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對于現代的中國人(尤其是漢人)和日本人等東亞民族中的一般大眾來說,觀音菩薩(或稱觀世音菩薩)始終是一位美麗端莊,大慈大悲,已大神通普救一切眾生的佛教女神。但是,人們不太熟悉的另一個事實是,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觀音菩薩卻是一位男神,他往往是上身裸露,手執蓮花,半透明的袈裟自腰間下垂,覆蓋臀部和大腿,頭戴冠冕,頸掛項圈,手套臂環、鐲子等飾物的男神。avalokita義“觀”,svara義“音”(即祈禱者的聲音),意即該菩薩時刻在觀察人間一切眾生的疾苦,聽取其吁請,故漢文譯作“觀音”。但是,也有人認為,avalokita義為“觀境”或“正覺”、“無上智慧”,isvara義為“進退無礙”、“一切自在”,義為該菩薩能夠自由的達到無上智慧,故漢文譯作“觀自在”。據說,觀音最初乃是南印度的一個男性神祗,于公元3至7世紀期間被佛教的大乘教派——尤其是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大乘教派——所采用,和文殊菩薩一起,備受各地的崇拜。普通大眾視觀音菩薩為徹底的慈悲憐憫之心的化身,他在這方面甚至超過了佛祖釋迦牟尼。有關觀音的一個傳說云,他出于對天下一切眾生的憐憫,故發重誓放棄成佛和達到最終寂滅,以便持續不斷的廣布佛教教義,直至最后一個生物得以覺悟,脫出輪回之苦。觀音就這樣無限期滯留在世上,自己卻失去了最高佛果。不過他在普通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卻上升至無限高度。信徒凡遇急難之事,大多頻頌觀音名號,以其脫離災厄。“沙門”即是男性的佛教僧侶,可知印度的觀音是為男相,其職能主要是已大慈悲救苦救難,地位與作用大致類似于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中的眥濕奴。在中國西藏的佛教中,觀音也作男相,他被說成為藏族的創始者,是西藏的保護神,稱作“持蓮者”。這位慈悲之神控制著諸道輪回,其形象通常為11個頭(分為三層)和8只手,并如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混婆那樣佩戴鐲髏項鏈。在中原地區的佛教中,觀音菩薩的狀貌則迥然不同,無論是大悲觀音,千手觀音、白衣觀音還是過海觀音、送子觀音或紫竹觀音,都毫無例外地呈女相,稍后的漢文佛教典籍中也將觀音描繪成女身。據云,妙莊王久無后嗣,50歲后僅得三女。但其小女兒妙善公主卻頗具善根,不愛宮廷的榮華富貴,一心向往山家修行,志在超度眾生。最后竟致斷然拒絕了父王要她結婚的命令。妙莊王在百計罔效的情況下便下令處死妙善公主。但是,行刑的劍砍到公主身上便斷裂為二,矛刺上去也變得粉碎。后來公主又被勒死,然而其靈魂一入地獄,地獄立即化作天堂。冥國之君閻羅為了保全地獄,只得將她送回人世。于是,妙善公主轉世在普陀山的一朵蓮花上,并在那里生活了九年,治病、拯溺,救苦救難,妙莊往因其惡業而遭到惡報。他病得痛苦不堪,百藥無效。唯一的藥方是:別人自愿獻出一手、一眼,合成藥膏。但是無人肯作這類犧牲,即使他的長、次二女亦然如此。于是,妙善公主遂發大慈大悲之心,舍身獻出一手一眼,治愈了父親的病疾。妙莊王為示感激之情,便令工匠塑造妙善公主之像,旌表其善跡。妙莊王的原話是令工匠塑造“全手全眼”之像,但卻被誤聽成“千手千眼”,從而塑成了千手千眼的觀音像,也就出現了后世“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稱呼。白衣觀音,又稱白衣大士、白處觀音,其形象更具女子的特色。有時候,白衣觀音足邊站一男孩,或者手抱一嬰孩,遂又成求子心切者崇拜之至的“送子觀音”或“送子娘娘”。既然觀音在印度及我國藏傳佛教中是作男像,那為什么在我國漢族及日本等東亞地區又尊觀音位女相呢?有人認為在8世紀前后,唐朝吳道子等畫家筆下的觀音像垂珠帶釧,顯出女相,也有人認為中國人深具愛心迫切需要一位慈善、憐愛萬眾的女相觀音,才逐步創造了女性觀音的博愛形象;也有人認為唐朝初期,傳入大唐的圣母瑪利亞的形象影響了中國人,而視觀音為女神,為“東方的瑪利亞”。這些說法各持一端,各陳力具,但又無法派出異論,獨樹己說。(摘自科技報道)。

熱心網友

據佛經記載,佛對大弟子阿難說,觀音早在無量劫中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因為發大悲愿心,要度娑婆世界的眾生,而倒駕慈航,來到人間現菩薩相。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能夠化現成天人鬼各界形象。據《法華經 。 普門品》(亦稱《觀音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化現。還有《楞嚴經》說有三十二應身,實際基本相同,以及《華嚴經》等經所述菩薩形象,都是為度化慈濟人天各界有情眾生而化現。觀音菩薩應化之像三圣身為佛、辟支佛、聲聞身、也有顯現天界的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與毗沙門六種天身;五種人身為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四眾身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四眾婦女身的長者婦女、居士婦女、宰官婦女、婆羅門婦女身;兒童身的童男、童女身;天龍八部的天、龍、夜叉、乾闥婆(即香音神飛天)、阿修羅、迦樓羅(歌神)、緊那羅(舞神)、摩候羅伽(大蟒蛇身)。還有一種執持金剛神身,即護法神將金剛力士身。民間三十三觀音,并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象,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來區別。何以成三十三身數,則仍應與《普門品》、《楞嚴經》等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據載,清代卓峰的三十三觀音圖現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延寶七年鶴州筆的《觀音變相》繪藝很美。而中古時期的張僧繇、曹仲達、吳道子、周方四位大師,創造的“四家樣”佛畫樣式更是影響深遠。三十三觀音有:楊柳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游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魚藍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巖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阿麼提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哈蜊觀音、六時觀音、普悲觀音、 馬郎婦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也有畫送子觀音的,但不見經典。)參考書目:《說不盡的觀世音》。

熱心網友

本相是男的,她以前還是某國的一位太子,后來修成正果,就是現在的觀音~~

熱心網友

本是男相又有十萬八千化身

熱心網友

觀世音菩薩有法相三千,又何必執著于性別呢。

熱心網友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是專門介紹裸體藝術的。雖然沒有說觀世音是男是女,但提到過隋唐時期,一些飛天女神由于受到封建思想壓制,上身雖赤裸,卻沒有女性特征,有的還特意在上面畫上小胡子。所以我覺得她可能是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