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k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四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見《論語·先進》),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以及蔑視禮教的內容,其思想傾向并不那么單純。 《世說新語》的編撰者劉義慶(403~444)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官至尚書左仆射、中書令。他尊崇儒學,晚年好佛,“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招集文學之士,近遠必至”(《宋書·劉道規傳》附《劉義慶傳》)。他所招集的文學之士很可能參加了《世說新語》的編撰,不過起主導作用的當然還是劉義慶本人。其中不少故事取自《語林》、《郭子》,文字也間或相同。(梁)劉孝標為之作注,引用古書四百馀種,補充了不少史料,許多已經散佚的古書借此保存了佚文,頗為后人珍重。 《世說新語》的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清淡,也可以說這是一部魏晉風流的故事集,從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書”的作用。按照馮友蘭的說法,風流是一種人格美,構成真風流有四個條件:玄心、洞見、妙賞、深情。當然,這種人格美是以當時士族的標準來衡量的。在《世說新語》的三卷36門中,上卷四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九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 由于故事的年代在秦漢之后,所以對秦漢史幫助不大。
熱心網友
是劉義慶寫的一本書介紹三國和魏晉時候的故事典故.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的觀點,對學習文言文,學習文化史有點幫助。
熱心網友
就是一個一個的小故事, 不是長篇巨著, 也沒有多高深的理論, 拿它解悶使挺好. 樓上說的不錯, 對學文言文有幫助, 對學史我看不出來有多大用處.
熱心網友
沒有。世說新語主要是晉代士大夫的生活言行。漢代的很少,有一點三國時期的(很少,有些西晉初的人物也勉強可以算吧),秦代的好像沒有,我沒見到。而且也不太涉及歷史背景,不太好懂。想學文言文倒是不錯的教材。
熱心網友
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