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個企業站在市場這個廣闊而陌生的廣場中央,面對市場上業已存在的眾多競爭對手,首先面臨的就是如何選擇一塊最適合自己的地盤的問題,即解決企業的戰略定位問題。企業初期的戰略定位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系到企業今后發展的重要問題,相信每個企業都會很慎重地審視這個問題,捫心自問究竟哪塊領地才是最適合發展的戰略寶地呢? “剩”者為王的時代 企業在市場上需要學習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做好自己的“防御”工事,以免還沒來得及發展壯大,就已被兇悍的競爭對手扼殺在“搖籃”之中。因此每走出一步,就要先想一想;每占領一塊地,就最好搭個圍墻,圍墻一般都有四面!你高興了,終于有了自己的領地,自己的城池,有了自己的保護傘。在你慶幸的同時,有了另外一個企業也在慶幸,因為他也有了自己的領地,也有了四面防御的城池! 可是,在這個市場上每天都有無數的企業誕生,都希冀著去不斷發展,都在有限的市場上圈出自己的地盤,蓋好自己的防御城池。早晚有一天與你的城池相對的時候,免不了的就是兵戈相見,殘酷的競爭過后有城池淪陷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日復一日,究竟誰的領地還繼續存在并持續發展呢?畢竟這是個物競天擇、“勝(剩)”者為王的時代! 在沒長出“角”來之前不要被“狼”看到 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就先要主動走到角落里去。從企業定位上分析:就是要去選擇生存定位,選擇合適自己的生存定位,這樣的定位至少有兩個基本的好處: 一是會減少投資成本,四面的城墻減少到投資成本只有兩面的圍墻就夠了,而另兩面可以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壁壘。企業可以著重發掘自己獨有資源,占盡周圍的“天時”與“地利”,調動一切有利因素為我所用;二是運營風險降低,不易引起競爭對手的注意,規避市場競爭的風險也減少到一半,趁機快速發展盡早完成企業從“生長”到“成熟”的蛻變。 曾經有家加工果肉、果汁類飲料的企業C,成立初期生產基地就選在某地繁華大城市周圍,本以為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本想利用靠近市場、縮短銷售渠道的成本優勢來從場對手那里分得一杯羹,沒想到促銷活動還在籌備中的時候就引起了競爭對手的注意。當時市場上擁有領導者地位的專走“高層”路線的企業A以及靠大規模低成本戰略來取勝低端市場的企業B幾乎同時采取了針對C的促銷“圍剿”計劃。 當時,C企業的果汁飲料在品牌知名度上根本不是長期在該市投入大量廣告經費A的對手,由于初期規模較小,在價格上也無法與B產品抗爭,定位的不準確使得自己的新產品既不能贏得白領高薪階層的青睞又不能獲得普通大眾的喜愛,弄了個進退維谷、上下兩難的“尷尬”境地,后來的結果可想而知。 “對手的兇殘是我們始料未及的!”C企業的張總直到如今談起來這事還是感慨萬分:“終于明白這世界上還沒有不吃羊的狼,乞求對手放過你簡直是個天真的想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你沒長出角來之前躲遠點不要讓狼看到。” 主動把自己“逼”向角落 兵敗之后,四面防御的城池也隨之崩潰瓦解,C企業本來就不多的市場份額這下更是少的可憐,臨近春節,連廠里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怨聲載道,許多工人在拿到路費后就頭也不回地走掉了。看著原本還準備在市場上叱咤風云的企業僅剩下個“空殼”,資金也所剩無幾,高層們無不痛心疾首,唏噓不已。在經歷了幾個倍受失眠煎熬的夜晚后,張總突然想起和我這個老朋友好好聊一聊…… 數周之后,C企業做出了個令大家瞠目結舌的大膽決定,放棄原先大城市的基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把原材料生產和加工基地干脆都直接建到張總家鄉——一個偏遠的交通都不發達的窮山區去。許多人當時聽了這個決定就連連搖頭,勸誡張總這是在走回頭路,這是在逃避,C企業夠慘的了,何苦逼自己呢?這樣做的結果恐怕一輩子再也走不出來了。 殊不知,張總此時心中早已醞釀著一個東山再起的大計劃了…… 當地便宜的廠房租金、低廉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新生產基地附近的山區里漫山遍野都是山楂和沙棘,而這些是做果汁最好的天然原料,榨汁后的殘渣還可以再加工成果脯、果醬等副產品,依仗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加上對技術的刻苦鉆研,C企業慢慢地有了生機。就在C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原先在城里一直與行業龍頭A抗爭的B企業由于廣告費高昂、利潤過薄導致資金鏈發生斷裂最終被A吞并…… 幾年過去,C企業的產品采取以該地區為核心向四周輻射的辦法不斷擴大市場渠道,打開了縣市一級市場的銷路,很快在當地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并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的質量認證,部分抗癌系列果汁產品還直接銷往國外。短短數年間,該企業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迅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近千名員工和國際先進生產流水線的當地知名食品加工企業。 此時,已經羽翼豐滿的C企業又悄悄將其銷售網絡鋪回了該城市,與當年不同的是這次C并沒有立即大張旗鼓展開促銷活動,它利用自己產品成本低廉的價格優勢,將更多利潤留給了代理商,同時還展開“喝綠色飲料,為山區孩子獻真情”等公益活動在人們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C企業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迅速推出了綠色保健飲料彌補了市場空白,還針對A產品包裝偏小、價格高昂等特點,對原B產品客戶推出了物美價廉的家庭大包裝與簡便易攜的紙盒系列飲料,產品一經推出就迅速贏得了這部分客戶的青睞。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C企業的產品似乎在一夜間就遍布了該市大街小巷每個角落,也走進了這個都市的人們心中。在C企業強大的反攻下,它曾經的勁敵A終于明白對手已今非昔比,其實力足夠與自己分庭抗禮,才在萬般不得已的情況下忍痛讓出了部分市場份額以求顧全大局。 “逼”的能量原理 說到這里,有人對于這個“逼”字用的提出了一些置疑?記得某企業的老總也曾問我,有了自己的明確定位和正確的發展策略就足夠了,何必一定要將自己逼到角落,這是何苦呢?行動上是否顯得過于消極和低調了呢? 我的回答是,“逼”就是壓力,就是動力的體現。一個企業在有了自己的正確定位和合適的發展策略后,那下一步就是行動。動力是否充足,動力的來源是什么? 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如果都生存在一個無需競爭的環境中,也許就不用再有什么壓力,再有什么憂慮。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活生生的競爭環境中,那么壓力也就會從四處來對你進行壓制。這就是現實。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面對這個處于各種壓力的客觀環境中。 外界的壓力已經夠多了,我們為什么還要逼迫自己呢?大多數人對我提出的理論又有了新的看法,其實大家也許在一些字眼上誤解了它真正的涵義。 “逼”就是如何讓自己內部動力合理的爆發出來,產生最大的能量的合理辦法。正如一個人即使有很好的能力和潛質,如果沒有名師的引導與正確目標的制定,以及積極面對壓力的心理素質,我估計此人也不會成功。企業也一樣,要把周圍存在的各種因素,進行合理的分析,產生出自己的老師,然后再去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如果不能持續逼迫自己產生新的老師,和新的實施計劃,那也就不會將自己的企業潛能釋放出來。 “逼”到角落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讓企業站在自己最應該選擇的物質中心,然后給自己近可能的壓縮。而能量之間是守恒并可以相互轉換的,因此一定要把企業內部所處的各種能量進行合理的處理,然后再進行壓縮(因為空間就存在著能量)再處理。幾經反復之后,才能有一定的爆發力,以便在企業需要釋放時候,才有比較集中的能量釋放。 “逼”到角落中去,從企業發展上分析:就是要制定自己的發展策略,有了自己的企業定位,自然制定自己的發展策略也就少去了繁復的再分析過程。一些企業盲目的定位,盲目地占領所謂的“有利地盤”,其實就是沒有把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搞清楚。 寫在最后 有人認為“逼”到角落的理論僅僅適合于實力不強的中小型企業,其實這個看法也未免淺薄。正如道家修行,欲奪天地之造化,以求長生不死,于是形成了一種與天地對抗競爭的關系,其競局態勢與市場中企業在整個市場的包圍中頗為類似。不論你是多大的企業相對于整個市場都是渺小的。當你知道在2004年中國資產最大的企業也趕不上日本瑞穗集團資產的一半多時,更沒法與整個市場相比了,真不知道那些人心中對此又作何感想呢? 在強大市場的包圍下,我想任何企業都應該先想象一下道家為“積精累氣”以求長生不死的目標,在修道中采取的一些策略也值得我們借鑒。為了在和整個市場強大對手的這樣一種不利的競局中取勝,道家效法靈龜,采取了一種嚴密防守的策略。而防守就是首要的原則就是要盡量的避免暴露自己的防御體系,我們的企業不論多大的規模,在思考上都應該把自己放在動態發展的角落中,選擇最好的地勢來成長,這才是企業的真正發展之“道”了。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認識,寫出來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
熱心網友
學會在市場上生存——外匯市場交易經驗大家談
熱心網友
第一條確實想交易。這是第一原則,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你不“愛”這一行,請你走開。我估計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所有超級交易師都對交易愛得的瘋狂,所有行業的所有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不愛自己的職業的,成功絕非偶然。第二條I、WHY和HOW。I——我確實想交易,WHY——我為什么想交易?HOW——我打算怎樣交易?這是三個問題而不是一個,一定想清楚了。再重復一次,為什么想交易?如果不能回答,請你走開。——沒有提示。第三條你就是你。好了,以上兩個問題沒有讓你走開,祝賀你,現在告訴你怎樣交易。怎樣進行交易?建立符合你的個性的交易。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范。凱譜同樣特別強調交易策略務必與交易者的個性一致。在交易的所有因素中,你,第一。第四條你還是你。即使你有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完全合乎你的個性的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策略,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你還是必須有所節制,你還是你。第五條海有岸,天有涯。確定一種方法,使用,無論什么。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價值理論,增值理論,圖表,指標,機械系統,智能系統,波浪,江恩,甘氏,你總要會一點。會一點很重要,因為它教授了原則,更重要的確定它的邊界,你應當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可是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用。 第六條天分和汗水。現在,假設你“愛”交易,你擁有良好的交易動機,擁有合乎你的個性的系統的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而且還知道節制,掌握了一門完整的分析技術,恭喜恭喜。不過,還是遺憾得告訴你,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成為超級交易員,其他人只能依靠汗水成為凈獲利的交易者。成為超級交易員是需要天分的。愛迪生說1%的天份+99%的汗水=什么什么,好象很客氣,讓我們計算一下這1%的天份等于多少吧。巴菲特是當今無可非議的股王,自1965年算起他的年復利不過26%左右(起止時間不同有所差異),這在中國股市上根本不算什么,算什么的是他能夠年復一年。柯迪。艾細高達,自七十年代廣泛使用計算技術以來最杰出機械交易大師,18年間財富增加了1000倍,平均每年復利46%。他的這個成績到了中國股市上也算不了什么,石開在1999年資金翻了幾番?可是石開又風光了幾年?!所以偶然的成功是機遇或者幸運,長期的成功才是天才。現在,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天才?你的追求是否高于天才?第七條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曰:“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兵法》十三篇,沒有一句比它更精髓。交易的程序越是不費力氣,越是自然,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墨菲說:“完美的交易是不需要努力的。”深刻。我也理解不了,只能感覺。第八條管理,管理,管理。管理什么?資金!不管你為了什么而交易,總之少不了獲利這個因素。資金是交易的起點和終點。有一些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1)在任何交易中的風險不要超過你的資金的1%~2%,強烈反對超過5%。墨菲談的是期貨,至于股市可以適當放寬一點,但是以我的觀點,仍然強烈反對超過10%。我通常使用5%止損,通過組合分散風險。 (2)在交易前先決定退出點。 (3)預先設置一個數量(10%~20%),如果損失超過這個數量,退出市場分析原因,或者急劇降低操作規模。 (4)分階段進出。 (5)正確比天才重要。天才可以低吸高拋,可以買底賣頂,俺不是,偶只求贏。第九條規矩,規則,規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洋人也懂,而且更講究法的精神。什么是“法”?按照經典的西方政治學,法是人民與政府達成的契約,美國憲法就是典型的案例。很遺憾,國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喜歡這些東西的,傳統上我們重習慣重感情重臉面重盲從重感覺惟獨不重契約。規矩、規則、規律,沒有必要重復敘述它們的涵義和意義。墨菲說,你永遠避免不了不好的交易習慣——你能做的最好的努力是讓它們潛伏起來。我說,最好的努力是一開始就不要形成這些不好的習慣,在所有的不好的習慣中最壞的習慣是不尊重規則。第十條獨立精神。你有獨立精神么?最好是有。本杰明。格雷安教授(巴菲特的碩導)的市場先生清晰地說明了獨立精神的可貴。以下幾點是值得參考的: (1)敢作敢當。敢作而不敢承擔責任,不能稱之為獨立。 (2)敢于行動。你一個想法,你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它么?今天最重要。 (3)敢于放棄。放棄也是美德。 (4)直面現實。不管它什么,直面,直視,然后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自我批評。自我檢討很容易,你我都寫過,自我批評務必不能借口。 (6)敢于勝利。將收益擴大,順風馳帆,贏要贏到底。 (7)敢于失敗。敗就敗了,失敗是其中的一部分。 (8)拒絕舒服。人性傾向與舒服,要想成功就不要做“舒服”的事情。 (9)拒絕希望,拒絕必須。股市有“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沒有“希望是什么”“必須是什么”。希望會把機會帶走,必須贏只能輸。 (10)敢于突破,固步自封最可怕。GilBlake是一個共同基金管理人,令人不可思意地在長期內獲利。事實上他是偶然進入交易生涯的。有一次他試圖向他的朋友說明股價是隨意的,當他意識到自己錯了時他變成了一個交易者。 以上十條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類,敢作敢當、敢于行動、直面現實、敢于勝利、拒絕舒服是主動的一面,敢于放棄、敢于失敗、拒絕希望和必須、自我批評、敢于突破是另一面。 第十一條生活。交易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是多么美好。關于市場高手的規則有以上十條已經足夠了,墨菲將“交易長易放眼量,生活中不止是交易”作為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條是有深意的,如同古老的《易》最后一卦是“未濟”。生活,它可以告訴你為什么要“確實想交易”或者“確實不想交易”。。
熱心網友
第一條確實想交易。這是第一原則,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你不“愛”這一行,請你走開。我估計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所有超級交易師都對交易愛得的瘋狂,所有行業的所有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不愛自己的職業的,成功絕非偶然。第二條I、WHY和HOW。I——我確實想交易,WHY——我為什么想交易?HOW——我打算怎樣交易?這是三個問題而不是一個,一定想清楚了。再重復一次,為什么想交易?如果不能回答,請你走開。——沒有提示。第三條你就是你。好了,以上兩個問題沒有讓你走開,祝賀你,現在告訴你怎樣交易。怎樣進行交易?建立符合你的個性的交易。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范。凱譜同樣特別強調交易策略務必與交易者的個性一致。在交易的所有因素中,你,第一。第四條你還是你。即使你有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完全合乎你的個性的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策略,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你還是必須有所節制,你還是你。第五條海有岸,天有涯。確定一種方法,使用,無論什么。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價值理論,增值理論,圖表,指標,機械系統,智能系統,波浪,江恩,甘氏,你總要會一點。會一點很重要,因為它教授了原則,更重要的確定它的邊界,你應當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可是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用。 第六條天分和汗水。現在,假設你“愛”交易,你擁有良好的交易動機,擁有合乎你的個性的系統的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而且還知道節制,掌握了一門完整的分析技術,恭喜恭喜。不過,還是遺憾得告訴你,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成為超級交易員,其他人只能依靠汗水成為凈獲利的交易者。成為超級交易員是需要天分的。愛迪生說1%的天份+99%的汗水=什么什么,好象很客氣,讓我們計算一下這1%的天份等于多少吧。巴菲特是當今無可非議的股王,自1965年算起他的年復利不過26%左右(起止時間不同有所差異),這在中國股市上根本不算什么,算什么的是他能夠年復一年。柯迪。艾細高達,自七十年代廣泛使用計算技術以來最杰出機械交易大師,18年間財富增加了1000倍,平均每年復利46%。他的這個成績到了中國股市上也算不了什么,石開在1999年資金翻了幾番?可是石開又風光了幾年?!所以偶然的成功是機遇或者幸運,長期的成功才是天才。現在,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天才?你的追求是否高于天才?第七條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曰:“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兵法》十三篇,沒有一句比它更精髓。交易的程序越是不費力氣,越是自然,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墨菲說:“完美的交易是不需要努力的。”深刻。我也理解不了,只能感覺。第八條管理,管理,管理。管理什么?資金!不管你為了什么而交易,總之少不了獲利這個因素。資金是交易的起點和終點。有一些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1)在任何交易中的風險不要超過你的資金的1%~2%,強烈反對超過5%。墨菲談的是期貨,至于股市可以適當放寬一點,但是以我的觀點,仍然強烈反對超過10%。我通常使用5%止損,通過組合分散風險。 (2)在交易前先決定退出點。 (3)預先設置一個數量(10%~20%),如果損失超過這個數量,退出市場分析原因,或者急劇降低操作規模。 (4)分階段進出。 (5)正確比天才重要。天才可以低吸高拋,可以買底賣頂,俺不是,偶只求贏。第九條規矩,規則,規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洋人也懂,而且更講究法的精神。什么是“法”?按照經典的西方政治學,法是人民與政府達成的契約,美國憲法就是典型的案例。很遺憾,國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喜歡這些東西的,傳統上我們重習慣重感情重臉面重盲從重感覺惟獨不重契約。規矩、規則、規律,沒有必要重復敘述它們的涵義和意義。墨菲說,你永遠避免不了不好的交易習慣——你能做的最好的努力是讓它們潛伏起來。我說,最好的努力是一開始就不要形成這些不好的習慣,在所有的不好的習慣中最壞的習慣是不尊重規則。第十條獨立精神。你有獨立精神么?最好是有。本杰明。格雷安教授(巴菲特的碩導)的市場先生清晰地說明了獨立精神的可貴。以下幾點是值得參考的: (1)敢作敢當。敢作而不敢承擔責任,不能稱之為獨立。 (2)敢于行動。你一個想法,你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它么?今天最重要。 (3)敢于放棄。放棄也是美德。 (4)直面現實。不管它什么,直面,直視,然后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自我批評。自我檢討很容易,你我都寫過,自我批評務必不能借口。 (6)敢于勝利。將收益擴大,順風馳帆,贏要贏到底。 (7)敢于失敗。敗就敗了,失敗是其中的一部分。 (8)拒絕舒服。人性傾向與舒服,要想成功就不要做“舒服”的事情。 (9)拒絕希望,拒絕必須。股市有“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沒有“希望是什么”“必須是什么”。希望會把機會帶走,必須贏只能輸。 (10)敢于突破,固步自封最可怕。GilBlake是一個共同基金管理人,令人不可思意地在長期內獲利。事實上他是偶然進入交易生涯的。有一次他試圖向他的朋友說明股價是隨意的,當他意識到自己錯了時他變成了一個交易者。 以上十條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類,敢作敢當、敢于行動、直面現實、敢于勝利、拒絕舒服是主動的一面,敢于放棄、敢于失敗、拒絕希望和必須、自我批評、敢于突破是另一面。 第十一條生活。交易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是多么美好。關于市場高手的規則有以上十條已經足夠了,墨菲將“交易長易放眼量,生活中不止是交易”作為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條是有深意的,如同古老的《易》最后一卦是“未濟”。生活,它可以告訴你為什么要“確實想交易”或者“確實不想交易”。。
熱心網友
第一條確實想交易。這是第一原則,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你不“愛”這一行,請你走開。我估計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所有超級交易師都對交易愛得的瘋狂,所有行業的所有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不愛自己的職業的,成功絕非偶然。第二條I、WHY和HOW。I——我確實想交易,WHY——我為什么想交易?HOW——我打算怎樣交易?這是三個問題而不是一個,一定想清楚了。再重復一次,為什么想交易?如果不能回答,請你走開。——沒有提示。第三條你就是你。好了,以上兩個問題沒有讓你走開,祝賀你,現在告訴你怎樣交易。怎樣進行交易?建立符合你的個性的交易。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范。凱譜同樣特別強調交易策略務必與交易者的個性一致。在交易的所有因素中,你,第一。第四條你還是你。即使你有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完全合乎你的個性的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策略,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你還是必須有所節制,你還是你。第五條海有岸,天有涯。確定一種方法,使用,無論什么。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價值理論,增值理論,圖表,指標,機械系統,智能系統,波浪,江恩,甘氏,你總要會一點。會一點很重要,因為它教授了原則,更重要的確定它的邊界,你應當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可是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用。 第六條天分和汗水。現在,假設你“愛”交易,你擁有良好的交易動機,擁有合乎你的個性的系統的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而且還知道節制,掌握了一門完整的分析技術,恭喜恭喜。不過,還是遺憾得告訴你,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成為超級交易員,其他人只能依靠汗水成為凈獲利的交易者。成為超級交易員是需要天分的。愛迪生說1%的天份+99%的汗水=什么什么,好象很客氣,讓我們計算一下這1%的天份等于多少吧。巴菲特是當今無可非議的股王,自1965年算起他的年復利不過26%左右(起止時間不同有所差異),這在中國股市上根本不算什么,算什么的是他能夠年復一年。柯迪。艾細高達,自七十年代廣泛使用計算技術以來最杰出機械交易大師,18年間財富增加了1000倍,平均每年復利46%。他的這個成績到了中國股市上也算不了什么,石開在1999年資金翻了幾番?可是石開又風光了幾年?!所以偶然的成功是機遇或者幸運,長期的成功才是天才。現在,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天才?你的追求是否高于天才?第七條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曰:“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兵法》十三篇,沒有一句比它更精髓。交易的程序越是不費力氣,越是自然,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墨菲說:“完美的交易是不需要努力的。”深刻。我也理解不了,只能感覺。第八條管理,管理,管理。管理什么?資金!不管你為了什么而交易,總之少不了獲利這個因素。資金是交易的起點和終點。有一些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1)在任何交易中的風險不要超過你的資金的1%~2%,強烈反對超過5%。墨菲談的是期貨,至于股市可以適當放寬一點,但是以我的觀點,仍然強烈反對超過10%。我通常使用5%止損,通過組合分散風險。 (2)在交易前先決定退出點。 (3)預先設置一個數量(10%~20%),如果損失超過這個數量,退出市場分析原因,或者急劇降低操作規模。 (4)分階段進出。 (5)正確比天才重要。天才可以低吸高拋,可以買底賣頂,俺不是,偶只求贏。第九條規矩,規則,規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洋人也懂,而且更講究法的精神。什么是“法”?按照經典的西方政治學,法是人民與政府達成的契約,美國憲法就是典型的案例。很遺憾,國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喜歡這些東西的,傳統上我們重習慣重感情重臉面重盲從重感覺惟獨不重契約。規矩、規則、規律,沒有必要重復敘述它們的涵義和意義。墨菲說,你永遠避免不了不好的交易習慣——你能做的最好的努力是讓它們潛伏起來。我說,最好的努力是一開始就不要形成這些不好的習慣,在所有的不好的習慣中最壞的習慣是不尊重規則。第十條獨立精神。你有獨立精神么?最好是有。本杰明。格雷安教授(巴菲特的碩導)的市場先生清晰地說明了獨立精神的可貴。以下幾點是值得參考的: (1)敢作敢當。敢作而不敢承擔責任,不能稱之為獨立。 (2)敢于行動。你一個想法,你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它么?今天最重要。 (3)敢于放棄。放棄也是美德。 (4)直面現實。不管它什么,直面,直視,然后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自我批評。自我檢討很容易,你我都寫過,自我批評務必不能借口。 (6)敢于勝利。將收益擴大,順風馳帆,贏要贏到底。 (7)敢于失敗。敗就敗了,失敗是其中的一部分。 (8)拒絕舒服。人性傾向與舒服,要想成功就不要做“舒服”的事情。 (9)拒絕希望,拒絕必須。股市有“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沒有“希望是什么”“必須是什么”。希望會把機會帶走,必須贏只能輸。 (10)敢于突破,固步自封最可怕。GilBlake是一個共同基金管理人,令人不可思意地在長期內獲利。事實上他是偶然進入交易生涯的。有一次他試圖向他的朋友說明股價是隨意的,當他意識到自己錯了時他變成了一個交易者。 以上十條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類,敢作敢當、敢于行動、直面現實、敢于勝利、拒絕舒服是主動的一面,敢于放棄、敢于失敗、拒絕希望和必須、自我批評、敢于突破是另一面。 第十一條生活。交易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是多么美好。關于市場高手的規則有以上十條已經足夠了,墨菲將“交易長易放眼量,生活中不止是交易”作為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條是有深意的,如同古老的《易》最后一卦是“未濟”。生活,它可以告訴你為什么要“確實想交易”或者“確實不想交易”。。
熱心網友
學會在市場上生存——外匯市場交易經驗大家談
熱心網友
第一條確實想交易。這是第一原則,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你不“愛”這一行,請你走開。我估計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所有超級交易師都對交易愛得的瘋狂,所有行業的所有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不愛自己的職業的,成功絕非偶然。第二條I、WHY和HOW。I——我確實想交易,WHY——我為什么想交易?HOW——我打算怎樣交易?這是三個問題而不是一個,一定想清楚了。再重復一次,為什么想交易?如果不能回答,請你走開。——沒有提示。第三條你就是你。好了,以上兩個問題沒有讓你走開,祝賀你,現在告訴你怎樣交易。怎樣進行交易?建立符合你的個性的交易。這不僅僅是墨菲的觀點,范。凱譜同樣特別強調交易策略務必與交易者的個性一致。在交易的所有因素中,你,第一。第四條你還是你。即使你有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完全合乎你的個性的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策略,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你還是必須有所節制,你還是你。第五條海有岸,天有涯。確定一種方法,使用,無論什么。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價值理論,增值理論,圖表,指標,機械系統,智能系統,波浪,江恩,甘氏,你總要會一點。會一點很重要,因為它教授了原則,更重要的確定它的邊界,你應當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可是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用。 第六條天分和汗水。現在,假設你“愛”交易,你擁有良好的交易動機,擁有合乎你的個性的系統的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而且還知道節制,掌握了一門完整的分析技術,恭喜恭喜。不過,還是遺憾得告訴你,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成為超級交易員,其他人只能依靠汗水成為凈獲利的交易者。成為超級交易員是需要天分的。愛迪生說1%的天份+99%的汗水=什么什么,好象很客氣,讓我們計算一下這1%的天份等于多少吧。巴菲特是當今無可非議的股王,自1965年算起他的年復利不過26%左右(起止時間不同有所差異),這在中國股市上根本不算什么,算什么的是他能夠年復一年。柯迪。艾細高達,自七十年代廣泛使用計算技術以來最杰出機械交易大師,18年間財富增加了1000倍,平均每年復利46%。他的這個成績到了中國股市上也算不了什么,石開在1999年資金翻了幾番?可是石開又風光了幾年?!所以偶然的成功是機遇或者幸運,長期的成功才是天才。現在,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天才?你的追求是否高于天才?第七條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曰:“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孫子兵法》十三篇,沒有一句比它更精髓。交易的程序越是不費力氣,越是自然,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墨菲說:“完美的交易是不需要努力的。”深刻。我也理解不了,只能感覺。第八條管理,管理,管理。管理什么?資金!不管你為了什么而交易,總之少不了獲利這個因素。資金是交易的起點和終點。有一些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1)在任何交易中的風險不要超過你的資金的1%~2%,強烈反對超過5%。墨菲談的是期貨,至于股市可以適當放寬一點,但是以我的觀點,仍然強烈反對超過10%。我通常使用5%止損,通過組合分散風險。 (2)在交易前先決定退出點。 (3)預先設置一個數量(10%~20%),如果損失超過這個數量,退出市場分析原因,或者急劇降低操作規模。 (4)分階段進出。 (5)正確比天才重要。天才可以低吸高拋,可以買底賣頂,俺不是,偶只求贏。第九條規矩,規則,規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道理洋人也懂,而且更講究法的精神。什么是“法”?按照經典的西方政治學,法是人民與政府達成的契約,美國憲法就是典型的案例。很遺憾,國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喜歡這些東西的,傳統上我們重習慣重感情重臉面重盲從重感覺惟獨不重契約。規矩、規則、規律,沒有必要重復敘述它們的涵義和意義。墨菲說,你永遠避免不了不好的交易習慣——你能做的最好的努力是讓它們潛伏起來。我說,最好的努力是一開始就不要形成這些不好的習慣,在所有的不好的習慣中最壞的習慣是不尊重規則。第十條獨立精神。你有獨立精神么?最好是有。本杰明。格雷安教授(巴菲特的碩導)的市場先生清晰地說明了獨立精神的可貴。以下幾點是值得參考的: (1)敢作敢當。敢作而不敢承擔責任,不能稱之為獨立。 (2)敢于行動。你一個想法,你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它么?今天最重要。 (3)敢于放棄。放棄也是美德。 (4)直面現實。不管它什么,直面,直視,然后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自我批評。自我檢討很容易,你我都寫過,自我批評務必不能借口。 (6)敢于勝利。將收益擴大,順風馳帆,贏要贏到底。 (7)敢于失敗。敗就敗了,失敗是其中的一部分。 (8)拒絕舒服。人性傾向與舒服,要想成功就不要做“舒服”的事情。 (9)拒絕希望,拒絕必須。股市有“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沒有“希望是什么”“必須是什么”。希望會把機會帶走,必須贏只能輸。 (10)敢于突破,固步自封最可怕。GilBlake是一個共同基金管理人,令人不可思意地在長期內獲利。事實上他是偶然進入交易生涯的。有一次他試圖向他的朋友說明股價是隨意的,當他意識到自己錯了時他變成了一個交易者。 以上十條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類,敢作敢當、敢于行動、直面現實、敢于勝利、拒絕舒服是主動的一面,敢于放棄、敢于失敗、拒絕希望和必須、自我批評、敢于突破是另一面。 第十一條生活。交易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是多么美好。關于市場高手的規則有以上十條已經足夠了,墨菲將“交易長易放眼量,生活中不止是交易”作為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條是有深意的,如同古老的《易》最后一卦是“未濟”。生活,它可以告訴你為什么要“確實想交易”或者“確實不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