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三個助詞是否可以通用,或用“的”代替另外兩個?請知道的賜教。最好能提供相關的依據。
熱心網友
都是陳年往事了。的、地兩字早就可以通用了。現在小學都這么教的。不再區(qū)分。
熱心網友
“的”前面是形容詞,后面是名詞。例:藍色的大海“地”是程度副詞,例:慢慢地“得”形容動詞,例:干得真棒!
熱心網友
三個字嚴格的用法幾乎沒有可以通用的地方,下面列出意思:的de用在定語后,表示詞與詞或短語之間的修飾關系 [-ic,-ve…]。如:紅色的氣球;小小的進步用在定語后,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系 [of,'s]。如:中國的水稻;農民生活的提高 pron。 附著在詞或短語之后,構成“的”字結構,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賣菜的;吃的助詞。“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如:推的推,拉的拉用在謂語動詞后面,強調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如:誰買的書?;他是昨天進的城;我是在預售處訂的票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如: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如:這件事兒我是知道的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口]∶表示相乘。如:這間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方]∶表示相加。如: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同“得”,后面帶補語那知進了園門,園子里已結坐的滿滿的了。——《老殘游記》同“地”(de)。用在狀語后,表示狀語和中心詞之間的修飾關系地de助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認真地學習;天氣漸漸地冷了;有計劃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動態(tài),相當于“著”。常附在立、臥、坐等不及物動詞的后頭后妻向床上臥地不起。——《舜子變文》還用于狀語后或補語前相看月未墜,白地斷肝腸。——唐·杜甫《越女詞》得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能夠或可以。如:我們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為什么去不得用在動詞和補語中間,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動;那辦得到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連接表示程度或結果的補語。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
熱心網友
當然不能通用簡單來說:“的”后面是名詞“地”后面是動詞“得”的前面是形容詞,后面是形容它的程度的(英語叫副詞,漢語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