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央視兒童頻道曾經邀請了一個研究水滸的專家。在他的評論里,認為魯智深是108人里最有俠義精神的一個人物。。他認為這108人里只有魯智深是真正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俠。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別人。他還舉了幾個例子:1 為了賣唱父女打死真關西而出家2 看到別人強搶民女去和占山為王的強盜交手3 為了林沖得罪高球 。。。。。而梁山上其他好漢或多或少都是因為自己或者自己親人朋友才落草的。他也舉了幾個例子:武松 1 為兄長報仇殺西門慶。2 因為施恩給了他好處才去殺蔣門神3 為了自己殺張督監林沖是被人逼得沒辦法才落草的。等等。。反正他說了很多。。在108人里他認為李逵是最不值得贊揚的說他嗜殺成性等等我認為這個人說得很對。。可是看到這里很多人都把魯智深和李逵歸納為一類人。。這是為什么?
熱心網友
我始終懷疑中國有那么厲害的女子,觀世音轉世嗎?(指陳麗卿)
熱心網友
仁.義 就是有點呆.
熱心網友
金人瑞《讀〈第五才子書〉法》:“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鹵處,他也有些粗鹵;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然不知何故,看來便有不及武松處。想魯達已是人中絕頂,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處。”“《水滸傳》只是寫人粗鹵處,便有許多寫法。如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松粗鹵是豪杰不受羈靮,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 金人瑞《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總評:“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孔子云:‘詩可以興。’吾于稗官亦云矣。”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總評:“要盤纏便偷酒器,要私走便滾下山去,人曰:堂堂丈夫,奈何偷了酒器滾下山去?公曰:堂堂丈夫,做什么便偷不得酒器,滾不得下山耶?益見魯達浩浩落落。”第十六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總評:“魯達一孽龍也,楊志又一孽龍也。”“夫魯達一孽龍也,武松又一孽龍也。”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總評:“前書寫魯達,已極丈夫之致矣”。“或問于圣嘆曰:‘魯達何如人也?’曰:‘闊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狹人也。’曰:‘林沖何如人也?’曰:‘毒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甘人也。’曰:‘楊志何如人也?’曰:‘正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駁人也。’曰:‘柴進何如人也?’曰:‘良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歹人也。’曰:‘阮七何如人也?’曰:‘快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厭人也。’曰:‘李逵何如人也?’曰:‘真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假人也。’曰:‘吳用何如人也?’曰:‘捷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呆人也。’曰:‘花榮何如人也?’曰:‘雅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俗人也。’曰:‘盧俊義何如人也?’曰:‘大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小人也。’曰:‘石秀何如人也?’曰:‘警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鈍人也。’” 《水滸傳》所塑造魯智深形象,為續書的精彩描寫創造了條件。《蕩寇志》在這方面尤為出色。 《蕩寇志》第一百回《童郡王飾詞諫主,高太尉被困求援》(節選): 未及一月,忽報:“梁山大伙賊兵來也!”召忻便點齊鄉勇,四面把守,斷住水口。召忻、高粱一齊扎抹停當,等待開戰,又吩咐莊客:“預備麻繩千萬條,賊兵來一千捆一千,來一萬捆一萬,一個不許放走。”召忻道:“我等捆一賊,梁山少一賊也,諸君各宜努力。”莊客齊聲答應。只聽得村外人喊馬嘶,賊兵已到。召忻手提溜金鏡,渾身黃金鎖子甲,騎匹黃膘馬,當先迎敵。只見對面梁山陣里跳出一個莽和尚,一條禪杖早已飛到面前。召忻急用镋架住道:“來將通名!”魯達一禪杖飛下道:“叫你認識灑家。”召忻大怒,便颼颼的舞起那柄溜金镋,渾身上下純是金光,托住那枝禪杖,大戰一百三十余合,不分勝敗,殺氣飛騰,天旋地轉。那邊召忻陣上,高粱看得分明,便一飛刀瞥到。魯達大吼一聲,輪起禪杖一格,禪杖環上飛刀正著,火光四迸。說時遲,那時快,召忻早已一镋卷到魯達脅下。魯達禪杖急格,將那镋格開尺余。不覺惱動了武松,輪起桿棒飛奔前來。一飛刀早到,武松急閃,那飛刀飛出武松背后三丈余路,斜插在衰草地上。魯達拖了禪杖便走。只見武松桿棒,召忻金镋,已攪做一團,但覺一片黃云,繞住青龍盤舞。又戰了一百余合,兩邊陣上都看呆了。林沖大怒,挺著蛇矛拍馬前來。只見武松巾上飛刀早著,武松急閃,忙退下來。林沖蛇矛刺入金光影里,大呼酣戰。只見飛刀接連三口,從林沖頭上飛過,末后一口飛刀,直射到梁山陣里,余力不衰,牙旗邊一小將當心刺著。梁山陣上一齊大驚。魯達、武松大怒,一齊上前廝斗。這邊高粱見了,輪起日月雙刀,渾身白銀細砌甲,拍動銀合白馬,一條雪光沖到。召忻勒馬回陣,這里林、魯,武三人攢戰高粱。看官,高粱武藝雖然高強,怎當得三個英雄廝并?原因三人已被召忻溜乏,所以兩口明刀,盡可敵得三般兵器。那召忻在陣中略定定喘息,重復出陣交鋒。 這場惡戰,直殺得天昏地暗,山嵌動搖,饒林、魯、武三人這般大力,也兀是有些頭暈眼花。召忻收兵,林沖吩咐眾人將召家村團團圍住,木不通風。只見史谷恭頭戴葛巾,身披八卦道袍,手執拂塵,立在壇上,指著賊兵笑道:“量爾等賊子,有多少本領,敢撞入我九宮法壇來!”魯達大怒道:“直娘賊,吃灑家三百禪杖!”武松攔住道:“師兄且休鹵莽,看這般鳥男女逃到那里!”林沖道:“且待明日,眾兄弟再去廝并,除了他這兩個鳥男女再說。”當日收兵無話。 次日,召忻、高粱先來挑戰。三人一齊大怒,前去廝并,自辰牌斗至午牌,不分勝負。連戰十日,召忻雖失些器械,林、魯、武三人也兀自倦乏。忽報吳軍師到來,三人出營迎接,同入中營坐地。吳用開言道:“召家村的事怎樣了?”林沖便將召忻的情形說了一遍,吳用縐眉道:“不料召忻竟有如此利害。眾兄弟休要廝殺了,養息幾日,好對付高俅。”三人依了,按兵數日。 《蕩寇志》第一百四回《宋公明一月陷三城,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節選): 那宋江在新泰縣,不數日,接得張清、龔旺、丁得孫八千人馬,并有李逵同來。宋江大喜。便對李逵笑道:“鐵牛傷痕全愈了?”李逵答道:“鐵牛真悔他娘的鳥氣!我好久不殺人,連斧頭都氣悶殺了。”吳用笑道:“你來得正好,我放你一個殺人的處去。”李逵大喜。吳用便派魯達、武松、李逢,帶領三千步兵,去劫召家村,吩咐道:“他出來便盡力殺他,切不可殺進去,恐中其計。待我破了蒙陰縣城,再來接應你們。”三人領令前去。宋江留歐鵬、鄧飛領二千兵鎮守新泰,自己同吳用、張清、李俊、張橫、龔旺、丁得孫,帶五千人馬,去攻蒙陰。 那魯達、武松、李逵已到了召家村。方到村口,召忻、高粱早已布陣等待,梁山兵都吃一驚。召忻、高粱不待梁山布陣,兩馬一齊驟沖過來。天色晴明,綠蕪芳草,放出一片好戰場。魯達提禪枚大吼出來,召忻、高粱雙馬敵住。魯達一枝禪杖龍盤蛇舞,召忻、高粱雨般兵器一片爛銀赤金之光,四圍繞住。戰到七十余合,不分勝負,高粱回馬而走。魯達只顧酣戰,忘卻飛刀利害。武松急上前大叫道:“魯見精細……”語未絕,飛刀已到咽喉。魯達急問,飛刀便從武松左臂擦過,膚皮破損。武松大怒,便輪戒刀直取召忻。召忻一面銳敵住禪杖、戒刀。高粱大怒,便覷準武松咽喉,一飛刀過去,喝一聲:“著!”武松急閃不迭,刀鋒颼的從頸上刮過。那李逵口渴已極,飛奔過來,巧與這飛刀撞著,赤膊身上手腕割開。李逵呵呀一聲,大怒起來,兩板斧著地卷上。召忻知不是頭,虛幌一镋,回馬而走。 李逵不得廝殺,那里肯歇,狠命追上。魯武二人都喘著氣廝看,只見李逵大吼奔上。那召村陣上一聲鳴金,那班鄉勇都云收霧卷的退了,露出那一帶壇?美礎@鑠涌茨塹諞惶成希⒆啪δQ囊桓鋈耍肀卟還甯霰。錈嬡從形奘寺懟@鑠穎閫碩啻ι苯矗繅焉鋇降諶場@鑠硬⒉幌檬裁湊蠓嘔В宦職甯翼健D腔酢⒔鹱皆苯伲豢吹諞惶成鮮肪χ富櫻鷂鞒邸@鑠涌醋判磯噯耍吹揭淮σ淮眨哪詒┰輳挪鉸姨ぃ瘓醯湟桓穌捎嗌畹拇竽嗵叮歡サ某料氯ァ;酢⒔鹱黃肽庸炒釗ァ? 魯達大怒,輪禪杖直上,召忻早已出馬迎住。斗到五十余合,魯達知不是頭,大吼一聲,倒拖禪杖便走。召忻追上叫道:“好漢不要走,走的不算好漢!”魯達大怒,轉身復斗。召忻復叫道:“你這禿驢,也敢進我第三壇么?”魯達大罵道:“直娘賊,灑家便殺進第一百壇待怎么!”禪杖、金镋重復狠斗,又是三十余合,魯達已不覺深入重地。高粱見了,接連三飛刀,這個名色喚做“三花蓋頂”。魯達當不住,又吃絆馬索腳下一絆,便虎倒龍顛的臥在地下。花貂、金莊兩馬齊出,捆捉去了。 武松大怒,輪戒刀直上。召忻迎住道:“好漢休走,且戰五十合再去。”武松大喝道:“我值得走?便和你斗三百合。”戒刀、金镋扭合便斗。召忻兀自抵敵不住,幸武松頸上、肩上受過兩飛刀的傷,所以兩下支住。高粱見了,便輪兩刀來助,叫道:“兀那頭陀,你再戰二十合便準你走!”武松見他二人已乏,料想不能多戰,便抖擻精神力敵二人。不防兩傍壇譴旗門開處,花貂、金莊領兩枝生力軍殺出來,聲聲叫道:“倒要試你這好漢的本領!”武松情知中計,進又不可,退又不甘,勉力招架,吃那四人四般兵器一齊上,殺得眼花繚亂,那武松不覺泰山崩倒,眾人又一齊捆捉去了。 《蕩寇志》第一百十八回《陳總管兵敗汶河渡,吳軍師病因新泰城》(節選): 且說麗卿單槍匹馬敵住李逵,一馬一步,旋風也似的戰斗。李逵舞起兩板斧,在馬前馬后,馬左馬右,亂劈個不住。麗卿一枝梨花槍,放出三花大撒頂手段,渾身一片銀光,敵住李逵。吳用見了,便揮兩翼掩上,裹住麗卿。麗卿大怒,撒了李逵,便驟馬直取吳用。吳用大驚。公孫勝忙作法,遣神將來斗麗卿,誰知那些神將經希真一番鎮伏,都呼喚不靈了。麗卿馬快,已到吳用面前。吳用、公孫勝急忙領兵飛逃,一面用亂箭射來。麗卿正待沖去,忽背后撲到一只瘋老虎。麗卿回頭一看,正是李逵。麗卿便轉身斗李逵。吳用、公孫勝重復驅兵殺轉來。武松、黃信斗希真不過,已回到后陣。吳用大喜,忙叫:“武二弟休要歇力,快上前去,協同李兄弟活擒這賤人。”武松便舞動戒刀,直奔麗卿。麗卿正斗李逢,忽見武松殺來,麗卿不慌不忙,一枝槍敵住兩人。斗到十余合,麗卿方才叫得苦,分明兩只猛虎,盤住馬前。麗卿抖擻精神,苦戰二人,正在性賭命換,忽見前面又殺進一條咆哮大蟲。麗卿定晴一看,一枝禪杖卷舞,正是魯智深。麗卿大驚道:“吾命休矣!”吳用大喜。喜猶未了,只見前面軍馬大亂,一員大將一支筆撾著地打進,隨著魯智深進來,大叫:“姑娘休慌,小將王天霸來也!”吳用、公孫勝一齊大叫:“魯智深,快轉身敵住天霸!”麗卿已架住李武二人,偷空走出,撲到魯智深面前,武松、李逵一齊大吼奔來。麗卿、天霸敵住魯、武、李三人大戰。 吳用本意想生擒麗卿,看到此際,只得設想暗箭之法,卻苦得急切沒神箭手,恐反傷自己將官。麗卿已躍馬跳出圈子,看那王天霸獨戰三人,便把槍掛了,拈弓搭箭,射那三人,只可惜氣力已盡,左臂又傷,箭發無力,射不著了。吳用忙傳令教前隊齊放亂箭。麗卿取槍不及,忙把弓梢來撥,一時措手不及,中箭落馬。王天霸大驚,急待還救麗卿,卻吃魯、武、李三人逼緊,不得脫身。賊兵一擁而上,來提麗卿。只聽得賊兵又亂喊起來,欒廷玉一馬飛到。麗卿飛身上馬,撇弓取槍,隨著欒廷玉殺出陣云。麗卿道:“可惜王天霸陷入陣中了,待奴家與欒將軍再殺進去救他出來。”廷玉道:“姑娘身受重傷,廝殺不得了,快回黃鵠山,這里待小將進去罷。”麗卿那里肯聽,正要同去,行不數武,果然覺得傷重,展手不得。廷玉替麗卿拔下了箭,麗卿棄下那副黃金鎖子甲,廷玉撕條戰裙,替他裹了瘡口。忽見前面槍炮震地,殺出兩彪人馬,麗卿、廷玉一齊大驚,定晴一看,左邊乃是祝永清,領猿臂鄉勇并蒙陰官兵四千名殺來;右邊乃是陳希真,領景陽官兵并召村新調鄉勇五千名殺來。麗卿、廷玉大喜,一齊奔上,訴說天霸陷陣,須得速去救援。希真、永清急揮軍馬去掩殺賊兵。 原來官兵、賊兵自二更戰起,直至未牌時分,兩邊都人困馬乏,惟有蒙陰官兵并召村新調鄉勇是生力軍,賊軍當不住,紛紛敗走。王天霸已由賊軍中殺出來,渾身血污,傷痕遍身,一見希真,大叫:“小將王天霸今日絕命了!”言訖,大吼一聲,口噴鮮血,臥倒于地。希真失聲慟哭,忙教數卒舁了尸身回去。 《蕩寇志》第一百二十四回《汶河渡三戰黑旋風,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節選): 這里宋江傳令三軍,奮勇開戰。三軍得令,吶喊齊出。希真見宋江躊躇良久,然后出戰,便曉得其氣已餒,即將此意宣諭三軍,一齊出陣迎戰。麗卿當先搦戰,魯達飛禪杖出來敵住麗卿。二人大奮神威,狠斗六十余合。謝德、婁熊兩騎飛馬驟出,不助麗卿,直取宋江。宋江大驚。魯達急忙撇了麗卿,轉救宋江,轉身敵住謝德、婁熊。麗卿見了,便驟馬直取宋江。楊林在右隊,急忙來救。欒廷玉驟馬飛出,一錘過去,楊林閃個不及,頭顱上正著,腦漿迸裂,死于馬下。賊軍大驚。欒廷芳已驅左軍掩殺賊人右軍,召忻、高粱也驅右軍掩殺賊人左軍,賊人大亂。宋江急得面如土色,幸喜魯達一枝禪杖,一面敵住麗卿,一面兼戰謝、婁。殺氣影中,禪杖一閃,謝德翻身落馬,婁熊驚退,官軍亦稍卻。宋江方得收集軍馬,急忙飛逃。 《蕩寇志》第一百二十七回《哈蘭生力戰九紋龍,龐致果計擒赤發鬼》(節選): 當日兩軍按兵不動,次日天彪率領全隊直攻山下。宋江對眾頭領道:“云天彪這廝不比尋常,此番大隊來攻,兵馬三倍于我。我著與他斗兵,必不得利,不如與他斗將。”便對魯達道:“魯兄弟可當先出去,斬他一將,先殺他個下馬威。”魯達道:“灑家便去。”宋江便點兵將,一聲令下,殺下山來。魯達手提禪杖,當先出陣。三通畫角,兩陣對圓。天彪顧眾將道:“這和尚素常利害,誰人出馬?”言未畢,只見左邊隊里閃出一員白須老將,提著一柄厚背薄刃點鋼大斫刀,放開霹靂喉嚨,大叫:“末將愿去!”天彪看時,正是龐毅。天彪大喜道:“老將軍前去甚好。”龐毅一馬縱到核心。魯達一見,便收住禪杖,大喝道:“你這老頭子來干什么?不快回去,酒家一禪杖直打殺你!”龐毅大喝道:“賊禿驢有多少技量,焉敢出言無禮?”說罷,舉刀便砍。魯達挺手中禪杖,急架忙還。步馬相交,刀杖并舉,一片鼓角之聲,震天盈地。只見刀來杖往,杖去刀迎,一邊使拔柳威風,一邊逞拉鼉神力,足足戰了七十余合,不分勝負。兩陣上多少勇將,都看得呆了。 宋江初見龐毅出馬,皤然白發,滿擬魯達手到成功,誰知魯達使盡平生本事,只得個平手,心中大為詫異。云天彪見龐毅如此神威,暗想道:“畢知府眼力果然不差。”看那二人已輾轉斗到一百余合,夭彪想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便鳴金收軍。宋江見龐毅回陣,也不敢縱兵,亦將魯達收回本陣去了。宋江對眾人道:“今日這老將,不知姓甚名誰。向來老云身邊,從不見有這個人,不知他那里收羅來的,竟有如此了得。”眾人相覷無言。那邊龐毅回營,天彪大贊不了。龐毅道:“這和尚端的利害。要知梁山大盜,也未必個個如此。但此人不除,終是后患,明日待末將再行出戰,定要斬他。”天彪道:“果好。來日陣上,老將軍力能斬他則斬之:如其不能,本帥另有勝他之法。” 次日,宋江又領兵下山搦戰,仍是魯達出陣,專要昨日那老頭子廝殺。龐毅便請天彪發令。兩陣對圓,二人相見,更不答話,舉器便戰。這番不比昨比,兩人翻翻滾滾,大戰兩百佘合。兩陣將兵一齊細看,只覺兩人絲毫不相上下,彼此一無破綻。至晚收兵。第三日又是照樣一場,兩軍無不咋舌。宋江見魯達連戰龐毅,三日不能取勝,大為焦急。 《蕩寇志》第一百二十八回《水攻計朱軍師就擒,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節選): 宋江見李忠已擒,誘敵之計不成,大怒,急叫魯達趕出營來,直取李成。李成奮勇迎敵。兩人大展神威,斗到一百余合,李成力氣不加,只得虛架一槍,勒馬回陣去了。魯達正要追趕,宋江深恐有失,鳴金收住,魯達回陣。 那李成回陣,將兵馬收回本營,差人將李忠正身并曹正首級解往大營,并請再派一員勇將,共來協斬那魯禿賊。天彪聞報大喜,便派營弁將李忠解往青州府收禁,這里將曹正首級號令軍前,便派風會前去協助李成。風會到了李成營里,李成迎見。當晚安營無事。 次日黎明,風會、李成一齊出陣,叫宋江出來廝殺。宋江到了此地,戰亦亡,不戰亦亡,只得統兵出營,親自押陣。兩陣對圓,魯達出戰。風會一馬當先,與魯達大戰。李成見宋江立馬陣前,便驟馬挺槍,直取宋江。宋江大驚倒退。魯達急忙撇了鳳會,還救宋江。李成已到宋江面前,魯達急忙一禪杖打去。李成一心要取宋江,不防腦頭一禪杖打來,頭顱迸碎。說也奇極,那李成已死,尸身還騎在馬上,巍然不仆,挺槍在手,那匹馬馱著他,直向宋江沖去。宋江驚得幾乎墜馬,賊軍一齊大驚,連魯達也驚得倒退幾步。風會揮軍殺上,賊軍早已潰亂。魯達保宋江要緊,那里還敢戀戰,當時一枝禪杖,緊緊護住宋江,從亂軍隊后逃出。風會一心要捉宋江,單刀匹馬,直沖出賊軍隊后,飛追宋江。那群賊兵已被官兵殺盡。宋江見風會追來,嚇得魂膽飛揚,幸虧那匹照夜玉獅子疾如風行,遠遠走脫。魯達在后頭立定了,邀住風會,大戰一場。風會見宋江去遠,也無心鏖戰,勒馬轉來。魯達一路回去,會著了宋江,渡過大汶河,回泰安去了。 《蕩寇志》第一百三十五回《魯智深大鬧忠義堂,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節選): 魯達提起禪杖,向公孫勝大叫道:“鳥耐煩再讓那廝,灑家開關出去,活打殺那班撮鳥!”公孫勝道:“賢弟請坐,且聽……”魯達睜起怪眼道:“直娘賊,灑家偏要去!死也要和那廝并三百合!”說罷,掄起禪杖,飛步到關,大喝:“開門!”公孫勝約勒不定,只得開關,派兵送他出去,一面飛報宋江去了。 且說魯達殺出關外,張經略正在收兵,見有賊將殺來,便教伯奮、仲熊出去迎戰。旗門開處,二人一齊出馬。眾將共看,兩位公子一樣裝束,各具神威:伯奮頭戴噴銀束發紫金冠,鳳翅閃云盔,后面一掛五福攢壽銀牌,垂著五寸長短紫紅流蘇,披一副白銀細砌魚鱗甲,襯著月白紫微緞子戰袍,系一條束甲獅蠻帶,穿一雙綠皮卷云戰靴,騎一匹銀合白馬,手提一對赤銅溜金大瓜錘;仲熊也是頭戴噴銀束發紫金冠,菊瓣細鉤軟砌盔,后面一掛福慶銀牌,垂著五寸長大紅流蘇,披一副連環鎖子甲,束一條鏡面鍍金帶,穿一雙青皮卷云靴,騎一匹嘶風赤兔馬,手捧一對厚背薄刃雁翎刀。兩位少年英雄立出陣來,真個是天生一對玉孩兒,人間上得無三譜。只見那對陣一個莽和尚舞著禪杖,口出喊聲,飛奔而來。伯奮舞動雙錘,驟馬而出,大喝:“賊禿驢,休得亂闖!”魯達大怒,掄起禪杖便打。伯奮見他來勢莽撞,便急將身子一閃。魯達一枝禪枚和身子打進伯奮懷里來,卻早打了個空。伯奮眼明手快,早提起右手大銅錘,照魯達光腦袋上打將下來。恰好魯達一禪杖飛起,將那銅錘格住。伯奮卻早已左手一錘打進魯達脅下,魯達大吼一聲,托地跳開了數丈。伯奮驟馬追去,魯達舞動那枝禪杖,神出鬼沒的打轉來;伯奮也使圓那兩柄銅錘,天旋地轉的打過來。馬步交加,杖錘并舉,兩人各奮神威,大戰五十余合。伯奮使出平生大神力對付魯達,魯達也狠命相搏,打個平手。 仲熊在陣上,看夠多時,更耐不得,便舞動雙刀驟馬而前,大叫:“哥哥且住,待我來斬這禿驢!”說罷,展開雙刀,好一似兩條白練沖殺進去。伯奮一馬跳出圈子,卻不回陣,只立在垓心邊觀看。只見仲熊雙刀已從魯達禪杖底下直透進去,魯達險些被他戳著,急忙跳開,便掄轉禪杖對仲熊囟門打來。仲熊眼快,早已飛起雙刀交叉架住。兩人便展開解數,奮勇大斗,杖來刀迎,刀去杖擋,又斗到五十余合。魯達神力未衰,仲熊一身武藝也盡夠敵得過。殺氣影里,戰斗愈酣,只見伯奮驟馬又來,大叫:“兄弟且住!你我二人索性用車輪戰,戰殺這廝。”仲熊退回,伯奮殺入。 此時宋江、吳用已到關上,見來將如此驍勇,便教鳴金收回魯達。誰知關上一片鳴金,魯達只是一片呼喊,和伯奮扭住便斗,足足又斗了三十余合。仲熊重復殺入,替出伯奮,合攏又斗。宋江對吳用道:“魯兄弟住居山寨有年,頗知紀律,今日為何幾番鳴金收他不回?”吳用也不解其故。只見仲熊與魯達斗到三十余合,伯奮又殺過來,伯仲二人,循環輪替,直戰到日下西山,暮色朦朧。張經略在陣前看夠多時,見天色已晚,二子不能取勝,只得鳴金收回。 魯達倒拖禪杖,大吼而回。宋江急命開關迎入。魯達一見宋江,撇下禪杖,向宋江唱個大喏,道:“兄長要殺上東京,灑家明日先殺張家兩個娃子,后殺張家老兒,一路打進東京,拆毀了金鑾殿,回來同你吃酒。”宋江回顧吳用道:“今日魯兄弟為何精神異常,語言不倫?”吳用道:“想是力戰了半日,力疲神亂也。且取酒肉來與他接力。”左右捧上牛肉十斤,陳酒一大桶。魯達坐下便吃,氣呼呼的吃一碗,又是一碗,不一時,一桶酒完,又添了一桶,直吃得沉沉睡去,送他歸帳。宋江、吳用就歇在三關上,商議守備之事,使教調朱仝、雷橫來同守三關。公孫勝、樊瑞歸入自己帳中,同去祭煉符法。 且說張經略收兵回營,眾人共論本日戰陣之事,賀太平道:“方才這莽和尚,即是魯智深。賊人勇將,僅此一人。倘能除得此人,破賊寨易如破竹。”蓋天錫道:“此人鳴金不住,足見莽撞。明日交鋒,可用計擒他。”伯奮、仲熊齊聲道:“這莽和尚果是猛勇,但戰到后來,亂喊亂叫,破綻迭出。明日交鋒,孩兒必斬得他。如若不能,再用計誘他不遲。求爹爹明日仍委孩兒出去。”張公頷首。當夜無話。 次日黎明,張公傳令起兵攻關,仍命伯奮、仲熊叩關搦戰。宋江、吳用聞官兵又來,急忙登關守備。伯奮、仲熊在關下大叫:“賊禿驢出來納命!”原來魯達此時還醉臥帳中。宋江與天兵相拒,伯仲二人叫罵萬端,宋江只是不出。忽報后關被官軍攻得十分緊急,勢在垂危。宋江、吳用大驚,急教公孫勝好生看守三關,宋江、吳用急赴后關,又回顧公孫勝道:“魯兄弟如要出戰,煩賢弟相機定奪,橫豎死守關內亦無益也。”公孫勝應諾,宋江、吳用赴后關去了。 公孫勝、樊瑞、朱仝、雷橫嚴守三關,與官軍足足相持了兩個時辰。魯達忽由關內手提禪杖飛奔出來,見官軍攻關,便向公孫勝大叫道:“為什么不殺出去?”公孫勝未及回言,魯達早已掄起禪杖,大叫:“你不去,灑家一人自去!”飛奔下關,喝令開門。公孫勝禁止不住,魯達已飛奔出去。伯奮、仲熊見魯達出來,便約齊后面人馬等待。魯達大吼一聲,早已直沖過來。伯奮、仲熊雙馬敵住,酣呼大斗。斗到一百余合,魯達果然禪杖忙亂,看他只是亂劃亂打,絕無法門。吃伯奮得個破綻,一銅錘打著左腿,魯達狂叫一聲,跌倒在地。仲熊急前一刀砍去,魯達早已霍然跳起,卻吃仲熊一刀砍入乳助,仲熊也險些被魯達禪杖捎著。魯達霹靂般一聲狂吼,跑回三關,便將禪杖向關上一擲。那禪杖好一似稻草般飛上關去,打死了關上賊兵三四個。旋轉身來,趕到陣上,乳肋下鮮血迸流,若無其事,口中大叫道:“兒郎們隨我來!”那些隨陣嘍?俠礎2堋⒅儺薌弊矗校患炒锘艫亟約旱畝桑皇忠桓觶崞鵒礁觶蛘飫錙桌矗恿琢聳喔觥`?嘔牛鋅嗔歟踴乇菊蟆9厴現諶思耍家黃虢鋅唷2堋⒅儺薌绱耍泊笪鏌歟壞迷對墩屑堋?閃切┺璩齙娜耍齦瞿越帕選>栽諍笸潰骸按巳松衿親帕朔枘В豢捎胝健!北忝鶚站亍? 魯達見官軍退陣,便哈哈大笑道:“原來敗了,灑家趁此殺上東京去也!”便回到關上道:“拿我禪杖來。”左右只得將禪杖捧上。公孫勝見他著瘋,便溫語道:“魯兄弟請少歇。”魯達大喝道:“放屁!我奉智真長老法諭,要幫宋公明殺上東京。”言畢,提杖直奔忠義堂去。 恰好宋江、吳用安頓了后關,正在忠義堂議事,瞥見魯達提杖浴血而來,大吃一驚,忙問甚事。魯達大喝道:“灑家要幫宋公明拆毀金鑾殿。”便將忠義堂擺設的桌椅亂打亂摜,便指吳用道:“你是高俅么?今日灑家打殺了你,為民除害。你們這班狗才,教你們死個爽快!”說罷,提杖直打吳用。吳用急躲,忙叫道:“魯兄弟瘋了,那個去按住他?”此時山寨中有些力氣的頭領。公孫勝、樊瑞、朱仝、雷橫現在守三關,燕青現在守后關,張青、孫二娘現在守左關,段景住現在守右關。忠義堂僅有柴進、裴宣、蕭讓、金大堅、宋清、蔣敬、皇甫端、戴宗、蔡福、蔡慶,一班沒甚力氣的人,單靠著盧俊義一人,如何抵擋得住。只見魯達一條禪杖,在忠義堂橫沖亂打。眾人跌跌踵踵,急忙閃避,叫苦不迭。魯達禪杖早已將忠義堂上所有物件盡行打得粉碎。盧俊義見他兇猛,心膽已怯,因見眾人沒個上前,只得硬著頭皮搶上前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響亮,忠義堂已打倒了一角。盧俊義趕將入去,魯達見了大吼一聲,一禪杖打來,盧俊義險些著手。眾人見了,一齊叉把棍镋打上前去,忠義堂喧得一團糟。盧俊義已將魯達禪杖奪住。魯達見眾人上來,便撇了禪杖,去抬了兩根折椽子,大喊一聲,打將出來。盧俊義就把彈杖將他攔住。魯達舞起兩根椽子,直打盧俊義。眾人一齊吶喊,卻又不敢傷他。魯達狂奔酣呼,不覺絆著地上折木,撲的跌倒在地。眾人急待前去按住,只見魯達霍地立起來,刀傷迸裂,面色改變,大叫道:“灑家今番大事了也!”仰后而倒。眾人急前一看,早已圓寂了。宋江長嘆一聲,絕無言語,便與吳用入內議事,一面收殮魯達。
熱心網友
魯智深 李逵 武松 等梁山好漢性格都是一樣的只是經歷不同而已,都是快意恩仇、愛憎分明愛打抱不平、性格急噪、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魯智深遇到武松這樣的事一樣會殺嫂復仇的。
熱心網友
仗義
熱心網友
真英雄
熱心網友
壞
熱心網友
仁義氣,被人利用
熱心網友
真正的大俠
熱心網友
然也。整本水滸,唯一真正的英雄人物,只有一個魯智深!!其他所謂的英雄人物,最出彩的武松,石秀,也是為了一己之私,如武松打虎是因為老虎要吃他,武松殺西門慶和潘金蓮,是因為他大哥被害,武松醉打蔣門神是因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才替人出頭……他做的事都是為了自己;石秀殺嫂,為證明自己的清白……只有魯智深,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他替民女出頭,打死鎮關西;打小霸王周通,殺生鐵佛,都是為了別人,為了除暴安良!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沒有濫殺過無辜的,整本水滸只兩人,一為魯智深,一為燕青!(燕青還不能算英雄,因為他只忠于盧俊義一個人)將李逵與魯智深歸為一類,真是白讀了水滸啊。李逵算個鳥,他只是宋江的打手而已,因為忠心于宋黑臉而得寵罷了,直是個變態人物,是水滸里最下三濫的貨色。濫殺不必說了,平民百姓在他們眼里就如豬狗,動手就殺伸手就宰,而且不孝,母親被老虎吃了,沒流一滴淚,居然在曹太公家開懷暢飲。具有明顯同性戀傾向。因嫉妒宋江對一丈青扈三娘有意思(交于宋太公),居然殺其全家,從東京回來途中,在劉太公莊上得知劉小姐被自稱宋江的人劫走了,更受刺激,不分青紅皂白,直奔忠義堂,一斧子砍倒杏黃旗,撕碎“替天行道”旗……武功也不行,對付排名97的李云,以逸待勞居然不勝,對付排名98的焦挺,居然被被一腳踢倒,而且自知“贏他不得”,從沒正面殺死過一個成名人物,就是祝龍也是順手砍死的,祝彪是殺的俘虜,只會殺殺平頭百姓,"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而且在梁山的幾次行動中都屬于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 。
熱心網友
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原來的名字叫魯達,是陜西渭州的一名軍官。有一次,他要教訓一個外號叫“鎮關西”的惡霸,砰砰砰打了三拳,沒想到拳頭太重,把人打死了。盡管打死了壞人,可也是要償命的,魯達只好逃走,逃到五臺山文殊院當了和尚。文殊院的長老給他起了個法名叫智深。 按規定和尚是不能喝酒的,但魯智深喜歡喝酒,很難忍得住。一次喝了酒撒起酒瘋,幾十個人都按不住他。第二次喝酒,他的禍闖大了,把山腰的亭子和泥塑的金剛都打壞了,長老沒法再原諒他了。長老說:“我這里不能留你了,我介紹你去東京大相國寺,我師弟在那兒當長老,他會安排你的。” 東京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大相國寺的長老也不敢把魯智深放在廟里,只派他去酸棗門外看守菜園。這差事正適合魯智深,因為菜園里的蔬菜常被小流氓們連偷帶搶,沒人管得住。但流氓們已經做好準備,要把新來的和尚扔進糞坑里,給他一個下馬威。 流氓們拿著禮品,假惺惺對魯智深說:“我們是街坊鄰居,特來祝賀的。” 魯智深見這些人不肯進屋說話,站在糞坑邊不動,便有些疑心了。領頭的流氓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跪了下來,想等魯智深來扶他們時,抓住魯智深的腳把他掀翻。但魯智深的動作更快,嗖嗖兩腳,張三和李四就掉進糞坑里游起泳來,這糞坑太深了。 魯智深哈哈大笑,“先把他們拉上來洗一洗,再來說話。” 流氓們七手八腳救起張三和李四,他倆洗去滿身臭屎,換上同伴的衣服。魯智深把自己的出身告訴流氓們,“千軍萬馬中我都能進進出出,對付你們幾個小混混算什么!” 流氓們屁滾尿流地回去了。第二天他們殺了豬買了酒,恭恭敬敬地來請魯智深,嘴里師父長師父短的,把魯智深奉承得好高興。正吃著唱著,聽見樹上烏鴉哇哇亂叫。張三說烏鴉叫不吉利,李四就要拿個梯子去拆烏鴉窩。 魯智深看看這棵楊柳樹,說:“哪要什么梯子。” 只見魯智深脫了衣服,露出背上的錦繡紋身(所以他叫“花和尚”)。他走到樹下,弓下身去,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腰部一使勁,竟將柳樹連根拔起! 眾人全都拜倒在地,一邊嚷嚷著:“師父不是人!” “我不是人是什么?” “師父若不是天上的羅漢,哪來這樣的神力!” 從此這些人對魯智深崇拜極了,每天拿酒菜來款待魯智深。魯智深酒后興起就為大家表演拳術,他的拳帶著醉意,叫“醉八仙”,其中名堂很多,什么“何仙姑懶臥牙床”,“韓湘子倒拔金簫”,“呂純陽飛劍斬黃龍”,“鐵拐李獨腳下云梯”......把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又過了幾天,魯智深想:“老是吃人家的,多不好意思。”于是他也準備了酒菜回請眾人。眾人吃得高興,有的提議:“見過師父打拳,沒見師父使兵器,能讓我們開開眼嗎?” 魯智深說:“行,把我的禪杖扛出來吧。” 魯智深的鐵禪杖長五尺,重六十二斤。魯智深拿在手里舞動起來,越舞越快,密密層層,風雨不透。 這時候從矮墻外傳來喝彩聲。此人就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綽號“豹子頭”。從這一天開始,林沖和魯智深意氣相投,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兄弟。 。
熱心網友
英雄,草寇。
熱心網友
真英雄。
熱心網友
魯智深當然是真英雄,真豪杰。不過我不同意武松是為已而落草。難道為親哥哥報仇,就不叫義氣。他是為了錢,而教訓了蔣門神嗎?施恩有一半是他的徒弟。即使不給他錢,他也會挺身而出的。就算是為了錢,有錯嗎?魯智勝在桃花山不也順便拿了李忠、周通的錢嗎。這是其歷史背景啊。人民太窮。大鬧蜈蚣嶺,為了幾個丫頭,武松不是也挺身而出了嗎?其實最反對招安的,就是武松。他對宋江說:“早也招安,晚也招安,冷了兄弟們的心。但招安后,他為了義氣沖鋒陷陣,難道他是想為自己找個好出身嗎?我覺得二龍山的英雄都不錯。跟了宋江是他們的錯誤。至于李逵不值一提,為了幾十兩銀子,買了自己的一生。縱觀水滸能稱的上俠的也就魯智勝和武松
熱心網友
英雄也!
熱心網友
老魯,他是草莽英雄。具體看電視吧。
熱心網友
然也。整本水滸,唯一真正的英雄人物,只有一個魯智深!!其他所謂的英雄人物,最出彩的武松,石秀,也是為了一己之私,如武松打虎是因為老虎要吃他,武松殺西門慶和潘金蓮,是因為他大哥被害,武松醉打蔣門神是因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才替人出頭……他做的事都是為了自己;石秀殺嫂,為證明自己的清白……只有魯智深,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他替民女出頭,打死鎮關西;打小霸王周通,殺生鐵佛,都是為了別人,為了除暴安良!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沒有濫殺過無辜的,整本水滸只兩人,一為魯智深,一為燕青!(燕青還不能算英雄,因為他只忠于盧俊義一個人)將李逵與魯智深歸為一類,真是白讀了水滸啊。李逵算個鳥,他只是宋江的打手而已,因為忠心于宋黑臉而得寵罷了,直是個變態人物,是水滸里最下三濫的貨色。濫殺不必說了,平民百姓在他們眼里就如豬狗,動手就殺伸手就宰,而且不孝,母親被老虎吃了,沒流一滴淚,居然在曹太公家開懷暢飲。具有明顯同性戀傾向。因嫉妒宋江對一丈青扈三娘有意思(交于宋太公),居然殺其全家,從東京回來途中,在劉太公莊上得知劉小姐被自稱宋江的人劫走了,更受刺激,不分青紅皂白,直奔忠義堂,一斧子砍倒杏黃旗,撕碎“替天行道”旗……武功也不行,對付排名97的李云,以逸待勞居然不勝,對付排名98的焦挺,居然被被一腳踢倒,而且自知“贏他不得”,從沒正面殺死過一個成名人物,就是祝龍也是順手砍死的,祝彪是殺的俘虜,只會殺殺平頭百姓,"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而且在梁山的幾次行動中都屬于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