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下句還有這首詩在哪一冊上,我翻了半天書也沒找到

熱心網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注解】:1、卻看:回看。2、愁何在:不再愁。3、漫卷:隨手卷起。古代詩文皆寫在卷子上。4、青春句:意謂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還鄉時并不寂寞。5、即從兩句:想像中還鄉路線,即出峽東下,由水路抵襄陽,然后由陸路向洛陽。此詩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園在東京。”(指洛陽)。巴峽:四川東北部巴江中之峽。巫峽:在今四川巫山縣東,長江三峽之一。襄陽:今屬湖北。【韻譯】:在劍南忽然傳說,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回頭看看妻子兒女,憂愁不知去向?胡亂收卷詩書,我高光得快要發狂!白天我要開懷痛飲,放聲縱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啟程還鄉。仿佛覺得,我已從巴峽穿過了巫峽;很快便到了襄陽,旋即又奔向洛陽。【評析】: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代宗廣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終于結束了。作者喜聞薊北光復,想到可以挈眷還鄉,喜極而涕,這種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詩毫無半點飾,情真意切。讀了這首詩,我們可以想象作者當時對著妻兒侃侃講述捷報,手舞足蹈,驚喜欲狂的神態。因此,歷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這首詩。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稱贊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熱心網友

答:其下句為: 漫卷詩書喜欲狂. 其實這是小學中的一片精讀文章,但中學課本中沒有!不過在《中學生古文讀本》中能找到!

熱心網友

我沒有學過應該不在高中吧

熱心網友

漫卷詩書喜欲狂

熱心網友

以上都對啊我記得是小學人教版的書上五六年級的

熱心網友

漫卷詩書喜欲狂我忘記了在那本書上。

熱心網友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杜甫寓居在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時所作。這年正月,安史叛軍頭子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持續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暫告結束,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攜家帶眷流落在梓州的杜甫,聽到唐軍的勝利消息,喜不自禁,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熱心網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第幾冊就不知道了,應該不在高中課本前三冊

熱心網友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