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很深遠的,真不懂那些負責引進節目和負責節目安排的人是怎么想的.

熱心網友

給你面子,呵呵.

熱心網友

我說話沒什么條理,大家湊或看吧!首先,不要對日本動漫有偏見,(動漫即動畫和漫畫,美國迪士尼和歐洲的那種類型一般稱為卡通,不要認為是那種簡單的動畫片)還有很多好的日本動畫都沒有在中國電視上公映。目前,在中國電視上公映的動畫大多時八九十年代的動畫(人家看剩下的),譬如柯南在中國公映到100多集,(不包括網上的)在日本已有400多集。而且我聽說,柯南不會再繼續公映下去,因為暴力、血腥……天啊!中國多少電視電影不比那個血腥!!!!!!!!!!!!而且動漫不只是兒童的權利,日本的動漫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而制作的,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都有不同的動畫可以看。其次,日本制作出來的許多好的動漫都是由中國取材的,在說人家搬用中國典故之前,先好好反思自己是否有好好利用一下祖先留下來的東西呢?譬如《西游記》,在日本、韓國不知道由多少不同的漫畫家畫過多少次了,每一部都有新意,都有漫畫家自己所要表達的感情,(動漫三大主題:戰爭(一般都是反戰的),友情(為同伴而犧牲,ToT),愛情(永恒不變的主題)。此外還有,環保,搞笑等等)而中國的那部《西游記》和原著、拍的電視劇沒什么差別,不過是翻拍罷了,看一遍就夠了。不過這樣也比《我為歌狂》《隋唐英雄傳》要好,模仿游素蘭的畫風,卻又不肯下本錢。效果特別差。(游素蘭,臺灣著名漫畫家,有《天使迷夢》《傾國怨憐》等作品)。不過,《XXXX3000問》是最濫的。三維效果超級的差,而且盜用了其他動漫和游戲的音樂,到后來還有硬傷,出現了科學錯誤,誤導兒童。也許你認為負責引進節目的人引進日本動漫太多了,但事實上,他們限制了很多好的動漫的播出,還刪節了播出動畫的一些重要情節。我記得他們要求中國動畫和日本動畫播出的比例必須大于4比1。在我們這些動漫迷的角度看來,廣電局的那些掌權的老家伙們趁早下臺,換一些年輕人上去才好。(什么時候才能實現……ToT)強烈推薦宮崎駿的動畫《螢火蟲之墓》《幽靈公主》這兩部我最喜歡。不管你多大年紀,一定會喜歡的……頭一次在愛問上自己寫這么多,大家給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