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歌唱好,這需要天賦嗎?怎么練可以提高?

熱心網友

多唱,帶感情去唱.這是我的個人經驗哦,以前我的歌唱得很爛,朋友的評價是象杯白開水,聽不出什么味道來. 有次去KTV聽到一個朋友唱歌后突然就開竅了.因為她唱得很有感情所以特別動聽.從那以后,唱歌前我都會先把歌詞看一遍,體會其中的意思,再把自己想象成當中的主人公,哈哈....功力見長哦.

熱心網友

一、首先,我認為要做到的是調整唱歌的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心理狀態的表現,給人以美感,而且還關系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一般唱歌的人兩腳左右分開,左腳(或右腳)稍前,右腳(或左腳)稍后。兩腿直立,但不僵硬,兩腿平均受力。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肩胸自然展開,有下墜感。頸直不緊張,給人以穩定、挺拔的感覺。下頜內收,不能往外突。兩眼平視,通過眼神能把唱歌人的內心感情像對話一樣表達出來。有時,還需要歌唱者坐著演唱,這種姿勢的要點與站著歌唱的姿勢要點大致相同。只是身體重心稍向前兩手平放在腿上。如果你是初學者建議最好站著練聲! 二、唱歌的呼吸方法。 唱歌呼吸的方法一般分為三種: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聯合呼吸三種方法。由于胸式呼吸易導致頸部、喉和胸肌的緊張,影響自然地發音;腹式呼吸方法因氣吸得過深,也會影響發聲的靈活。只有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在擴大胸廓的同時下降橫膈膜,可獲得最大的吸氣量,避免了胸、頸肌的緊張,又能夠非常靈活地唱歌。 方法是:用口鼻同時吸氣,橫膈膜下降,腰圍擴張。吸氣要吸得深而自然、均勻、平衡,不能聳肩,胸部放松。吸氣時,小腹可以根據音量的大小、音的高低、長短,做有控制的收縮運動,盡量保持吸氣狀態。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種我國傳統唱歌的方法:“氣沉丹田,頭頂虛實,兩腰旋轉,兩肩輕松”。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除了這兩點以外,唱歌還有很多地方得注意,比如說共鳴、歌唱的語言(包括咬字、吐字等)都很重要!不過以上兩點是基礎,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有錯誤歡迎指出,如果大家認為寫得還行,那么以后我會把自己在各類共鳴腔體以及咬字吐字這方面的感覺也會傳上來! 三、我想說說唱歌中的共鳴: 其實唱歌包括三種共鳴:頭腔共鳴、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 頭腔共鳴包括鼻腔、鼻咽腔、額竇、蝶竇、頜竇等。頭腔共鳴的位置高,音色比較明亮,聲音圓潤華麗,具有穿透力,是唱高音區各音的重要共鳴。 口腔共鳴包括咽腔、咽峽、口腔??谇皇沁B接鼻腔和胸腔的“橋梁”,貫通上下,是唱中音區各音的重要共鳴。 胸腔共鳴包括氣管、肺、胸腔。它能使聲音結實、豐滿,是唱低音區各音的重要共鳴。 我覺得在唱歌中共鳴的調節非常地重要,但是要獲得好的歌唱共鳴非常地難。 首先要使唱歌的人的各個部位都進入最佳狀態(比如說發聲器官、呼吸氣官等) 我認為的最佳狀態是: 1、氣息比較深,兩肋稍微張開,腰圍擴張,氣息支持點在小腹。 2、唱歌中喉嚨的準備非常重要,所以要休息好,讓它處于最佳狀態,起碼要做到不累!因為聲帶的閉合完全和緊張程度全都要看它,聲帶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要適中! 3、接下來是喉嚨的穩定(也就是不讓聲音抖動和讓位置變得穩定),你可以試著這樣去做:感覺喉嚨往下,打開,下頜自然放下。上腭上提,上腭的前面是硬腭,后面一點是軟腭(又可以稱它為軟口蓋)。唱歌的時候,隨著發音的升高,軟口蓋也要相應地往上提。舌頭要放平(如果你放不平,可以讓它先抵住下齒齦),這樣有利于打開咽腔?!鋵嵾@些我說的動作你也可以用“打哈欠”的動作去體會一下!(這個動作好像有很多人都提到過) 其實這三個共鳴都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有聯系、有影響的!他們是不可分割的。比如說:唱高音的時候,比較側重于頭腔共鳴,但是你必須也得要有口腔、胸腔共鳴;唱中音時,側重口腔共鳴,但也要有頭腔、胸腔共鳴;唱低音時,側重胸腔共鳴,但也要有頭腔、口腔共鳴。其實這個就靠自己去感覺,然后再去調節了! 四、咬字和吐字 我覺得唱歌的時候咬字和吐字非常重要,這個我自己深有體會,以前我就是在這方面欠缺比較多,到現在為止還是不太理想。 我想學過普通話的人肯定知道每個字的分為:字頭、字腹、字尾 對它們的具體要求是:字頭要清楚、字腹要純正、字尾要收準(嘿嘿!我這是現學現賣?。?如果你做到了這四點,然后把氣息用上,感情到位,不過收尾的時候可不能馬虎,什么字尾就必須收什么音,比如說什么前鼻音呀,后鼻音呀?。ㄊ找粲挚梢苑譃椋杭笔?、慢收、強收、弱收、半收和全收等方法,這要看歌曲來處理的吧?。?另外咬字也不能太死、太緊!歌唱輕松、自如,感情投入,我想這就是最佳狀態! 。

熱心網友

把自己的感情投入歌曲里面,練習正確的發聲,緊跟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