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根據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從11月1日起,銀行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5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000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有關人士預計,這樣一來理財產品門檻將大幅被提高,資金量小的投資者將被“拒之門外”。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昨日做了一番調查。 理財門檻目前僅1萬 記者從我省幾家銀行了解到,2003年底,外幣理財產品率先進入市場,2004年,人民幣理財也異軍突起,在各家銀行產品雷同的情況下,投資門檻普遍不高,銀行為招攬客戶,甚至還一度競相降低門檻。目前來說,等值1000美元、1萬元人民幣即可參與理財。南京有一家銀行前不久對自家客戶做了份有心的統計:其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起點為1萬元,銷售時很受追捧,每位投資者的投資金額,低到1萬元,高到上百萬元;平均每位客戶投資5萬元左右。總體來看,小戶占據相當數量。 門檻提高“保證”收益 “大限”將至,一些銀行已開始試點5萬元、等值5000美元的高起點,但他們發現,提高門檻后產品銷售受到影響。有家銀行前不久的外匯理財產品,起點就定在5000美元,其理財經理坦言,此次銷售沒有前期門檻為1000美元時好賣,更無法與最初100美元低門檻銷售時的火爆相比。 不過銀行理財專家也一分為二地解釋說,提高門檻后也有好處:“理財產品肯定與一般存款有區別,此前也有產品最終兌付時就沒達到當初的預期收益。因此,今后門檻雖高,但銀行給的將是保證的收益,投資者不擔心有損失。”即理財產品今后可以去掉收益率的“預期”二字,投資者將得到安心的“固定”收益。 另據介紹,因為有的與匯率、黃金掛鉤的產品,不確定因素多,銀行根本不敢保證所有個人理財的收益,所以預期收益率產品11月1日后還將存在,但門檻更高。按規定是:“其他理財計劃和投資產品的銷售起點金額則應不低于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并依據潛在客戶群的風險認識和承受能力確定。” 中小投資者仍存機會 有意思的是,雖然離11月1日只有幾天了,昨天記者采訪的幾家銀行卻均表示,目前還沒接到總行關于門檻提高的具體通知。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資深理財經理認為,“一刀切”提高理財門檻并不適應市場現狀,畢竟要求所有人都達到5萬元起點不可能。她坦言該行不會放棄中小投資者。另有人士認為,銀行今后很可能推出變通的理財產品,起點設定在5萬元之下,以吸引中小投資者。招行南京分行的專家則建議,中小投資者還可投資基金、儲蓄、國債等,比如嘗試貨幣市場基金。據悉,11月招行就有一只“短債基金”,跟以往的貨幣基金相比,它對短期債券的持有比例有所增加,收益率也相對提高。 馬燕 。
熱心網友
是
熱心網友
是.人民幣理財門檻將至5萬元 !
熱心網友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