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要不要,要看國家的選擇?,F在中國正向俄羅斯學習打航母的技術。我想如果想要的話近期是不會要的。
熱心網友
暫時不用
熱心網友
要,向遠洋發展必須建造航母,否則,出了事情我們只有抗議,而不能有更進一步的動作
熱心網友
要 中國的南海已經不屬于中國了 都被南亞那些小國占領了 那里有無數的礦產 如果上個世紀是爭奪陸地資源 那這個世紀就是爭奪海洋資源的時候 人類還沒有能力開采太空的資源 所以 海洋資源尤為重要 特別是對中國這樣一個能源緊缺的國家 就是因為我們的軍艦去了回不來 如果我們有了航空母艦就不一樣了 不僅對南亞各國起到一定威懾作用 戰時還可以截斷日本的海上運輸的生命線
熱心網友
當然需要,因為中國90%的經濟在沿海,再加上東海油田、南海油田等等,經濟命脈所系。沒有海上的屏障,豈不是命懸一發嗎。
熱心網友
要。中國周邊有日本在虎視耽耽,美國也對中國心存不良,他們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中國有幾千公里的海岸線,沒有強大的海軍力量是不行的。中國不妄圖稱霸,但有效的嚇阻還是可以的。
熱心網友
不要。But有最好
熱心網友
劉華清回憶航母戰略:航母總要造的 防御也需要國防知識報 航空母艦的應用,是20世紀艦艇發展的偉大成就。我國對航母作過可行性研究,我也為此做了一些工作。 早在1970年,我還在造船工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時,就根據上級指示,組織過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并上報過工程的方案。后來到總參謀部工作,在1980年5月訪問美國時,主人安排我們一行參觀了“小鷹”號航空母艦。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科技人員首次踏上航空母艦。上艦后,其規模氣勢和現代作戰能力,給我留下了極深印象。 可以說,正是航空母艦的出現,把海戰的模式從平面推向了立體,實現了真正的超視距戰斗。自它問世以來的80多年間,幾經波折,最終發展成為今天這種艦機結合、攻守兼備、機動靈活、堅固難損和高技術密集的多球形攻防體系。今天,它不僅是一個強有力的戰術武器單元,是海上作戰體系的核心,也是一個能拋核彈的戰略威懾力量。在世人眼里,它被視為綜合國力的象征。它的存在與發展,也是各國軍事戰略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以往,我只是從“外圍”觀察和思考航空母艦問題,1982年,我當了海軍司令員,航空母艦在我心頭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我國是一個瀕海大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隨著海洋開發事業和海上斗爭形勢發展,我們面臨的海上威脅和過去大不相同,要對付具有遠戰能力彈道導彈核潛艇和艦載航空兵。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海軍的實力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我們的海防邊疆遼闊,卻只有中小型艦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發生戰事,有時只能望洋興嘆。發展航空母艦,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墒呛苓z憾,當時國家經濟力量不行。1984年初,在第一屆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上我講過:海軍想造航母也有不短時間了,現在國力不行,看來要等一段時間?! 赡旰螅牶Qb領導匯報工作時,我又一次提到:航母總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發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號,而先搞預研。我說,蘇聯搞了30年。開始,在造航母上也有不同意見,蘇共中央不下決心干,但是蘇聯人民要航母,不久他們還是干起來了?,F在看來,防御也需要航母。我的這些想法,海裝領導很快向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做了傳達,并一同開始了組織論證工作?! ?986年8月,聽海裝和論證研究中心領導匯報工作,我向他們交代了開展航母論證的任務。我說:“航母怎樣造法,是海軍全面建設的事;是直升機航母、護航航母分步造,還是直接造護航航母,要好好論證一下?!薄 ?1月,我主持召開海軍發展戰略研討會,邀請了軍內外領導和著名專家。不少同志從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及收復南沙、臺灣回歸等戰略任務的需求出發,建議海軍發展航母。這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987年1月,召開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請國防科工委、總參裝備部的有關領導到會。會上我又提到,要把航空母艦搞得能適應未來戰爭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論證?,F在,各國都在注意發展航空母艦,無論是攻擊型的或是垂直短距離起降的,都是為了解決防空和海上攻擊問題,都在注意發展。美國、蘇聯都在大搞,其他國家如法國、意大利、英國這些比較發達的國家都在搞,日本因為是戰敗國,憲法不允許搞,但搞起來也容易。過去就很有基礎,現在技術、生產能力都很強,說搞就很快能搞起來。我們搞難處多一些,財力、技術都有一定困難,但從長遠考慮,還是需要的。十年內不搞,十年之后再搞,也還會有困難。因此,我要求要早論證,早點把這個問題研究透?! ∥覀兏愫娇漳概灒康牟皇菫榱撕兔绹?、蘇聯比賽,主要是用于解決對臺斗爭需要、解決南沙群島爭端和維護海洋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平時還可以用于擴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政治影響。顯然,海軍有了航空母航,海軍的質量就將發生大變化,海軍的作戰能力也將有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軍威、國威。所以,我要求研究人員,應當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去進行研究論證。 1987年3月31日,我向總部機關匯報了關于海軍裝備規劃中的兩大問題:一是航母,一是核潛艇。這兩個問題,涉及到海軍核心力量的建設,是關鍵性問題。這兩項裝備搞出來,從長遠看,對國防建設是有利的。這兩項裝備不僅為了戰時,平時也是威懾力量?! ∵@次匯報中,我向總部同志詳細分析了兩大問題的需要和可能: 關于航母問題,當時,我們對海上機動編隊只考慮到驅逐艦、護衛艦和潛艇,但進一步研討后發現,這個編隊如果沒有空中掩護,無法到岸基飛機作戰半徑以外作戰。后來在研究臺海斗爭時,我們又發現,使用岸基飛機非常浪費,因為留空時間短,所需飛機和機場就要很多。我們還分析,不發展航母,海軍還是需要發展驅逐艦和護衛艦,靠它們組成海上機動編隊。如果發展了航母,這些艦艇既是護衛航母編隊的艦只,也是海上機動作戰的艦只。在現代條件下進行海戰,沒有航空兵作掩護,無論如何是不行的。如果發展了航母,并不需要增加飛機的總數量,只是飛機的性能有所不同,飛機的價格高一些,但也不會高很多。因此,發展航母編隊,是一個如何調整裝備經費使用方向的問題,不需要大量增加裝備費。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機動作戰編隊的作戰效能會大大提高。至于技術上能不能自力制造航空母艦和艦載飛機,經與航空、船舶等有關工業部門領導、專家研究,他們認為,條件基本具備。當然,有些特殊裝置需要認真對待,也是可以解決的。 我接著說,我們設想,對航母的發展,“七五”開始論證,“八五”搞研究,對平臺和飛機的關鍵課題進行預研,2000年視情況上型號。這樣安排,第一,從經費上看,在當前和分攤在今后每年中,并不需要花太多錢。第二,從技術上看,發展它是有各方面好處的,可以帶動國家和國防需要的有關技術的發展。第三,預研過程中,可以對航母的戰備價值及存在的問題摸得更透,有利于作出最后的科學決策?!?后來,國防科工委組織科研單位和海軍裝備系統開展了有相當深度的論證研究工作?! 『侥刚撟C過程中,我多次聽匯報,強調要充分對比論證使用航母、艦載機與使用陸基航空師、加油機、岸基飛機的作戰效費比。后來我到中央軍委工作,繼續關注航母問題,要求國防科工委和總參裝備部,在航母的發展上要把預研費、研制費、裝備費結合起來,統籌安排。要和既定的艦船、飛機、武器、電子裝備發展規劃結合,而不是都掛在航母大項目里專門安排,搞大規劃,使上級無法研究。 那時,我先后批準海軍和工業部門的專家,去法國、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考察過航空母艦。國防工業部門,也從俄羅斯聘請了航空母艦設計專家來華講學,還引進了部分設計技術資料;航母上關鍵配套的預研,有了一定進展??倕⒅\部和國防科工委,也都反復組織對考察、引進、預研的分析、論證、評估,這些工作,使軍內外領導和專家加深了對航空母艦和艦載機大系統工程的認識。 航母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也是海軍能遂行海上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核心。建造航母,是國人一直關心的事。我國要實現國防現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裝備體系,不能不考慮發展航母的問題。今天,我已經退出工作崗位。欣慰的是,對于我國的航空母艦發展,我盡了一些謀劃的責任。(摘自《劉華清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8月版)在中華網上看到一篇《中國海航只要裝備兩百三代機 航母可緩造30年》的文章,寫的有理有據,頗有道理。但僅憑Su-30MKK可以將中國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航母就可以緩造30年,這也太武斷了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確目前中國的海軍力量還不強大,正在做打造遠洋海軍的準備。以沖出第一島鏈為目的,Su-30MKK15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加空中加油,使中國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足夠了。但你也不能止步不前,不發展吧。毛澤東說過,我們不光要有一個強大的空軍,還要有一個強大的海軍。中國的海軍裝備還很落后,但我們卻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的過程。戰艦從小魚雷艇、導彈艇、護衛艦、驅逐艦,神盾艦由小到大,由落后到先進的逐步發展。戰機也由殲六、殲七、強五升級到殲八Ⅱ、殲轟七、Su-30MKK。作戰方式也由近岸防御、近海防御逐步發展成主動防御和未來的遠洋攻擊。中國海軍力量是一個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30年止步不前可不行。即便短期的目的是統一臺灣,但長期的發展還是要發展遠洋海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如果中國還是閉關鎖國,這個想法還有道理,可現在中國搞改革開放,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擴展海外市場,遠洋貿易,石油運輸等等,哪個離的開海洋。中國人就只看到1000海里內制空權這一畝三分地,以后中國的海外利益受侵害,有誰來保衛,靠核潛艇扔原子彈嗎?嘿唬美國還行,可對付別國的叛軍和暴徒可不行。中國海航只要裝備兩百三代機,航母可緩造30年,也就是說中國40年后才有可能擁有航母,而從今天起10年后,日韓就已經是海軍大國了。 Su-30MKK15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加空中加油,使中國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足夠了,中國海航只要裝備兩百三代機 航母可緩造30年,這的確是一個高深的理論,簡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獨此一位了。的確,只有中國人非常聰明,而別人統統是傻子。 印度人是傻子? 印度有了Su-30MKI,Su-30MKI15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加空中加油,使印度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足夠了, 因此印度人也不需要航母。印度比中國有更多的空中優勢,那就是他擁有圖-22M逆火轟炸機,是長程的戰略轟炸機,光航程就6000多公里,再加上伊爾76空中加油機,制空權和空中武力投擲又何止1000海里,因此印度更加的不需要航母。印度已經有一艘“維拉特”號航母撐門面就行了,今兒又要改裝一艘“戈爾什科夫”號航空母艦,可是還不能滿足,便正在建造一艘“藍天衛士”號航空母艦。在中國人看來“啊三”真是窮兵黷武,無怪呼那么貧窮,大腦秀豆了,經濟快要崩潰了。可人家印度經濟崩潰了嗎?印度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呀。中國不造航母,可還是有貧困人口和失學兒童?。窟@和發展航母有什么太多的關系。經濟發展了,豆腐渣工程,貪污腐敗,挾款外逃,境外賭博倒是屢見不鮮。 泰國人是傻子?泰國國小錢少,他們用龍眼葡萄換中國的裝甲車,用各種果品換俄羅斯的Su-30MK戰斗機。Su-30MK有15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加空中加油,使泰國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足夠了, 因此泰國人也不需要航母,泰國人是傻子。柬埔寨發生了對于泰國商人的暴亂,而那時泰國就有了先進的F-16戰斗機,航程完全可以覆蓋柬埔寨全境,可使柬埔寨方面服輸認錯的卻是那艘小小的“差克立·納呂貝特”號航母。那是在中國人看來小而無用的東西。 韓國人是傻子?韓國花了40多億美圓引進了美國先進的F-15k戰斗機,性能與中國的Su-30MKK相仿,航電又比中國的先進。F-15k戰斗機15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加空中加油,使韓國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足夠了, 因此韓國人也不需要航母。韓國建造了LP-X兩棲直升機攻擊艦,不遺余力的發展航母,因此韓國人是傻子。 日本人是傻子?日本人很早就引進了美國先進的F-15J戰斗機,未來還要引進美國的F-22J戰斗機,使日本海軍在1000海里內取得制空權足夠了,因此日本人也不需要航母。 可日本建造了“大隅”級兩棲登陸艦、“16DDH”直升機護衛艦,以后還要建造中型航母,因此日本人是傻子。 當印度人、泰國人、韓國人、日本人都成為傻子的時候,好象只有中國人最聰明。 關注日韓的海軍發展:立足長遠的戰略眼光,而不是只看現在,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日本建造了“大隅”級兩棲登陸艦、“16DDH”直升機護衛艦。韓國建造了LP-X兩棲直升機攻擊艦。中國的媒體爆炒,把中國的民眾唬的夠嗆。以軍方看來這種初級直升機母艦對中國形成不了什么威懾。的確日韓的直升機母艦在戰術上對中國海軍形成不了什么威脅,但從長期的戰略上看,已經對中國海軍形成巨大的威脅了。 即便是日本把“大隅”級兩棲登陸艦、“16DDH”直升機護衛艦改造成輕型航母,近期也不會對中國產生多少威脅。即便是日本擁有了四艘“大隅”,兩艘“16DDH”直升機護衛艦,在臺灣海峽,釣魚島和東海的利益爭奪中,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優勢。日本有那么多直升機航母,卻沒有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70艘毒蜘蛛導彈艇更能發揮作用。臺灣海峽,釣魚島和東海畢竟離兩國太近了,兩國的岸基航空兵完全可以飛的到,真正有了沖突,別說驅逐艦,就是護衛艦也大材小用了,那將是岸基航空兵和導彈艇的天下。雙方只會用導彈艇拼刺刀,而大型艦艇只會成為Su-30MKK,F-15J,FBC-1,F-2的靶子,即便美國航母來了也照打不誤。但本人以為中國一口氣引進了俄羅斯70艘毒蜘蛛導彈艇是否太多了,應該只引進20艘才對,以后可以仿造出幾百艘嗎。中國擁有了幾百艘毒蜘蛛導彈艇,2208穿浪艇,加上紅星紅箭導彈艇,在近海爭端中,絕對比日本的準航母更加有優勢。不過也請網友放心,日本也不是傻子,絕對不會把他的準航母開到中國近海的,日本只會用導彈艇對導彈艇。 這也就是“快艇派”的偉大宣言吧,好大的口氣,航母不要了,連核潛艇也不要了。幾千艘導彈艇就可以防衛中國的領海了,從此中國也將不必再要藍水海軍了,以后只在陸上稱王就行了?!?000海里制空權派”和“大快艇派”將把中國海防置于何處。那將是“二十一世紀的閉關鎖國現代派”。 日本明明知道直升機航母在東海爭端中得不到什么優勢,可還在不遺余力的發展,只能說明他的眼光更長遠,為未來發展大航母的遠洋海軍做準備,不爭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中國人哪,只顧些眼前的利益。 中國海航只要裝備兩百三代機 航母可緩造30年,也就是說中國40年后才有可能擁有航母,而從今天起10年后,日韓就已經是海軍大國了。30年彈指一揮間,一代人的功夫,日本海軍就要領先中國海軍幾代了。30年后,日本不光應有輕型航母、中型航母,就是大型航母也造了好幾艘。 日本有航母,我們有核潛艇,因此我們不用怕他,中國人會這么說,可我懷疑那時日本也有核潛艇了。 日本一做了些對中國十分不友好的舉動,中國國民就十分痛恨,大呼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此話要慎言。 那些叫嚷要用原子彈攻擊日本的中國國民,固然他們十分痛恨日本,卻還是十分的相信日本,這確實是一種悲哀,連最痛恨日本的中國國民也十分的相信日本人,這只能說明他們是大傻。因為相信了日本的法律也就是十分相信了日本人,其還是大傻。 日本是戰敗國,不能擁有軍隊的,可擁有自衛隊總行吧。不能向海外派兵,通過一個派兵法總可以吧。固然日本的左派在拼命的阻止,可客觀上也只能成為做戲了。而今又通過一個法律把自衛隊改稱自衛軍了,即便明天改稱國民軍也能通過,這就是日本的法律。 一個網友擔心的說,在臺海之站中,日本會不會攻擊中國?另一個網友自信的說,不會的,他們首先必須應有日本國會的通過。。。。。?;蛟S這位網友了解日本法律的條條框框,倒背如流,可他真正的了解日本嗎?法律就是白紙黑字的固定程式,是一紙空文,可以隨時修改的,并非一成不變的。 中國國民天天在網上叫喊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日本國民一定天天看到了,中國人也應該考慮到日本國民的情感,他們的確是原子彈受害者。中國政府是不會對日本使用核武器的,因為中國政府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可中國國民天天在網上叫喊,日本也十分擔驚受怕,畢竟他們挨過兩枚,十分痛苦。毛主席說中國制造出原子彈不是要威脅他國,而是要打破美蘇的核訛詐,而今天的日本國民也會這樣想,因為中國網民總是嘿呼他。中國國民必須十分清楚日本是沒有核武器的核大國,因為他的核工業非常發達。日本的法律規定戰敗的日本是不能應有航母的,可今天他應有了許多。明天造出個原子彈也沒準。別國的核武器研制是一個漫長的技術不成熟的鈾濃縮過程,而日本是否應有核武器將是一個艱難的議會表決過程。議會一經通過,馬上就應有了原子彈,連兩個小時都不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鬼子們大都死去,對于戰爭的負疚感將消失。原子彈的受害者大都死去,對于核武器的厭惡感將消失。日本對于核武器的興趣將大于對于核武器的厭惡。 不知道中國現在是怎么了,除了“1000海里制空權派”和“大快艇派”,還來了一個“日本夠不上威脅派”,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目光特別短淺,缺乏戰略眼光,連五年后的事情也看不到。這樣的中國人無法和日本人競爭,因為美國的商人曾經說過,美國商人做生意,只會著眼于10年后的未來,而日本商人可以把眼光放的更遠。的確,今天所有的歐美商家在爭奪中國這塊大市場時,而日本人把主要投資轉向印度了,這是基于經濟的考慮,也是基于未??未來將會證明。因此我勸中國人也要把眼光看的遠些,不然吃虧的將是自己。 “大快艇派”的眼光固然短淺,但其戰法有效,多年來中國就是這樣保衛自己的海疆的,在未來的近海沖突,如臺海,東海等,幾千艘導彈艇絕對是威脅對方海軍乃至航母的殺手锏。其是一海上沖鋒的人海戰術。投資少,威脅大,無怪乎美國要開發瀕海戰斗艦。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大快艇派”可以成為中國在海上的最后一道防線,是一個強大的海盾。即便今天是導彈天軍電子戰時代了,可士兵也要配備手槍和匕首,因為他可以用來自衛。 “1000海里制空權派”固然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但其可以成為中國海空軍發展的短期目標,近期目標,因為中國海空軍目前還達不到1000海里制空權,頂多也就近海1000公里制空權吧,因此加油機要買,圖-22M逆火轟炸機要引進,“新轟六”和“東海十”要大力研發和裝備,在西沙建了簡易機場后,中沙也應再建一個。因為西沙已經建了,在中沙建一個也無妨。 “日本夠不上威脅派”最可氣,說日本夠不上威脅簡直是笑話。還寫了一篇《日本夠的上威脅嗎?》的文章,以一些客觀的數據說明日本夠不上威脅,為日本的軍備擴張粉飾太平,增長國人的驕傲自滿情緒。 更有一篇《紐約時報稱美國航母在中國海軍面前不堪一擊》的文章,把美國航母也不放在眼里,給中國民眾大灌迷魂湯,極易誤導中國民眾老子天下第一,別忘了臺灣遠未收復,魚船還時常被炮擊。打仗不是好萊烏科幻電影。 中國自慰隊:某些中國人極易相信別人,不愿相信自己。拿別人故意吹噓中國的文章當圣旨,自我意淫、本人稱其為中國自慰隊。 《要天軍不要航母》是“天軍派”的文章。作者的理論非常高深,但也有些好高婺遠,總不腳踏實地。作者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但其文章中最大的不好就是“美國說了”這類話太多,把美國半熟專家的設想中的狗屁理論當圣旨傳授給中國的讀者,誤導讀者,其是一盜版美國的“半熟專家”,還不太成熟,沒有自己獨立的理論。 日本的國土狹長,本土防御縱伸不足一百五十公里,本土防御作戰不堪一擊。正是以為這樣,他才大力發展海軍,御敵與遠洋之外。以色列人的戰術是以攻為守,主動打擊敵人就是有效的保衛自己,三國時的諸葛亮就是這樣打擊魏國的,因為西蜀國力太小,主動打擊魏國才可不被魏國打擊。 作者說日本海上自衛隊沒有航母,不能進行大規模的常規進攻并保護自己的艦隊,這簡直的盲人的言語。的確日本現在沒有航母,但并不表示以后沒有航母。 日本的航母發展計劃很象中國的核潛艇和航空工業的發展,先解決一個有無的問題,再從簡單到復雜逐步發展,很值得中國借鑒。日本以發展登陸艦為借口逐步發展遠洋航母打擊力量,發展步驟是:艦載直升機驅逐艦(“白根”級驅逐艦)——大型登陸艦(“大隅”級)——直升機準航母(16DDH)——輕型航母-—大型航空母艦。這樣一個步驟,以實現海洋大國的宿愿。 中國人說30年不發展航母,這簡直太可笑了。中國人發誓30年不造航母,但不能保證日本30年后沒有航母,更不能保證日本沒有核潛艇。 日本種子島的H2火箭總是不太成功,發射個衛星時常掉下來??筛脑斐傻貙Φ刂揠H導彈非常合適。日本人天天說美國導彈中的芯片到都是日本造的,可見日本研制導彈,技術不是問題。 日本人說即便日本有了原子彈又怎么樣,和大國對射嗎?對方大國將變的七零八落,而日本哪,早就沉沒了。正是因為日本地緣狹小,城市密集,容易遭受導彈攻擊,所以才要發展戰區防御系統,不過那是理論,并非十分保險,所以才應該發展核潛艇,形成二次核打擊力,即便島國沉沒以后,也可以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有了核潛艇就不怕別國威懾了。日本是核電大國,搞核動力并不困難。日本的常規潛艇技術先進,未來搞核潛艇并不困難,光現在的常規潛艇都3000多噸了,以后造更大的核潛艇也沒問題?,F在日本就愛免費拆卸俄羅斯的報廢核潛艇,除了其所說的減少世界的環境污染外,學習借鑒別國的技術也是可以理解的。 。。。。。。。。。 其實在《日本夠的上威脅嗎?》的文章中,最后一點才是最可怕的,那就是日本時常面臨各種自然災害,如火山、地震、海嘯等,那是極其可怕的。 縱觀中國的歷史,中原地區屢遭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無不是和天氣有關。在北方草原風調雨順的年月里,牧民把牛羊養的膘肥體壯,他們才懶得入侵哪,頂多在邊境線打劫一下。可在雪災、旱災、蝗災的條件下可就不行了,那就得拼著命的南下入侵中原進行掠奪,這樣總比餓死強。他們入侵中原,往往能獲得成功。 正象美國的地質學家說的那樣,日本列島處在亞洲版塊和太平洋版塊之間,是火山、地震、海嘯的多發地帶。隨著馬里亞娜海溝的逐步逼近,日本列島將有可能沉沒。為此日本還拍了一個“日本沉沒”的電影,以警示國人,增強憂患意識。 有朝一日,日本天天發生火山、地震、海嘯,這也將證明日本列島離沉沒不遠了。列島將要沉沒,大和民族和其文化也將逐漸消亡,日本國民則必須做出痛苦的思考和選擇:是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十分需要值得考慮的問題,與其坐以待斃等待死亡,不如奮起一搏,獲得許多國土,反正橫豎都是滅亡,不如孤獨一擲,或許還能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中國天天在高呼“和平崛起”,但日本還是不遺余力的發展海軍,制造“大隅”級登陸艦、16DDH直升機準航母。與其聽中國人唱“太平歌詞”不如在海上鑄造鋼鐵的防線,日本就是這樣做的。日本的海上防線和中國的長城相比是可以移動的,是可以進可攻退可守的,既可以用來防御,也可以用以侵略??傊毡镜膰啦粫涤谒耸种?,他人的保證不可信。中國在發展航母問題上總是遭到別國的阻攔,但他們不能十分的保證非常喜愛炮擊中國的漁船。 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把日本海軍貶的一文不值,以客觀事實對比,我也只得感嘆中國海軍不值一文了,別忘了中國海軍還沒有超越日本海軍哪。 中國人一定要去了解日本、重視日本和學習日本,但不必相信日本。 日本的所做所為難道不值得中國尊重嗎?日本是戰敗國,今天卻排除萬阻,發展航母,由此可見國際輿論是個屁,不頂用。日本發展航母只能說明了日本的勇氣,而中國卻畏首畏尾,怕這怕那的。 中國二十年前的核電工業起步時遭到日本的拒絕,現在中國的核電工業日見成熟,日本也要來分一杯羹,無恥的中國專家還說日本這次是認真的,可日本二十年前干什么去了。中國二十年前的核電工業起步時遭到日本的拒絕,可以說是日本給了中國一記耳光,可這一巴掌還不是太狠,還沒有見血,還沒有打的中國人頭暈眼花,滿地找牙,因此中國人老沒記性。 “務必使日本出售給中國的科學技術比日本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落后二十年?!闭埥⊥闹袊擞涀∵@一偉大的格言吧。 有句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中國應該十分的重視日本,了解日本,而不是輕視日本。 。
熱心網友
一般不需要,除非為了南海的石油。
熱心網友
有最好,現在不是必需。
熱心網友
不要,要神10
熱心網友
要!!!
熱心網友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