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早期的水上飛機母艦—世界上第一艘航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皇家海軍的一艘由運煤船改建而成的航空母艦已接近完成,它被命名為“皇家方舟”號,后來,它改名為"柏伽索斯"號排水量7450噸,可載10架水上飛機,它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艦了(應是水上飛機母艦因為艦上所載的飛機并不能夠在艦上直接起降,所有飛機都需要從水上起飛和在水上降落,然后再從水中提升到軍艦上。)二、世界上第一艘按航母標準設計的航母1922年12月,日本帝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誕生了。日本海軍1920年開工的“鳳翔”號航空母艦卻搶在1922年底完工服役,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它不是改裝的,而是一開始就按航空母艦來設計的。早在1919年日本即著手此艦的設計于建造,它以同時代英國的航空母艦為參考,標準排水量7470噸,航速25節,飛行甲板為168×22。7米,可載飛機21架。由于該艦在航母發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島狀上層建筑,因而被稱為第二代航母。但是經過試驗,日本海軍發現“鳳翔”號的島式結構并不是很合適。由于該艦的飛行甲板比較狹窄,島式建筑在起降時顯得非常礙事。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日本海軍最后拆除了島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又恢復成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這從發展上講是一種倒退。 1918年,英國海軍動工興建“競技神”號航空母艦,1923年7月才完成。它在航母發展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的島式結構非常成功,由此一舉奠定了現代航空母艦的基本結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競技神”號一開始就按照航母標準進行全新設計。在這之前,世界上的航母都是由戰列艦、重巡洋艦或商船改建的。它采用封閉式艦首和全通式飛行甲板,一個環繞著煙囪的大型艦島配置在艦體右舷,構成了一個比“鳳翔”號大得多的島式上層建筑。由于“鳳翔”號后來放棄了這種結構,“競技神”號實際上是第一艘真正采用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母爭相模仿的標準樣版。“競技神”號的標準排水量是10950噸,航速25節,載機20架。后來由于艦載機大小、重量的不斷增加,載機數量減少到15架。它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的艦上配備了強大的火力,4門140mm炮、4門102mm炮和4門47mm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戰,這一點與現代航母注重對空防御如出一轍。1942年4月9日,競技神號在錫蘭島亭可馬里海軍基地附近,遭到日海軍機動艦隊的艦載機擊中攻擊,共命中10彈,很快沉沒。三、美國的航母史雖然航空母艦不是從美國發展起來的,但卻在美國得到最大的繁榮。美國歷史上一共存在有36個大小級別的航母,如果包括二戰期間以租借法案為目的生產的各類航母,歷史上建造生產的航母數量有500多艘。目前,美國是世界上保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一共有三個級別的12艘航母。1、美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1919年美國海軍用排水量5,500噸的運煤船“木星”號,于1919年6月在諾福克海軍工廠改裝。三年后,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服役,命名為“蘭利”號。“蘭利”號標準排水量11,500噸,速度15節。飛行甲板采用全通型,載有飛機34架,沒設升降機。2、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由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列克星敦”和 “薩拉托加”號改建成。1927年完工,標準排水量為36,000噸。采用了封閉艦首,飛行甲板長270。8米,右側為高大的艦塔和巨大扁平的煙囪,航速34節,可載機90-120架。與英、日同期幾艘由主力艦體改建的航母相比,列克星敦級更具有現代航母的特征,也是最強的航母。3、美國第一艘以航空母艦為專門設計的航母--“突擊者”號美國第一艘真正以航空母艦為專門設計的航母。4、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1942年的約克城級性能: 標準排水量(噸)19,,載機(架)80-90,航速(節)32。5,艦員(人)2,120,續航力(海里/節)12,000/ 15。5、“黃蜂”號航空母艦它的噸位大小和性能與“突擊者”號大抵相同。艦型為約克城級的縮小型,島式上層建筑和煙囪也相應縮小。6、輕型航空母艦A.獨立級用輕型巡洋艦克利夫蘭級改建成。共9艘。戰后全部退役拆毀。B.塞班級仿效獨立級,以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為基礎改建的輕型航空母艦,但排水量稍大,共塞班、賴特兩艦。后改建成指揮艦。7、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1940年6月美國建造埃塞克斯級(Essex Class)航空母艦。以約克城級(Yorktown Class)航母為藍本。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采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它吸取了先前各級航母的優點,在中部設有升降機,另在甲板左側各有一部垂直升降機,使艦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攔阻系統在艦尾設有9條攔阻索,艦首設有6條(可以在使飛機在艦首降落),能阻攔降落重量達5噸的艦載機。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防護也有了改進。這主要包括:艦體分隔成更多的水密艙室,這種結構使該級艦中的某些艦只在戰爭中雖屢這重創,但沒有一艘被擊沉。如CV-13 Franklin(富蘭克林)在沖繩作戰時受到自殺飛機的撞擊,由于采用水密艙室設計,動力不受影響,事后靠自身動力返回了本土修理。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大型化,使得他有改裝的余地,每一次改裝,都提升他的作戰能力。該級航母實際上建成24艘。1991年隨著最后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退役,埃塞克斯級時代結束了。 8、“中途島”級航空母艦共3艘,“中途島”號、“福蘭克林•羅斯福”號和“珊瑚海”號。9 、二次大戰時期的另一種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1940年10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批準將一批商船改裝成護航航空母艦。即所謂在運輸船隊前方展開,用艦載機偵察、攻擊潛艇,或引導水面艦只實施攻擊的小型航空母艦。①長島號(Long Island AVG-1)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②“射手”級(ARCHER CLASS)共5艘。為:“射手”號,1941年建成;“復仇者”號(Avenger),“欺騙者”號(Biter),“沖擊者”號(Dasher)。③博格/威廉親王級( BOGUE PRING WILLIAM) 改建了20艘。 ④“統治者”級(RULER CLASS) 共26艘,大小和射手級相似,但裝備有所改善。⑤桑加蒙級 4艘⑥卡薩布蘭卡級 50艘。⑦科芒斯曼特灣級(COMMENCEMENT BAY CLASS) 最終完工為19艘。10、戰后美國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福萊斯特(forrestal)級共4艘,為“福萊斯特”號、“突擊者”號、“薩拉托加”號和 “獨立”號,于50年代服役。是美國戰后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為裝備新式噴氣式戰斗機專門設計。該級艦首次采用蒸汽彈射器,飛行甲板吸取英國航空母艦的設計經驗,將傳統的直通式飛行甲板改為斜角、直通混合布置的飛行甲板,使整個飛行甲板形成起飛、待機和降落3個區,可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作業,從而形成了美國當今空母艦的基本模式。11、小鷹級航空母艦小鷹級共4艘,均于60年代服役,是繼福萊斯特級之后美國建造的最后一級也是最大的一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在艦體結構上,它比福萊斯特級的上層建筑小,位置更靠近尾部,這樣動力裝置后移,軸系縮短,使全艦整體結構更為合理,機庫面積增大。升降機的位置重新進行布局,使原來在上層建筑前1臺后2臺,改為前2臺后1臺,左舷前部1臺改為后部1臺,大大改善了艦面飛行作業狀況,而且這種布局作為標準設計為以后所有航空母艦采用。計有CV63“小鷹”號、CV64“星座”號、CV66”美國號” 、CV67“肯尼迪”號四艘。目前只有小鷹”號仍在亞洲服役,“肯尼迪”號作為訓練艦使用。其余兩艘已退役。12、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的航空母艦-----“企業”號 “企業”號為美國海軍,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1958年至1960年建造(開工1958。2。4,下水1960。9。24,1961年11月25日服役),當時造價4。5億美元。標準排水量73570噸,滿載排水量93970噸,艦長342。5術,飛行甲板寬76。88米,載機約90架,由8臺A2w型核反應堆為4臺齒輪傳動式汽輪機提供蒸汽,航速33節,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20萬海里。1964年8至10月,“企業”號航母在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長灘”號和“班布里奇”號的護航下,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動力特混艦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沒有加油和再補給,歷時64天,總航程32600海里,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作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它的設計和建造對美國尼米茲級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有著重要影響。 13、“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載機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航空母艦,也是繼“企業”號核航母之后,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艦。首艦“尼米茲”號于1975年服役。該級艦的艦體和甲板采用高強度鋼,可抵御半穿甲彈的攻擊,彈藥庫和機艙裝有63。5毫米厚的“凱夫拉”裝甲,艦內設有23道水密橫艙壁和10道防火隔壁,消防、損管和抗沖擊等防護措施完備。能夠承受3倍于埃塞克斯級航母受到的打擊。它能夠進行遠洋作戰奪取制空和制海權,攻擊敵海上或陸上目標,支援登陸作戰及反潛等。該級艦現有9艘在役,1艘在建,是美國海軍現役航空母艦的中堅。1. “尼米茲”號 CVN68 2。 “艾森豪威爾”號 CVN69 3。 “文森”號 CVN70 4。 “羅斯福”號 CVN71 5。 “林肯” 號 CVN72 6。 “華盛頓”號 CVN737。 “斯坦尼斯”號 CVN74 8。 “杜魯門”號 CVN75 9.“里根”號 CVN76 10. 2003年9月6日為 “布什”號航空母艦舉行鋪設龍骨儀式。 編號為CVN-77的“布什”號將是第10艘,也是美國海軍最后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軍火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于2001年1月獲得了這項價值近40億美元的航母建造合同。“布什”號預計于2006年完工,并于2008年加入美海軍服役。“布什”號的排水量將達9。7萬噸,鋼結構總重4。7萬噸、艦上有總長100萬英尺的管道以及700萬英尺長的電纜。作為最后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布什”號將在新一代航母問世前成為美軍21世紀最先進的航母。船廠官員透露,“布什”號裝有比以往航母上更加先進的雷達和導航儀器,而且更加突出隱身性和自動化管理,艦上6000名海員的生活環境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14.美國未來航母——CVNX是什么樣? 大型化。大噸位、大甲板航母的效費比比中、小型航母大得多。10萬噸級航母由于所載的飛機、航空燃油和彈藥多,其攻擊力及戰斗持續能力等同于兩艘6。5萬噸級中型航母,而兩艘中型航母的建造費和使用費則要大于一艘大型航母。其次,“兩大”有利于艦載機的搭載和作戰,而中、小型航母甲板長度和寬度有限。“兩大”航母適航性好。在自身生存、生活舒適方面有優勢。美軍確定的CVX1航母主尺度為:水線長359。9米,比“尼米茲”長21。35米;水線寬度為44米,比“尼米茲”寬3。2米;飛行甲板總寬度可增加到87米,比“尼米茲”寬7米。 模塊化技術建造,完成設計后在船廠同時建造整艦的不同部位模塊,然后船臺上完成組裝,縮短建造周期,建好后還可以方便地更換不同模塊,有利于戰艦的改裝。 “隱形”。航母隱形主要是改變航母上層結構,取消傳統突出的桅桿、旋轉雷達天線、煙囪和各種通信天線,而采用與艦橋融為一體的封閉式桅桿和傳感器,并將導彈、艦炮等各種武器放置在艙面以下。島型艦橋一分為二:一個置于甲板右舷前側,負責艦只操作;另一個置于甲板右舷靠后,負責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雷達、通信天線全部內置化,突出部位敷設雷達吸波涂料,達成外形隱形。降低紅外輻射、消除艦體磁場和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等方面也將采取相應的隱形措施,采用新型動力推進系統,大大降低艦艇的自身噪聲,減小音響特征。 “尼米茲”級航母50年全壽命周期的費用高達210億美元。各項開支中最大的開支為人員開支。提高艦艇的“智能化”,減少人員配備。 2003年7月10日美國海軍已授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一份合同,以保障CVN21未來航母項目。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紐波特紐斯船廠是這個項目的主合同商。 2005年8月17日,美國格魯曼公司已為海軍下一代航母CVN21的首艦CVN78切割第一塊鋼板。四、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1.美國2.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3.法國。“克萊蒙梭”級的首艦“克萊蒙梭”號于1955年11月在布勒斯特船廠開工,1957年12月下水,1961年11月建成服役,于1997年7月退役。第2艘“福煦”號于1960年7月下水,1963年7月服役,2000年退役后出售給巴西海軍。 “戴高樂”號是法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中型航空母艦,也是法國海軍目前唯一一艘現役航空母艦,于1983年5月開工建造,1994年下水,2000年9月正式服役。“戴高樂”號航母艦長261。5米,艦寬31。5米,吃水8。5米,標準排水量35500噸,滿載排水量為39680噸, 27節的航速,可搭載“陣風”M型戰斗機、E-2C鷹眼預警機和NH-90直升機等各種艦載機40余架。它的作戰能力僅次于美國的大型核航母。4.英國。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系列,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常規動力,航速28節。可搭載9架“鷂式”戰斗機、3架“海王”式MK2A空中預警直升機和9架“海王”式HAS-MK6反潛直升機。“無敵”級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滑躍”跑道,使用了"海鷂"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 這一起飛方式后來被各國的輕型航母普遍采用。2005年8月, “無敵”號航空母艦退役。英法兩國正共同研制新型航母。5.巴西。“圣保羅”號航空母艦。是2000年巴西從法國購買的“福煦”號。6.印度:3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維克蘭特(Vikrant)”號,英國尊嚴級“大力士”號, 1997年1月退役。“維拉特”號,英國“競技神”號,參加了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2004年,印度購買了俄羅斯退役的“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7.泰國:1艘“加克里•納呂貝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11486噸滿載,最大航速:26海里/時,艦載機:固定翼飛機- 6架AV-8S “鷂式”;直升機-6架S-70B“海鷹”。8.西班牙:“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常規動力航母。1979年建造,1988年5月3日正式進入海軍服役。滿載排水量16900噸,最大航速27節,載機22架。阿根廷。1969年 2月買入英國“尊敬”號,取名:“五月二十五日”。 馬島戰爭由于不具有抗沉設計與結構退出戰場。9.意大利。輕型航母“加里波第”號,1987年8月正式服役。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標準排 水量10100噸,可停放6架AV-88鷂II式垂直起降飛機或6架SH-3D海王直升機。2004年7月底,意大利新航母“凱沃爾”號下水,“凱沃爾”號能供12架直升機和8架“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起落,也可搭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聯合攻擊戰斗機”。10.德國。 德國二戰時準備要建造兩艘航母。一艘叫“齊伯林伯爵”號,到二戰結束時也沒有造好,后被鑿沉在波羅的海港口斯德丁。另一艘圖紙上的航空母艦叫“彼德•施特拉塞爾”號,在二戰爆發后這艘航母的建造計劃就被取消了。。
熱心網友
去新華書店買本關于航母的書看就知道了。
熱心網友
去新華書店買本關于航母的書看就知道了。
熱心網友
言論回復及批判 一些網民出于壯軍強國愿望,極力主張中國發展航母。孰不知這正是美國最希望中國陷進去的陷井。中國航母派的形成,很大程度是被美國航母的表面現在迷惑;航母是美國推行霸權和單邊主義的急先鋒,大凡世界發生美國認為是威脅其利益的事,美國總統第一時間問的,總是“航母在那里”。格林納達、利比亞、南聯盟、中東、臺海等事件,美國航母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96年的臺海事件,更刺擊航母派的神經。但航母派在關注這些表面現象時,卻忽略了能夠讓美國航母逞兇的,都是沒有能力對航母構成威脅的國家,說白了,美國只是選擇那些只有美國打人家,對方是無力反擊的國家來顯示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可以說,中、美一旦真的發生戰爭,最沒有用的武器就是航母。這個問題以后專門論述。 話回到航母是美國最希望中國陷進去的陷井這個問題。大家知道,單獨一艘航母是完全沒有戰斗力,必須形成一個航母戰斗群,也即是航母必須同護航核潛艇、神盾艦、預警機、戰斗機、攻擊機等同時配套。而且以中國漫長的海岸線,起碼要二至三個航母戰斗群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這需要過佰億美元的投資不說,我國現時的科研能力和工業制造能力還未達到這種水平。當中國還未具備科研和工業制造能力建造真正有戰斗能力(不是儀仗隊)的航母戰斗群而冒險投入巨額軍費造什么航母,勢必象印度的亞瓊坦克,搞了30多年還在測試。那還有現在的什么神舟、新一代潛艇、新一代核彈、神盾艦、預警機等。 航母戰斗群是核武以外最大的武器系統。一個國家要發展這樣一個武器系統,都有明確的目的和對象。放眼世界,現在、未來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別看亞扁猖狂、小泉囂張,其實都是美國問題。臺灣海峽、東海、南海對航母戰斗群來講只是一處小池塘,要對付周邊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威脅,以中國現時的武器裝備,根本用不著航母,而航母在這些海域也容易遭受到岸基飛機和淺海艦艇的導彈攻擊,風險極大。在這種環境下,航母不是一件費效比高的武器。印度若有異心,即便在西藏只有殲六,但一個俯沖就可到達新德里上空,同樣用不著航母遠涉印度洋。中國發展軍備的目的是保衛國家利益,要對付的對象無疑就是美國。那么,對付美國最有效的武器是航母戰斗群嗎?為了滿足航母派的虛榮心,在這里假設中國海軍已有同美國一樣規模(十萬噸級)的航母,并配以093、094核潛,蘇式、殲十和飛豹戰機,神盾艦等現時中國最先進的裝備組成戰斗群,而且中國的航母戰斗群完全不受臺灣、日本等美國軍事基地的其它威脅,在太平洋與美國航母戰斗群一較高下。要知道,美國的航母戰斗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久經戰火考驗,即便在二戰結束后至今日這幾十年時間里,美國的航母戰斗群也參與多場局部戰爭,其航母戰斗群運用的戰略戰術及艦載機飛行員的素質,是其他國家根本不能比擬的。對這樣一個對手,中國的航母戰斗群有多大勝算?我相信航母派最愛國的回答也只能是“沒有取勝把握”。難道中國投入巨額資金是要建立一件“沒有取勝把握”的武器?由此可見,中國發展航母是用自已最弱項對美國的最強項,就如中國藍球隊對美國藍球隊,不用比賽就知道除了失敗沒有第二種結果。值得興幸的是,盡管中國在其他問題上的決策曾有重大失誤,但在國防建設特別是軍備發展上,卻十分之英明;從毛澤東當年無視常規裝備極端落后的嚴酷事實而集中有限的資金發展二彈一星,到今日跨過航母階段將軍備發展放在外層空間,搶占軍事領域的制高點。要知道,外層空間是美國的神經中樞,但卻弱不禁風;盡管美國的太空科技比中國先進,但在低軌道空間(未來太空的主戰場),美國比中國并沒有多大的優勢,中國是對準了美國的死穴。在常規軍備至太空軍備的過渡階段,中國保衛自已最有效的武器,無疑就是核潛和實施遠距離準確打擊的導彈。 我也贊成中國在收回臺灣且軍費相當充足,科技和工業建造能力達到相應水平的情況下作為形象工程建造一、二艘航母,顯一下國威軍威。 回復小子,盡管口無遮掩,無知即無罪,但是,老子辛辛苦苦掙錢讓你讀書,竟敢是如此般妄言,實在有辱我祖宗門風,你這個不爭氣的不孝子孫啊!!!天啦,竟然加減乘除,你都沒明白,你竟然這個死腦筋,莫非就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莫非就因為老子手里還有幾個臭錢,莫非就因為你還可以借老子手中的權力,四處去摟取些錢財。丟人啦,你這個敗家子啊……。唉,不能因為門庭衰落,讓你餓死街頭,那就簡單地跟你算筆帳吧:(只可惜你爺爺太窮太苦,老子到今還沒多少文化)說便宜點,一條10萬噸航母(核動力)40億美金,護衛(核動力)潛艇三艘60美金,護衛艦艇四艘20億美金,補給艦四艘10億美金,預警機、戰斗機、攻擊機50億美金,武器彈藥30億美金,人員訓練10億美金,合計22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786億,這可是白嘩嘩的大銀票呀……。假定消耗鋼材8萬噸,鋁材1萬噸,銅材材1萬噸,特種合金1萬噸,其他材料2萬噸,材料連加工費平均價格1500美元/噸計,約合22億美金,毛利率90%,凈利潤約合人民幣1607億,上哪兒去找這種高附加值的大買賣?……!假如原油600美元/噸,鐵礦80美元/噸,煤炭70美元/噸,上等木材100美元/立方,上等牛肉2000美元/噸,上等稻米500美元/噸,這可是多少東西……我們曾經為一千零一夜中的機智所陶醉,那么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幫助波斯兄弟一把,有償提供四個航母集群,人家有的是天然氣、石油、甚至該死的鈾礦……我們完全可以為富裕而弱小的科威特提供十個航母集群,人家有的是石油美元,理應自己看好自己的錢袋……我們完全可以為強大的紗特提供二十個航母集群,——理應體現真主的實力……同樣,我們完全可以為卡扎菲同志,提供一、二個航母集群,為的是自主的自豪……我們完全可以為查爾斯先生,提供三、四個航母集群,為的是抵御帝國主義的侵蝕……我們完全可以為哭泣的阿根廷(只要點上等的牛肉),提供四、五個航母集群,為的是洗雪民族的恥辱……甚至,只要加拿大愿意提供油砂、木材,我們同樣可以提供力量均衡對等的十二個航母戰斗集群,為的是平等與公正,不再是忍氣吞生……甚至,只要日本愿意協助解決我們的人口比例失調問題,為三千萬光棍們娶個媳婦,我們可以委曲求全……當上門女婿,畢竟比打光棍要強——航母集群么,要多少給多少,誰讓咱們成了一家人呢!當然,我們不會嫌麻煩,只要高貴的阿拉伯王子、公主們愿意,想要什么,無論多少,哪怕長途跋涉,哪怕要那天然無污染的圣水,上南極裝幾座冰山,我們同樣愿意效勞……臭小子,這樣你完全可以一下成為世界船王,超越蓋茨可以世界首富,但決不能成為只顧榮華享樂的敗家子……書你該讀,當不能是一根筋呀,長個腦袋不開竅,我就不明白,怎么遺傳到你這兒,咋就一下變了樣呢?……為光耀祖宗,從今天起,就務必開動開動腦筋,想想如何讓船不沉,讓鐵疙瘩鉆進水浮上來,讓長翅膀的玩意兒飛上天,讓那轟一下嚇死人的玩意兒打得準……還有,3~5年弄一套來錢太慢,攤子鋪大了,老子可不拿錢給你揩屁股。切記切記,務必考慮五至三月弄出一套,該怎么折騰,那就盡管去折騰好了……可別再說這有辱門庭的胡話!想打么,瘋子才想打架呢!瘋子才會讓財富流離失所。不過,當刺刀伸過來的時候,憨兒啊,務必亮劍,迎頭一擊!。
熱心網友
航母誕生記美國“伯明翰”號輕巡洋艦靜靜地停泊在美國東海岸漢普頓的錨地,它的艦首甲板上鋪設著木制飛行跑道。這條26米長的跑道從巡洋艦的艦橋開始向前甲板延伸。在跑道的起點,停放著一架“寇蒂斯”單座雙翼民用飛機--“金鳥”號。 試驗本應在軍艦逆風航行時進行,但現場突然刮起了狂風。為了完成試飛任務,駕駛員伊利決定:在軍艦停泊的條件下強行起飛。飛機順利地發動了,但由于滑跑距離太短,它未能達到應有的起飛速度。剛一離開飛行甲板,“金鳥”號便因升力不足而越飛越低,幾乎是徑直向海面沖去。關鍵時刻,伊利沉著而巧妙地操縱著飛機的尾水平舵,終于在飛機扎進大海前的一剎那將它拉了起來。然后,“金鳥”號又在海面上飛行了幾千米,最后在海灘附近的一個廣場上安全著陸,觀看的人群中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這是人類首次駕駛飛機從一艘軍艦上起飛,這次壯舉為航空母艦和海軍航空兵的發展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兩個月之后,即1911年1月18日,飛機著艦試驗在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進行。這一次的試飛員仍然是伊利,軍艦則換成了重巡洋艦“賓夕法尼亞”號。這一天又是“天公不做美”,天氣很壞,風浪很大,艦長臨時決定讓艦尾朝著迎風方向,這給伊利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和風險。但面對考驗,伊利又一次顯示了英雄本色。他操縱飛機迅速降低高度,然后對準艦上跑道果斷俯沖下來。飛機急劇沖上跑道,伊利馬上向上拉起機頭,并關閉了飛機發動機。由于著艦速度過大,飛機只掛住了22道攔阻索中的后11道,但它還是在距跑道終端約9米的地方停了下來。這兩次試驗是航空母艦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它證明飛機完全可以從軍艦上起飛和降落并執行戰斗任務,它奠定了航空母艦作為一種新型戰艦的生存基礎。不久的將來,作為主宰海空戰場的新一代海上霸王,航空母艦將正式走上歷史舞臺。1917年3月,英國海軍決定將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大型巡洋艦“暴怒”號改建為飛機母艦。“暴怒”號的前主炮被拆除,在艦體的前半部加裝了69。5米長的飛行甲板,鋪設了木制的飛行跑道。改裝后的“暴怒”號被稱為“飛機載艦”,標準排水量19153噸,航速31。5節,共搭載10架飛機:6架“幼犬”式戰斗機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飛機。但是,由于艦上高聳的塔式桅桿和煙囪的阻礙,起飛后的飛機無法返回母艦。為了打破飛機著艦禁區,英國海軍少校鄧寧進行了勇敢的嘗試。1917年8月2日,鄧寧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駕駛“幼犬”戰斗機用側滑著陸的方式艱難地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號前甲板上,在世界上首開飛機在航行的軍艦上降落的先河。幾天之后,當鄧寧又一次試圖重復這個驚險動作時,飛機翻出軍艦墜入海中,鄧寧不幸以身殉職。血的教訓使英國人明白,僅依靠駕駛員的技術是無法彌補裝備方面的根本缺陷的,要實現常規飛機在軍艦上的安全起降,必須徹底改變母艦的結構。1917年底至1918年初,“暴怒”號進行了大改裝。這一次將軍艦后主炮和后桅拆除,在艦體后部加裝了86。6長的飛行甲板。這樣,以艦體中部上層建筑為界,前部甲板用于飛機起飛,后部甲板用于飛機降落,飛機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盡管如此,“暴怒”號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飛行甲板。飛機雖能勉強著艦,但由于艦體中部的艦橋、桅桿和煙囪引起的湍流的影響,飛機著艦仍然十分困難。所以,此時的“暴怒”號還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艦。 再接再厲的英國人下決心建造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從1917年開始,英國海軍將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艦上原有的煙囪被拆除,設計人員設計出從主甲板下面通向艦尾的水平排煙道,從而清除了妨礙飛機起降的最大障礙。飛行跑道前后貫通,形成了全通式的飛行甲板,極大地方便了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這種結構的航母被稱為“平原型”。“百眼巨人”號初具了現代航母的雛形。 1918年5月,“百眼巨人”號的改裝工程完工。該艦標準排水量為14450噸,最大航速20節,可搭載飛機20架。同年9月,該艦編入皇家海軍的作戰序列。然而,由于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匆忙入役的“百眼巨人”號尚未來得及接受戰火的洗禮,戰爭便結束了。“百眼巨人”號只能默默地呆在皇家海軍的艦隊中,無法在真正的戰爭中一顯身手。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在航母發展史上的開拓性地位是無法抹殺的。 ☆ 美國海軍的“帶篷馬車”1920年,美國海軍選中5500噸的運煤船“木星”號來改裝它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22年,該船完成改裝,被重新命名為“蘭利”號,編號為CV-1。“蘭利”號標準排水量11050噸,滿載排水量14700噸,最大航速15節,其上鋪設有長165。3米、寬19。8米的全通式飛行甲板,載機34架。同“百眼巨人”號一樣,“蘭利”號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艦體最上方是全通式飛行甲板,艦橋則位于飛行甲板的前下方,艦體左舷裝有兩個可收放的煙囪。由于這種怪模怪樣的軍艦是第一次出現在美國海軍的艦隊中,所以被送了一個綽號:“帶篷馬車”。“蘭利”號于1922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戰斗機著艦試驗,同年11月,又使用壓縮空氣彈射器進行了艦載機彈射起飛試驗,兩次試驗都取得了成功。1923年,“蘭利”號到各地進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進行各種作戰系統的試驗。1924年,“蘭利”號被編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作戰序列,美國海軍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1942年2月27日,“蘭利”號在執行運送P-40戰斗機的任務時,在爪哇海被日本海軍的岸基攻擊機擊沉,結束了它不同尋常的一生。☆ 不甘人后的日本海軍 日本海軍也一直關注著海軍航空兵和航空母艦的發展,早在1913年,日本海軍就著手將一艘商船“若宮丸”號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1920年,日本海軍又開工建造了本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并于1922年年底建成服役,由于該艦在航母發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島狀上層建筑,因而被稱為第二代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經頗像現代航母了。“鳳翔”號全長168米,標準排水量7470噸,最大航速25節。該艦在甲板前部有大約5度的下傾斜坡,兩部升降機沿飛行甲板中線布置。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結構,一個小型島式艦橋被設置在飛行甲板的右舷。三個煙囪可向外側傾倒,以免影響飛機起降作業。 但是經過試驗,日本海軍發現“鳳翔”號的島式結構并不是很合適。由于該艦的飛行甲板比較狹窄,島式建筑在起降時顯得非常礙事。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日本海軍最后拆除了島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又恢復成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這從發展上講是一種倒退。☆ 開創歷史先河的“競技神”號 1918年,英國海軍動工興建“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它在航母發展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的島式結構非常成功,由此一舉奠定了現代航空母艦的基本結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競技神”號一開始就按照航母標準進行全新設計。它采用封閉式艦首和全通式飛行甲板,一個環繞著煙囪的大型艦島配置在艦體右舷,構成了一個比“鳳翔”號大得多的島式上層建筑。由于“鳳翔”號后來放棄了這種結構,“競技神”號實際上是第一艘真正采用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母爭相模仿的標準樣版。“競技神”號的標準排水量是10950噸,航速25節,載機20架。后來由于艦載機大小、重量的不斷增加,載機數量減少到15架。它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的艦上配備了強大的火力,4門140mm炮、4門102mm炮和4門47mm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戰,這一點與現代航母注重對空防御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