壞習慣的舉動的時候,你要堅決嚴厲的制止,要用堅定溫和的口氣,不要顯示出大驚小怪的很夸張的動作和表情,這樣孩子反而會覺得很好玩,有時也可以當作沒看見,莫不關心的樣子,孩子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就會感覺無聊了,而不去做了!這時的孩子,不要和他理論,他根本不懂,即使懂也以為你在和他一起玩,對他很贊賞呢!!
熱心網友
下面是這么大的孩子常見的5種不良習慣,而研究兒童行為的專家提供的一些方法,也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習慣一:孩子總喜歡用手指摳鼻孔,而且還玩鼻涕。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對一些孩子來說,摳鼻孔是他們探索自己身體的一種有趣的方式。而對另一些孩子而言,這有可能是過敏的征兆,他們通過摳鼻孔來緩解自己身體的不適。 你該怎么辦?如果你的孩子總是不能改掉這個習慣,你最好請兒科醫生診斷一下孩子是否患有過敏癥。與此同時,還應該認識到,孩子并不認為摳鼻孔是件惡心的事。而你所要做的是向他解釋清潔鼻孔的最好方法是用紙巾,并且告訴他如果要用紙巾擦鼻孔,可以向父母要。一旦他真的拿著紙巾擦鼻孔了,及時的表揚可以鼓勵他再接再厲。除此之外,你們還可以為孩子準備兒童用的紙巾,這樣有助于他改正自己的習慣。 習慣二:你的孩子接連幾天都不吃早飯和午飯。到吃晚飯時,他又堅持要吃某一種食品,而且在吃飯過程中把大部分食物都撒在了餐桌上。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專家認為,孩子2歲時,他們的成長過程逐漸放慢,因此他們的胃口也就隨之減小。而且孩子通常喜歡忙自己的事,有時吃飯這件事根本不足以讓他們停下手頭的工作,甚至在他們感到饑餓時也不會。 你該怎么辦?一方面為孩子多準備一些營養豐富的食品,另一方面要注意食物的種類可以多一點,但每份食物的量不宜太多,這樣他們可以有所選擇。專家建議,吃飯時最好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覺地走到餐桌前,而不是在大人的催促下被迫用餐。另外,如果孩子午餐吃得不多,可以讓他在晚餐時適量多吃一些以作為彌補。 習慣三:你的小女兒一有機會就脫掉衣服,甚至在大商場里也不例外,而且還樂此不疲。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對2歲的孩子來說,所有他們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都會令他們興奮不已,而且他們從不區分場合。因此,在孩子們眼里,在公共場合脫衣服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在公共場所吸引媽媽的注意才是他們最想做的。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孩子為什么喜歡當眾脫衣服了。 你該怎么辦?孩子在家里脫衣服讓她穿上就是了,但你應該讓她明白,在某些場合,這種舉動是絕不允許的。但盡量不要有大驚小怪的反應,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如果她在公眾場合脫衣服,你該告訴她做這樣的事情要分清場合,你可以對她說,"在家里脫衣服沒有關系,但在這樣的地方不可以"。如果孩子不肯聽話,最好的辦法是冷靜地悄悄把孩子帶離現場。這樣,她很快就會明白當眾脫衣服并不能為自己帶來想像中的結果。 習慣四:當你的孩子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時,總愛與別人打架。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孩子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他們有挫折感。2歲的孩子詞匯量非常有限,因此他們之間很難實現徹底的溝通。所以,當他們感到不滿時便會拔拳相向。還有一個因素可能導致孩子變得情緒暴躁,那就是幼兒的智力發育的速度通常快于他們的運動神經的發育速度。例如,如果孩子無法在短時間內移動面前的積木,他便會感覺沮喪,隨之會遷怒于周圍的小朋友。 你該怎么辦?發生這樣的情況時,先把孩子帶到一邊,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同時告訴他,不能打人,這樣做會讓別的小朋友感到疼痛,甚至受傷。為此,父母要在家里鼓勵孩子多用詞語表達情感和需要,多教給他一些常用的話語,以方便他在外面和其他孩子交流。此外,當孩子感到饑餓,而且沒有休息好時,更容易被激怒。因此家長可以根據這些情況適當調整孩子游戲的時間。隨著孩子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打架的情況會逐漸減少。 習慣五:你的孩子要你把某篇故事連續給他講六遍。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一般來講,重復可以對孩子起到安慰的作用。知道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孩子就會有安全感。此外,重復還能為孩子提供一個重要的學習機會。為孩子重新講一遍故事或者為他重新搭一次積木,他們就會對整個過程有新的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技藝。 你該怎么辦?如果孩子糾纏不休,你一定要有耐心,可以試著為他做點別的事情以擴大他的知識面。假如孩子對某本書很癡迷,你可以講述一些有關書中主人公的其他的故事。如果他對此不感興趣,你也不要著急。小孩子都是充滿好奇心的,最終他們會發現一些其他的有趣的東西。都是“標準兒童”惹的禍 有位家長原本對孩子上幼兒園一直保持平和心態,但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對幼兒園的看法。有一次這位家長因為有事,路過孩子所在的幼兒園,正好趕上了孩子所在的那個班在自由活動。他就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操場上,把手舉得高高的,表情很不自在。舉了很長時間,一直等到老師來了,孩子才把手放下來,并迅速跑回了教室。這位家長感到很奇怪,回到家問孩子是怎么回事。孩子說,他當時想上廁所,可是當時是游戲時間,老師說了,不能做別的事情。 這件事暴露出很多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后,主動性差了很多,變成了所謂的聽話的孩子。其實這就是“標準兒童”惹得禍。 接種疫苗后如何消除硬結 不久前,出現了幾次由于接種疫苗而使得一些孩子發生危險的事情。在事情過去之后,相關部門隨之出臺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說明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對疫苗接種的關注和重視。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不少爸爸媽媽對疫苗接種仍存在種種的問題。比如說,有很多家長就特別想知道怎樣才能消除孩子接種三聯疫苗之后的硬結。 三聯疫苗又叫“百白破疫苗”,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破傷風和白喉三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如果打針的部位出現硬結這種現象,可能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好。其實,造成硬結的原因就是針劑進入人體后不易被機體吸收,盡管大夫可能會采取一些措施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接種后還是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需1-2個月硬結才能被吸收。 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們留意以下的問題: 一是讓孩子每次接種的部位在左、右臀部兩側交替進行;二是接種后,需在現場留觀15-30分鐘,觀察孩子有無接種反應發生;三是接種后讓孩子注意休息,適當減少活動量,多飲水;四是24小時內接種局部不宜洗澡,以避免局部感染。 如果接種后局部出現了硬結,只要硬結處沒有紅腫熱痛等異常現象出現,家長就不必太著急,可以用熱水袋墊上干毛巾給寶寶進行熱敷。如采用熱敷不管用,還可帶孩子到附近醫院的理療科治療,做理療將有助于硬結的盡快吸收。 增進孩子的食欲 炎熱的天氣,小寶寶們的食欲受到了不同的影響,給什么都不愛吃。有什么辦法可以增進孩子的食欲呢?下面的幾種方法家長朋友可以借鑒。 首先是要注意烹調方法。食物的色彩、味道的調配一定要適合寶寶的年齡特點,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食欲。 第二要多給孩子吃對厭食有治療作用的食品。如:白蘿卜含有芥子油和淀粉酶,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西紅柿中含有助消化的檸檬酸、蘋果酸,經常給孩子吃一些西紅柿有開胃作用。 第三要少吃有礙食欲的食物。一些營養價值低、有礙消化的食物,如各種奶油較高的冷飲、可樂,以及含有色素的飲料、巧克力、油煎食品等都要少吃或不吃。 第四是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進餐時給寶寶準備固定的座位,防止他一邊吃一邊玩。 第五不要給寶寶亂吃藥。某些退熱藥、抗感冒藥對胃腸道刺激較大,吃藥后不久寶寶的食欲就會明顯下降,長期服用某些抗菌素,會破壞小腸黏膜的吸收功能,造成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