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九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質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遠離太陽59億千米的寒冷陰暗的太空中蹣跚前行,這情形和羅馬神話中住在陰森森的地下宮殿里的冥王普魯托非常相似。因此,人們稱其為普魯托(Pluto),在天文學中是普魯托英文名字前兩個字母,又是對冥王星發現有推動之功的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縮寫?! ≮ね跣鞘亲钔戆l現的一顆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發現相比,冥王星的發現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沒有什么差別,要想在幾十萬顆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撈針?! ≡趯ふ亿ね跣堑墓ぷ髦校煳膼酆谜叱錾淼拿绹煳膶W家洛韋爾詳細計算了這顆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遠鏡仔細尋找,付出了十幾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925年,洛韋爾的兄弟捐獻了一架口徑32。5厘米的大視場照相望遠鏡,性能非常好,為繼續搜尋新行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1929年,洛韋爾天文臺臺長邀請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們一個一個天區地搜索,拍攝了大量底片,并對每張底片進行細心地檢查,工作艱苦、乏味。 1930年1月21日,湯博終于在雙子星座的底片中發現了這顆新行星。  質量:0。0024地球質量   半徑:1350千米   周期:90465日   軌道半長徑:39。87天文單位   軌道偏心率:0。256   軌道傾角:17。1°   奇 特 的 軌 道  冥王星在發現之初曾被認為是一顆位于海王星軌道外的行星,但后來的事實證明并非完全如此。譬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這段時間,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這是由于冥王星軌道的偏心率、軌道面對黃道面的傾角都比其它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點附近時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近,這時海王星成了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每隔一段時間,冥王星和海王星會彼此接近,在黃道投影圖上兩顆行星的軌道交叉。但不必擔心它們會碰撞,因為它們的軌道平面并不重合,即使在交叉點附近,它們之間的距離仍然是很大的。它們會像運行于立體交叉公路上的車輛一樣,各自飛馳而過。  衛 星 的 發 現  1978年7月,美國海軍天文臺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時,偶然發現冥王星小小的圓面略有拉長。他把1970年以來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來,結果發現這一現象是有規律地出現的,于是他斷定冥王星有一顆衛星。由于冥王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以致在大望遠鏡里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分開。這好比氣象站的風速計,一根橫桿連著兩個圓球,在疾風中旋轉。從遠處看去,兩個圓球融成一體,只能察覺出它時圓時扁的變化。冥王星的衛星被命名為查龍(Charon)。在希臘神話中查龍是普魯托的一個役卒,專在冥海上渡亡靈。查龍的公轉周期與冥王星的自轉周期一樣,都是6。39日。  冥 王 星 直 徑 有 多 大  由于冥王星太暗太小,發現后很長時間不能確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計它的直徑是6600千米,1949年改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遠鏡將其修正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徑的上限為5500千米。1977年發現冥王星表面是冰凍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測算,冥王星的直徑縮小到2700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的3。6米紅外望遠鏡測出的冥王星直徑在2600~4000千米之間,查龍直徑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學家觀測指出,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還小,而查龍直徑為1180千米,它與冥王星直徑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與衛星直徑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說冥王星和它的衛星更像一個雙行星系統?! ∥?知 數 最 多 的 行 星  冥王星發現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遠,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為模糊的一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陽系航天探測的黃金時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顆被行星際探測器近探過,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在各種天文書刊中給出的行星參數表上,冥王星這一欄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數據,有不少也被打上問號,表示不準確。  除了一大串未知數外,人們對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懷疑。冥王星的直徑、質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為50%~60%,這同外行星的幾顆大衛星很相似。冥衛星究竟是行星還是衛星?或是一顆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么,作為太陽系遙遠邊界上的一個天體,它的神秘感對天文學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探測技術的發展,冥王星將成為行星天文學的熱門課題?! ∮?冥 外 行 星 嗎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土星是太陽系的邊界,后來隨著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太陽系邊界一次次外延。然而從理論上說,太陽系的范圍應比現在的九大行星的范圍大干百倍,甚至上萬倍。太陽系中是否還存在冥外行星?對此,天文學家做了十分浩繁和艱苦的工作。湯博在發現冥王星后的14年里,一直在用發現冥王星的方法尋找冥外行星。他用閃視比較儀仔細檢查了362對底片(這些底片所覆蓋的面積大約為全天的70%),從每張底片中尋找可能存在的新行星。他發現了大量新天體,卻沒有冥外行星??茖W家認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勢必會使飛近它的探測器受到攝動,其影響足可以在探測器的運行軌道中反映出來。然而旅行者號探測器在飛越過海王星和冥王星軌道之后,運行正常,沒有提供一點點證明未知天體存在的蛛絲馬跡。到底有沒有冥外行星,目前還是一個待解之謎。。

熱心網友

它是太陽系中已知的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有一個“衛星”,和它一起“轉圈圈”。它質量是九顆行星中最小的。知道嗎,它和米老鼠的狗——布魯托(Pluto)同名耶!對了,雖然它離太陽最遠,但又是還是會把海王星擠到最靠邊的位置。

熱心網友

冥王星    一般認為,冥王星是離太陽最遠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太陽系中有七顆衛比冥王星大(月球, 木衛一, 木衛二, 木衛三, 木衛四, 土衛六 and 海衛一)。公轉軌道: 離太陽平均距離5,913,520,000 千米 (39。5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2274 千米 質量: 1。27e22 千克 羅馬神話中,冥王星(希臘人稱之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領。這顆行星得到這個名字(而不采納其他的建議)可能是由于他離太陽太遠以致于一直沉默在無盡的黑暗之中,也可能是因為冥王星(pluto)開頭的兩字母是Percival Lowell是縮寫。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個幸運的巧合而被發現的。一個后來被發現錯誤的計算“斷言”基于天王星與海王星的運行研究,在海王星后還有一顆行星。美國亞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臺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這個計算錯誤,對太陽系進行了一次非常仔細的觀察,然而正因為這樣,發現了冥王星。 發現了冥王星后,人們很快發現冥王星太小及與其他行星運行軌道有差異。對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還在繼續,但沒發現任何東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號飛船計算出的海王星的質量,那么另一個質量差異就消失了,也就不會有第十顆行星了。 冥王星是唯一一顆還沒有太空飛行器訪問過的行星。甚至連哈博太空望遠鏡也只能觀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見左圖和上圖)。 很幸運,冥王星有一顆衛星,冥衛一。也是靠著好運氣,它才能被發現。這是在1978年,它在向著太陽系內運行時,剛好運行到軌道的邊緣時被發現的。所以可能通過冥衛一觀察許多冥王星的運行,反之亦然。通過精密計算,什么物體什么部分在什么時候被覆蓋以及觀察光亮曲線,天文學家能夠繪出兩個半球光亮區域與黑暗區域的大致地圖。 冥王星的半徑還不很清楚,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數值1137千米被認為有+-8的誤差,幾乎近1%。 盡管冥王星和冥衛一的總質量知道得很清楚(這可以通過對冥衛一運行軌道的周斯及半徑精確測量和開普勒第三定律而確定),但是冥王星和冥衛一分別的質量卻很難確定。這是因為要分別求出質量,必須測得更為精確的有關冥王星與冥衛一系統運行時的質心才能確定測量出,但是它們太小而且離我們實在太遠,甚至哈博太空望遠鏡對此也無能為力。這兩顆星質量比可能在0。084到0。157之間。更多的觀察正在進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數據,只有送一艘太空飛行器去那里。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個反差極大的天體(次于土衛八)。探索這些差異的起因是計劃中的冥王星特快計劃中首要目標之一。 有些人指出,冥王星更應該被歸作是一顆小行星或是彗星,而不是行星。一些認為這是Kuiper Belt(軌道比冥王星更遠的星體“云”)物質中最大的一個。盡管還有對冥王星的最新地位的評估,但在歷史上冥王星被認為是行星,而且可能這樣保持下去。 冥王星的軌道十分地反常,有時候比海王星離太陽更近(從1979年1月開始持續到1999年2月)。冥王星的自轉方向也與大多數其他行星的方向相反。 冥王星與海王星的共同運動比為3:2,即冥王星的公轉周期剛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軌道交角也遠離于其他行星。因此盡管冥王星的軌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軌道,實際上并沒有。所以他們永遠也不會碰撞(這里有十分細致的解釋)。 就像天王星那樣,冥王星的赤道面與軌道面幾乎成直角。 冥王星的表面溫度知道很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到45K(-238到-228℃)之間。 冥王星的成份還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約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衛一一樣是由70%巖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蓋著一些固體氮以及少量的固體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組成還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機物質或是由宇宙射線引發的光化學反應。 有關冥王星的大氣層的情況知道得還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組成。大氣極其稀薄,地面壓強只有少量微巴。冥王星的大氣層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點時才是氣體;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氣層的氣體凝結成固體??拷拯c時一部分的大氣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衛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務的計劃人想在大氣滑凝固時到達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衛一的不尋常的運行軌道以及相似的體積牲使人們感到在它們倆之間存在著某種歷史性的關系。有人曾認為冥王星過去是海王星的一顆衛星,但是現在認為并不是這樣。一個更為普遍的學說認為海衛一原本與冥王星一樣,自由地運行在環繞太陽的獨立軌道上,后來被海王星吸引過去了。海衛一,冥王星和冥衛一可能是一大類相似物體中還存在的成員,其他一些都被排斥進了Oort云(Kuiper帶中的物質)。冥衛一可能是像地球與月球一樣,是冥王星與另外一個天體碰撞的產物。 冥王星可以被非專業望遠鏡觀察到,但是這是不容易的。Mike Harvey的行星天像圖可以顯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他行星),但是還得靠更為細致的天像圖以及幾個月的仔細觀察才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燦爛星河”可以繪制準確的天像圖。 --------------------------------------------------------------------------------Charon    冥衛一 Charon ( "KAIR en" )是冥王星唯一一顆已知的衛星:公轉軌道: 離冥王星19,640 千米 衛星直徑: 1172 千米 質量: 1。90e21 千克 Charon(卡戎或查農--譯注)是以神話中的人物命名的,他專門擺渡死者通過River Styx冥河來到冥界。 (雖然學術界以這個神秘人物來命名,但冥衛一的發現者這樣命名也是為了紀念他的妻子Charlene。正如所知道的,他們英語發音的第一音節是相同的,就象“shard"("SHAHR en")一樣。) 冥衛一是在1978年被Jim Christy發現的。在此之前由于冥衛一與冥王星被模糊地看成一體,所以冥王星被看作的比實際的大許多。 冥衛一很不尋常是因為在太陽系中相對于各自主星來比較,它是最大的一顆衛星。(一個與月球的區別)。一些人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系統是一個雙星系統而不是行星與衛星的系統。 冥衛一的半徑也不是知道得很清楚,JPL認為586千米的數據存在+-15的誤差,大于2%。它的質量和密度也不是知道得很確切。 冥王星與冥衛一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們自轉是同步的。它們倆保持同一面相對(這使得在冥王星上看見的冥衛一的位相十分有趣)。 冥衛一的組成還不知道,但它的低密度(大約2克/立方厘米)表示它可能很像土星的冰質衛星(如土衛五)。它的表面可能覆蓋著冰水。 不像冥王星那樣,冥衛一沒有很大反照率,雖然還未斷定它的是不是已經更小了。 有人認為冥衛一是經過一次巨大的撞擊形成的,就好像形成月球那樣。 人們還懷疑冥衛一擁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