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于高質量的聽古典音樂,除了用好的功放和音箱外,CD機很關鍵嗎?CD機大約貴到什么價格就足夠聽音樂用了?什么品牌的CD機最好?有人說聽古典音樂最好有專門的CD機,不能有DVD機,是這樣嗎?為什么?要買好的CD機,除了品牌外,還要追求哪些技術指標和參數必須達到什么水平才能滿足高水平欣賞古典音樂的目的?

熱心網友

樓主的這個問題問得比較絕對,其實很難回答。CD機是有檔次的,DVD機器也是有檔次的,不能簡單地說誰好誰不好。就一般幾百塊甚至千多元的DVD機器,因為是家用視盤機,以視頻再現為主,對音質不能苛求。但如果CD機是一隨身聽,也難說會比一般的DVD機器有更好的表現。一個好的CD機,應該在音質和音色上接近完美,不是說聽古典音樂就高級了,只是古典音樂樂器的高次諧波成分(或說泛音)比較豐富,難以再現罷了。有些流行音樂,像喜多郎的合成器音樂,音色也極其豐富,不比古典音樂簡單。CD機其實有很多不同的種類,簡單地先分為多比特機器和1比特機器,這兩種機器在音色上有些差異,從原理上說,1比特技術失真小,但對濾波器和時基精度要求極高,因此低價位的1比特機器(5000元以下的),音質沒有多比特機器好,但1比特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了SACD技術,這是一種更高水準的新CD格式,在萬元級別的CD機里,我們在1比特技術的機器里,聽到了比同價位多比特機器更好的聲音,十分純凈,很通透。而在萬元以下的CD機里,多比特技術的機器聲音更雍容和華麗,TEAC是堅持多比特道路的,它的高端廣播CD機產品也堅持了多比特技術的道路,在廣播級領域,目前普通CD機還是走多比特技術道路的,這說明多比特CD機在不高的成本下容易做好,性能穩定。一臺好的CD機,有以下的關鍵性門檻,一是轉盤要穩定,線速度要恒定,轉盤的精度直接關系到光頭循跡性能和拾取精度;二是時基誤差要小,由于數碼流必須在一個標準時基下才能給出不失真的模擬音頻信號,因此時基誤差的大小是波形還原準確的關鍵,很多CD機的聲音很毛糙,與時基誤差大有很大關系;三是D\A轉換器的精度;四是濾波器的精度,這直接關系到模擬波形整形的效果。最后才是模擬部分的質量,比如以何種電路和芯片做低頻放大。只有整個系統是好的,聲音才最好。從CD機的品牌影響上說,民用領域的第一品牌還是日本的TEAC,它是以做民用和專業CD機出名的;其次是英國雅駿,表現古典音樂非常不錯,國產品牌里也有好的,比如聲雅,還真行。如果想少掏錢買好機器,推薦買廣播級設備,目前最常用的是TASCAM(TEAC的專業設備用商標),全世界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一多半現在全用它的,家里可以用TASCAM CD160,給劇場用的不平衡輸出的機種只賣2600元,聲音很好,也用不壞,這是一款1比特技術的機器,還有遙控器。我以為這是窮人的勞斯萊斯。但愿我沒有在做廣告,其實這機器不用廣告,一般買不到。。

熱心網友

要回答這個問題一定要對市面上的各款cd機都有所了解,最起碼應該都聽過,我想下面的文章會對你有用的:二千元以下產品:進口品牌中CD機前幾年的售價不足2000元的CEC 891和Philips 751曾經有過非常好的銷售成績,這兩款機器即使以現在的觀點來看,作為入門級的發燒音源仍不失為優秀的產品,其重播音樂的平衡性、適度的細節表現,甚至結像和音場再現等能力仍然在一些老發燒友們記憶中留下很好的印象。CEC 891聲音纖細,有種清秀的美感,而Philips 751聲音飽滿、沉穩,都是當年預算投入不多的發燒友們優先考慮的器材。二千元至三千元產品:價格在二千三千多元的產品有Marantz CD63和Philips 951/931,作為Marantz CD63的用家,筆者曾用這兩款機器打過擂臺,兩款機都用Phlips轉盤和比特流解碼技術,都屬于溫暖、甜美及強調音樂性的產品,用料更猛、重量占上風的Philips 951的細節和速度感勝出,Marantz CD63的中高頻修飾的漂亮,顯得更美妙動聽。可惜的是Philips近年的CD機幾乎沒有新產品出現,使用CDM 9Pro轉盤的老產品如Philips LHH-100等也都是發燒友們苦苦尋找的對象。目前,我個人以為Marantz CD63MKII KI簽名機仍為3000元最值得考慮之產品,此機用Philips CDM-12。3作轉盤,比特流解碼方式,輸出用Marantz HDAM放大模塊,此機已經成為平價CD機中優秀產品的代名詞,KI簽名版的Hi-Fi得分比普通版要好,勝在聲音的透明度和線條的清晰度上,我覺得比普通只貴幾百元,買KI版不用猶豫。Marantz 新推出6000OSE目的是取代CD 63系列,6000OSE轉盤是Philips VAM-1201系統,兼容CD-RW,用1比特的Sm-5872芯片解碼,HDAM放大模塊,筆者有機會要將它與CD 63MKII一較高低,不過,已有朋友向我介紹說此機尚無實力動搖CD 63多年打下的江山。在此如果不提到國產原創A9可以會招來網友們的磚頭,此機用的PHILIPS專業CD VAM1202激光讀取系統及全數字CD7-II伺服電路芯片、PMD-100HDCD、Burr-Brown PCM1702 20bit精密數模轉換芯片、Burr-Brown OPA2134PA組成的低通濾波電路,采用768fs超高精度時鐘系統Takamisawa繼電器靜音都是它的出色聲音的保證,其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僅來自日本產品,還有國內的幾款優秀產品,包括采用P hilips CDM 12。02、24Bit/96kHz的BB-1706DAC,并帶有一組平衡輸出端子的聲雅CD CD S-1機(3500元)。四千至8千元產品:Marantz中價位CD機有CD 19、CD 17,論壇上有朋友問到CD 19幾個版本的區別,我對CD-19關注較少,詳細的情況我也說不上來,CD-19DA好象前面板帶數碼輸出口。以本人觀點,如果買Marantz CD機平價則選CD 63MKII KI,再高點就直接考慮CD 17,價格在4千元左右的CD-19/CD-19A/CD-19DA的聲音潤和、耐聽,但可能多數發燒友買它回家聽一段時間后就會考慮升級。Rega Planet:轉盤為頂置入碟方式,采用Burr Brown BB1702作DAC,此機受到極好的評價,被稱為Best Buy,價格為6千多元,一度曾賣到斷貨,漲價至7千元。聲音細致,音樂感很好,結像在音場穩定、清晰,是一款優秀的產品。Rega 近日推出了新型號的Planet,仍為頂置入碟,DAC用原廠開發的Sigma Delta 24Bit Sigma Delta IC40D/A芯片,外觀比原型號漂亮許多。Roksan :英國老牌發燒廠前幾年出產的一款中價位CD機,此機外表極為樸實,但聲音充滿音樂性,極有感情。這臺使用了雙1比特D/A解碼器的CD 機雖然高、低頻去得不很盡,可能與它解碼只到18Bit有關,但勝在聲音的密度感非常出色,尤其是中頻十分豐滿、潤澤,在這個價格下是古典樂迷的不二之選。Denon 1650AD:此機值得大家關注,雙牛,4塊Burr-Brown DAC芯片,用Denon AL 24數碼提升技術,并有數字輸入,可作解碼器用。價格為6000HK$。幾千元產品性能不錯的日本產品還有Victor XL-V1A、Sony CDp-XS55ES/CDP-5000和Pinoneer PD-HS7。2千至10萬元CD機選購之我見(二) 8千至1。2萬元的產品:Marantz CD-16D:以同廠CD-14為設計藍本,機背帶數碼輸入,即可作為解碼器使用,用Philips CDM-12傳動系統,雙DAC7差動,Bitstream DAC轉換,平衡輸出。我個人認為CD-16D是Marantz中價位CD機中Hi-Fi得分較高的,與其它同廠兄弟相比,它的速度稍快,線條清晰,沒有那種很肉和膩的感覺,但也有人說它聲音偏向硬和亮,新機剛開聲是有這種情況。Cary CD-303:用Philips CDM-12轉盤,一只C形環牛,一只PMD-100 HDCD做數字濾波(此機當然有HDCD功能),兩只BB 1704u解碼芯片,帶一對假平衡輸出端子。此機借助24Bit解碼之功力,聲音分析力不弱,厚重,屬于豪放的一類性格。NAD S500 CD機:NAD推出的Silver一改NAD器材的外形,是定位于高級音響系列產品,包括S100前級、S200后級放大器、S300合并式功放、S400調諧器和S 500CD機,與NAD過去黑灰色的機殼不同的是,Silver系列產品全部采用高精度的制作工藝,機體一律為銀白色。NAD S500使用Philips的CD轉盤,美國Crystal Semiconductor的24Bit DAC轉換芯片。其數碼輸出是通過帶有緩沖器和輸出變壓器偶合的AES/EBU和S/PDIF兩種數字輸出端子,輸出放大為高電流的平衡純A類電路,機背設有X LR平衡輸出端子,S500的聲音清麗、透明、瞬態反應好,聲音甜美、自然,我個人以為此機為萬元以下CD機最具競爭力的產品!MF X-ray:用24Bit Delta Sigma Burr-Brown 1716 DAC,8倍超取樣,聲音細致,仍有些甜的修飾成份,Hi-Fi方面聽不出有什么驚艷之處。MF新出的A3 CD機:仍用24 bit Delta-Sigma,外形不再是油筒機殼,良好的音色平衡度,速度感和質感適中,沒有明顯的失真。ArcamAlpha9:用PMD-100負責數字濾波和HDCD解碼,DAC是體現Arcam在英國劍橋與dcs聯合開發的獨家專利技術dcsRingDAC芯片,其內部是一個5Bit的架構,時鐘工作在64倍超取樣頻率下,具備處理24-bit/192KHz的能力,廠方聲稱此機濾波用24-bitMotorolaDSP,轉盤用SonyCDM14,模擬部分包括 ps,聲音溫暖又不失清晰,值得向大家推薦。萬元左右的日本CD機不能不提兩個名氣較大的型號:Denon S10和TEAC 25。Denon S10:一共出了三版本,S10/S10II/S10III。第一代S10用自家的SVH(Double Metal Guide Loader)抽屜式轉盤,它包含了最新研制的技術成果,是僅次于S1系列所用的鋁鑄底座機芯。S10II在承托盤上噴上了一層隔離振動兼顧保護C D片的所謂"蛋白質"阻尼涂料,并用鍍銅板將整個轉盤隔離起來;數字和模擬電路是完全分離的。數字接收芯片為Yamaha YM3623,D/A轉換使用了四顆Burr-Brown公司的PCM1702,Denon公司引以為自豪的ALPHA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也用在了Denon S10II上,其作用是減小因量化精度低造成的信號失真。ALPHA電路先對信號的特性進行判斷,然后在數字信號間插入適合的數據,補償后,數字信號被更真實地還原為模擬信號波形,模擬信號更加平滑,更接近原始的母帶信號,并配合L AMBDA Super Linear Converter (SLC,超線性轉換器),S10用了一支電源牛,S10II用了兩支牛,分別為數字和模擬電路提供電源,S10II將全部第一代機型中的PE電容換成了P S電容,以改善其分析力;Denon S10II的RCA同軸和XLO平衡輸出端子都使用了更高一級的材料。由15mm厚的前面板和雙層的底板組成的機體結構相當牢固,Denon S10II為中置式轉盤,左側為電源部分,解碼和輸出電路位于右側,平衡輸出部分特別加上了一小塊電路板,另外,S10II還備有數碼輸入端子,可作為解碼器使用。S 10III明顯是對應目前熱門的24Bit/96kHz而生的,售價為22萬日元,港幣價格約為11,800HK$。此機解碼線路部分有點像Denon DVD-5000,用AL-1704和BB-1704(每聲道兩枚)實現24Bit/96kHz規格,又加上了HDCD功能,學Denon頂級機DP S-1,轉盤底座和電源牛下面用兩塊所謂Sandcast金屬控震板。S10II我曾聽過兩次,聲音特點是大力厚實,清勁且爽朗,分格力不弱,細致度和美感不夠,S10III待我聽過后向大家匯報。TEAC 25XN也是第二代產品,從外觀上能看出區別,面板左上角的"TEAC"標記由第一代的粘貼字母改為鑄刻制造;轉盤依然是TEAC的"招牌"- 無諧震高硬度轉盤VRDS CMK-3,讀盤時,鑄鋁材料的重型壓鎮片會緊緊壓住CD片,使其保持平穩的轉動,運輸過程中要用將轉盤鎖死,所以新機要用付帶的專用鑰匙在底板上將其打開。后面將要提到的H i-End如Wadia、Krell用TEAC的VRDS。所以,從這個角度說,TEAC 10SE十分可取,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有TEAC VRDS CMK3。2轉盤CD機,價格近5萬元的Wadia 860也用它(當然固定方式和電源供應等區別很大)。TEAC 25XN機器內部構造是一個橫臥的"目"字形,兩塊鍍銅鋼板將左側D/A轉換和模擬輸出電路、中間的轉盤部分及右側的電源三部分隔開;高剛性的底盤,并在機箱上加裝了兩條" 加強筋",此機重16。5公斤,同價位應無出其右者,簡直給人以賣鐵的感覺!支撐機座腳是一個凹面,隨機附送四個尖頭向上的腳釘將機座頂起,達到最小接觸面的減震效果。數字信號處理電路中加入了D 。S。R。L。L。(Digital Servo Ratio Locked Loop,數字伺服比率鎖環)和所謂的"Distortion Shaping ZD-11"(噪聲整形電路),D/A轉換部分采用的是四顆20比特的AD1862N芯片,配合SM5843AP實現8倍取樣/25比特的數字處理能力。此機聲音清清澈、透明,速度稍快,低頻干凈、很實,缺少點彈性,結像凝聚力極好,這點筆者印象很深,高頻亮、細,整體音樂感不如英國產品,但它的制作和聲音已對得起你付出的投資。新款T EAC 25XS已經出爐,有資料說在轉盤固定系統上又有提高,整機重量達到23kg之多,價格貴了4萬日元,大家不妨多關注。Denon S10II和TEAC 25XN還面對一個競爭對手Arcam FMJ CD23,此機為該廠銀版系列產品,外形一改Arcam丑陋的黑色機殼,轉盤用Sony的機芯和伺服系統,線路中入了PMD-100帶來的HDCD功能,濾波采用改良之2 4Bit濾波器,DAC用該廠與dcs合作開發的Ring DAC芯處,具備24Bit/96kHz解碼能力。此機在保持良好樂感的前提下,信器噪比達到了較高級數,背景純凈,分析力不錯,不喜歡日本機的朋友們要認真聽聽此機。萬多元產品還有一款加拿大Classe 。3,它的聲音厚實,分析力和音樂細節的再現可算交卷有余,人聲演繹是Classe CDP。3 CD的強項,使用了并不多見的三洋轉盤,據稱此轉盤的Jitter失真極低,解碼芯片為Burr Brown 1702擔當,模擬輸出的IC也工作在甲類狀態,附帶HDCD功能,遙控器是用一個實芯鋁加工制成,異常堅固、耐用。現在Classe 。3MKII。萬元以下的SACD機好象只有Sony SCD-XB940,此機為售價34,800HK$的Sony SCD-1的縮水版,中置轉盤,數字伺服系統,電源部分包括兩只環牛和大型濾波電容。缺少SCD-1的Fixed Pick Up技術,DAC芯片相同,為DSD比特流技術,相優先享受SACD技術的朋友不妨聽聽此機。有一位朋友問到日本CD機與歐美產品的區別,我想起一個故事。傳說Marantz CD 63在日本完成第一版本設計后送到英國征求意見,結果改過的CD 63返回日本時,原機大部電路以及大部分的電容都已經換過了,其聲音已經與原設計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英國What Hi-Fi曾聲稱CD 63是市場上能買到的唯一一臺英國設計、日本生產平價CD機。而我記得圍繞此事還有一個音響笑話:日本音響廠經理到英國問:為什么日本工程師設計出來的產品聲音不如英國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產品好聽?英國人答曰:其實英國工程師的技術水平并不如日本工程師,而且他們還很懶惰,他們坐在音響廳聽音樂的時間比坐在實驗室工作的時間還要長!- ---真是一語道破天機呀!。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范圍比較大,而且還牽涉到功率放大器的搭配問題,我慢慢做解釋: 首先你應該先控制一下定價范圍,如果說性價比的話建議馬蘭士的和先鋒的產品(純cd播放器)。馬蘭士是采用古老的16比特轉換器,但其他的部件和線路都身經百戰,百里挑一的,2000元左右的售價也是及其合理而超值的,但是由于她的聲音比較軟,建議搭配一臺音質上比較凌厲的功率放大器比方說yahama等。 先鋒的cd機是全世界有名的一絲不茍,她是光盤的發明者和先進技術的開路先鋒,她的轉盤結構因為穩重而被許多知名的品牌所使用,其中不乏上面所說的馬蘭士,還有索尼,哈曼卡頓等。她對數字信號的解析速度和前級放大能夠做到100%的精準。但也有不少挑剔的金耳朵,認為她缺乏個性,我就是其中之一。但她的轉盤結構使我對這個品牌佩服的五體投地。建議你購買她的光盤倒置式系列的任何一款(極力建議你買二手的)3000元以內。 由于都屬于數字信號采樣放大的工作模式,光從技術指標和參數是根本反映不了問題的。比如信噪比大于100DB的機子多如牛毛。勸你帶一張你所熟悉的片子去試聽,機械結構和線路結構有否升級的余地才是最主要的。 至于你所說的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包括家庭影院在動態范圍和音頻范圍上是沒任何區別的,一套好的搭配應該對任何音樂都有很好的駕馭能力。 不知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如果不明白請再問!。

熱心網友

問題太多也太大,要一一作答很費時,你要了解清楚這些問題最好登錄到"音響論壇"去看看上面置頂的基礎知識貼子.

熱心網友

我也正想知道這個答案,我打算買只cd.你也喜歡古典的啊.有空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