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印度政壇豪門:甘地家族 網易新聞中心 2004-05-21 12:30:26 來源: 發表評論 查看評論 2004年5月18日,在野的印度國大黨擊敗人民黨贏得大選,印度政壇重新洗牌。然而就在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在即將登上印度最高權力頂峰的時候,卻突然宣布不準備擔當印度新一屆總理。此言一出,舉世嘩然。索尼婭·甘地,這位意大利出生的甘地家族兒媳因何作出如此舉動?現代印度政壇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種勢力格局?由于涉及內容過于寬廣,本期專題顯然無法完全解答這一疑問。但如果現在印度政壇存在著一條簡單的腳注,可以勾勒出它大致輪廓的話,那甘地家族顯然是最合適的。如同肯尼迪家族在美國一樣,甘地家族在印度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政治世家,甚至擁有肯尼迪家族所不具備的近乎皇室的尊貴。和大眾的理解不同,甘地家族和圣雄甘地沒有任何血緣和族種的關系。在以族群區分的印度社會,甘地家族的祖先屬于享有崇高社會地位的克什米爾婆羅門族。莫蒂拉爾·尼赫魯則是這個家族在現代印度享有崇高榮譽的第一人。莫蒂拉爾是印度著名律師,諳熟業條,精通英語,工作努力,收入頗豐。他對歐洲特別是英國文化非常崇拜,生活方式完全歐化。但在1919年4月19日,印度旁遮普省阿姆利則市發生了英國統治者鎮壓印度人民的大慘案,379人被殺,1200人受傷。事后英軍的統帥竟然宣稱,停止射擊的原因是因為子彈打光了。這起慘案震驚了全印度,點燃了印度人民仇恨的怒火,成為印度歷史上一個轉折點,它也徹底地改變了莫蒂拉爾的政治觀。他辭去省立法會議中的席位,停止律師業務,積極投入爭取獨立的運動。在當年國大黨大會上,他當選為國大黨主席,逐步站到甘地的不合作運動一邊,并同甘地結下深厚的友誼。莫蒂拉爾·尼赫魯的兒子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更是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甚至比其父更早地投入印度獨立運動中。1916年他在國大黨年會上初遇甘地,此后便一直追隨這位印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政治、思想領袖。1923年起,他幾度擔任國大黨書記等職務,1936年經甘地推薦,當選為國大黨主席。從此,他成為甘地的得力助手,同甘地并肩戰斗。他多次被捕入獄,先后被關押10年之久。1947年6月,英國被迫提出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任印度第一任總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1952年舉行第一次大選,國大黨獲勝,尼赫魯再度出任總理,1962年三任此職,先后主管政府工作16年半。人稱“尼赫魯王朝”。1964年5月,賈·尼赫魯病逝。一年之后,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便當選為國大黨領袖并出任總理,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于1942年與費羅茲·甘地結婚,這場婚姻帶給了英迪拉·甘地一筆意外的財富,她從此擁有了甘地這個有著非同尋常效應的姓氏。從此,人稱尼赫魯家族為甘地家族。英迪拉·甘地在印度政壇是一位極具爭議的傳奇人物,她先后四次出任印度總理,掌控印度政壇長達16年之久,但其一些政策,尤其是涉及族種的政策招致了人民的不滿。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被兩名錫克族警衛槍殺。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后,其長子,現任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的丈夫拉吉夫·甘地被推薦為總理。執政印度政壇4年之后,國大黨在1989年印度大選中失利。1991年5月,在競選形勢對國大黨極為有利的局面下,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競選集會上遭遇一名女性泰米爾猛虎組織成員自殺爆炸襲擊,當場死亡。拉吉夫去世第二天,國大黨領導人選舉索尼婭出任國大黨主席,但被索尼婭拒絕了。1997年,在兩次拒絕國大黨的邀請之后,索尼婭·甘地加入國大黨,并于次年4月當選為國大黨主席。與此同時,體態優美、氣質過人的女兒普麗揚卡也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她能言善辯、英姿颯爽,頗具領袖風采。2004年4月,索尼婭·甘地的長子拉胡爾·甘地正式宣布競選印度下議院議員。在最近的一次競選活動中,選民們為一睹尼赫魯后人的風采,冒雨也要走出家門一睹他的風采。此次索尼婭·甘地拒絕出任總理,人們普遍有幾鐘猜測。其意大利血統在族群之分依然嚴重的印度固然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婆婆和丈夫先后被暗殺而留下的心理陰影也可能降低權力的誘惑。還有一種猜測,人們認為此次做法是索尼婭·甘地為其兒女今后的從政鋪平了道路。 不管怎么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曾經在印度獨立的57年歷史中掌管印度長達44年,一門三代出任印度總理,五人出任國大黨主席的甘地家族,在現在和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繼續強勢地影響印度政壇。(網易今語絲 唐巖) 2004年5月18日,在野的印度國大黨擊敗人民黨贏得大選,印度政壇重新洗牌。然而就在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在即將登上印度最高權力頂峰的時候,卻突然宣布不準備擔當印度新一屆總理。此言一出,舉世嘩然。索尼婭·甘地,這位意大利出生的甘地家族兒媳因何作出如此舉動?現代印度政壇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種勢力格局?由于涉及內容過于寬廣,本期專題顯然無法完全解答這一疑問。但如果現在印度政壇存在著一條簡單的腳注,可以勾勒出它大致輪廓的話,那甘地家族顯然是最合適的。如同肯尼迪家族在美國一樣,甘地家族在印度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政治世家,甚至擁有肯尼迪家族所不具備的近乎皇室的尊貴。和大眾的理解不同,甘地家族和圣雄甘地沒有任何血緣和族種的關系。在以族群區分的印度社會,甘地家族的祖先屬于享有崇高社會地位的克什米爾婆羅門族。莫蒂拉爾·尼赫魯則是這個家族在現代印度享有崇高榮譽的第一人。莫蒂拉爾是印度著名律師,諳熟業條,精通英語,工作努力,收入頗豐。他對歐洲特別是英國文化非常崇拜,生活方式完全歐化。但在1919年4月19日,印度旁遮普省阿姆利則市發生了英國統治者鎮壓印度人民的大慘案,379人被殺,1200人受傷。事后英軍的統帥竟然宣稱,停止射擊的原因是因為子彈打光了。這起慘案震驚了全印度,點燃了印度人民仇恨的怒火,成為印度歷史上一個轉折點,它也徹底地改變了莫蒂拉爾的政治觀。他辭去省立法會議中的席位,停止律師業務,積極投入爭取獨立的運動。在當年國大黨大會上,他當選為國大黨主席,逐步站到甘地的不合作運動一邊,并同甘地結下深厚的友誼。莫蒂拉爾·尼赫魯的兒子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更是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甚至比其父更早地投入印度獨立運動中。1916年他在國大黨年會上初遇甘地,此后便一直追隨這位印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政治、思想領袖。1923年起,他幾度擔任國大黨書記等職務,1936年經甘地推薦,當選為國大黨主席。從此,他成為甘地的得力助手,同甘地并肩戰斗。他多次被捕入獄,先后被關押10年之久。1947年6月,英國被迫提出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任印度第一任總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1952年舉行第一次大選,國大黨獲勝,尼赫魯再度出任總理,1962年三任此職,先后主管政府工作16年半。人稱“尼赫魯王朝”。1964年5月,賈·尼赫魯病逝。一年之后,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便當選為國大黨領袖并出任總理,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于1942年與費羅茲·甘地結婚,這場婚姻帶給了英迪拉·甘地一筆意外的財富,她從此擁有了甘地這個有著非同尋常效應的姓氏。從此,人稱尼赫魯家族為甘地家族。英迪拉·甘地在印度政壇是一位極具爭議的傳奇人物,她先后四次出任印度總理,掌控印度政壇長達16年之久,但其一些政策,尤其是涉及族種的政策招致了人民的不滿。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被兩名錫克族警衛槍殺。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后,其長子,現任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的丈夫拉吉夫·甘地被推薦為總理。執政印度政壇4年之后,國大黨在1989年印度大選中失利。1991年5月,在競選形勢對國大黨極為有利的局面下,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競選集會上遭遇一名女性泰米爾猛虎組織成員自殺爆炸襲擊,當場死亡。拉吉夫去世第二天,國大黨領導人選舉索尼婭出任國大黨主席,但被索尼婭拒絕了。1997年,在兩次拒絕國大黨的邀請之后,索尼婭·甘地加入國大黨,并于次年4月當選為國大黨主席。與此同時,體態優美、氣質過人的女兒普麗揚卡也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她能言善辯、英姿颯爽,頗具領袖風采。2004年4月,索尼婭·甘地的長子拉胡爾·甘地正式宣布競選印度下議院議員。在最近的一次競選活動中,選民們為一睹尼赫魯后人的風采,冒雨也要走出家門一睹他的風采。此次索尼婭·甘地拒絕出任總理,人們普遍有幾鐘猜測。其意大利血統在族群之分依然嚴重的印度固然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婆婆和丈夫先后被暗殺而留下的心理陰影也可能降低權力的誘惑。還有一種猜測,人們認為此次做法是索尼婭·甘地為其兒女今后的從政鋪平了道路。 不管怎么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曾經在印度獨立的57年歷史中掌管印度長達44年,一門三代出任印度總理,五人出任國大黨主席的甘地家族,在現在和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繼續強勢地影響印度政壇。(網易今語絲 唐巖) 。
熱心網友
甘地 無暴力運動的締造者 以和平的方式達到印度的獨立 被印度人民稱為圣雄這個稱呼相當之高 我們知道釋枷牟尼被稱為大雄
熱心網友
尼赫魯-甘地家族是現代印度也是世界上以政治著稱的家族,自國大黨成立以來該家族幾乎一直占支配地位。尼赫魯-甘地家族成員三位擔任過印度總理,其中兩位遭暗殺身亡,該家族第四位顯赫成員為拉吉夫·甘地遺孀索尼亞·甘地,1999~2004年為國大黨主席。 尼赫魯家族來自克什米爾的婆羅門,由莫蒂拉爾·尼赫魯被尊稱為現代印度的第一人,也是印度獨立運動早期活動家。(繼續......) 第一代:莫蒂拉爾·尼赫魯 第二代: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莫蒂拉爾·尼赫魯之子) 第三代:英迪拉·甘地(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女) 第四代:拉吉夫·甘地(英迪拉·甘地之子) 第五代 拉胡爾·甘地(拉吉夫·甘地與索尼亞之子) 瑪內卡·甘地(英迪拉·甘地次子桑賈伊·甘地的遺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