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1歲半到五歲之間都不在父母身邊,五歲來到父母身邊,父親又長年在異地,小學二年級才真正與父親在一起生活,而且父母教育的方式很不得當,從小就與他們不親,有深深的隔閡,總覺得他們很陌生,長大了,又因為一系列的因素,徹底遠離了他們,我沒有得到應該享有的父母之愛,我想這輩子都不可能從他們身上得到我需要的愛,我內心的這種渴望家庭溫暖的需求很強,而且影響到我的自信,一說找對象,我就想找個成熟的,父親似的人呵護我,照顧我,和同事關系很好,潛意識中把他們當成了家人,覺得他們比家人還親,有任何事心里話都對他們說,我是學教育的,我知道,我內心的這種父母愛的需求會影響我今后的生活,我自己要成立的家庭,甚至會影響到我今后的孩子的教育,一般來說,缺少愛的人,沒有能力把愛給別人,請問,如何彌補這種缺失的愛。通過什么途徑,什么方式。
熱心網友
你夸大你過去所受教育和愛的缺失對你的影響,誠然你內心的一種貧乏感是有的,那也不要歸罪過去,需要及時尋求彌補。另外過去的一切不是你現在乃至將來不自信的理由,自信來至于你自身內部的能量,任何人都有別人無法超越的優勢,你是世界的唯一,原本就有自信的資本卻被我們大多數人忽略了,繼而說外界導致自個兒自卑,其實這是思維方式上的錯誤,一定要改變此,才能行動上更好的改變現實,我相信學教育的你一定能更高層面...
熱心網友
你夸大你過去所受教育和愛的缺失對你的影響,誠然你內心的一種貧乏感是有的,那也不要歸罪過去,需要及時尋求彌補。另外過去的一切不是你現在乃至將來不自信的理由,自信來至于你自身內部的能量,任何人都有別人無法超越的優勢,你是世界的唯一,原本就有自信的資本卻被我們大多數人忽略了,繼而說外界導致自個兒自卑,其實這是思維方式上的錯誤,一定要改變此,才能行動上更好的改變現實,我相信學教育的你一定能更高層面上認識到這個問題,從而潛意識上認同自己,再也不再歸咎于過去父母的一切了,畢竟一切已過去了。 而你所說的“缺少愛的人,沒有能力把愛給別人”是沒有說服力的,照此說那些生下來就是孤兒的長大了就沒有給予他人愛的能力了嗎?相反有很多人不但成就很大,且奉獻愛的能力巨大,是吧?! 通過什么途徑,什么方式彌補這種缺失的愛,其實只有給予才能得到:舍得,舍得,只有"會舍"才會"得"嘛!!!
熱心網友
你可以去的孩子中接受愛,你愛孩子,他業愛你,是不是就彌補了呢
熱心網友
對,也贊同上樓的說法。只有給予了,你才能體會到被給予的感覺。人的成長既是受社會環境影響的,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其實,環境還要通過個體才能發揮作用呢。不是嘛?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觀點,其實沒事的,很多孤兒長大了, 人格也沒什么障礙,只要你和同事相處愉快,和老公能相親相愛,就說明你有愛的能力。如果真的出現問題,還可以看一些心理書和咨詢心理醫生。
熱心網友
這個太難了我也很難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