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嘔吐        嘔吐   嘔吐是指有力地將胃內(nèi)容物經(jīng)過食道、口腔而排出體外。一般在嘔吐前先有惡心。嘔吐可以是暈車、暈船、早期妊娠的表現(xiàn),也可以為嚴重疾病的癥狀。   嘔吐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種。中樞性嘔吐是由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嘔吐前無惡心,嘔吐呈噴射狀,并伴有頭痛和頸部僵硬。周圍性嘔吐見于胃腸疾病、暈車暈船等等。   (一) 嘔吐的鑒別診斷   (1) 噴射...

熱心網(wǎng)友

嘔吐        嘔吐   嘔吐是指有力地將胃內(nèi)容物經(jīng)過食道、口腔而排出體外。一般在嘔吐前先有惡心。嘔吐可以是暈車、暈船、早期妊娠的表現(xiàn),也可以為嚴重疾病的癥狀。   嘔吐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種。中樞性嘔吐是由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嘔吐前無惡心,嘔吐呈噴射狀,并伴有頭痛和頸部僵硬。周圍性嘔吐見于胃腸疾病、暈車暈船等等。   (一) 嘔吐的鑒別診斷   (1) 噴射狀嘔吐伴頭痛、頸發(fā)硬、血壓高、昏迷、偏癱、失語,見于腦出血、腦梗塞。   (2) 噴射性嘔吐伴發(fā)熱、頭痛的可見于腦膜炎、腦炎。   (3) 嘔吐伴眩暈、眼震,常為內(nèi)耳眩暈癥、小腦疾病。   (4) 嘔吐伴腹瀉,見于食物中毒、胃腸炎。   (5) 早晨發(fā)生嘔吐多見妊娠中毒、胃炎。   (6) 飯后即吐無嘔吐動作,多見于神經(jīng)官能癥。   (7) 嘔吐伴腹痛,多見于腹部器官病變,但在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也可出現(xiàn)。   (二) 救護措施   (1) 禁食、禁飲水4~6小時,以防誤入氣管。嘔吐停止后逐漸進食。   (2) 昏迷病人頭側(cè)位,及時擦凈口腔內(nèi)嘔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嘔吐物嗆入氣管。   (3) 一般嘔吐可給予鎮(zhèn)靜藥、止吐藥治療,如安定、胃復(fù)安、阿托品、嗎丁啉等。   (4) 劇烈嘔吐者盡快送醫(yī)院檢查處理。      治療嘔吐三法   發(fā)生劇烈胃痙攣、嘔吐不止時,可服兩粒云南白藥膠囊,嘔吐可止。   醫(yī)囑服用含蓖麻油工鎂鹽等藥品時,可給病臉含服一些堅硬的冰糖塊或口香糖。這樣可除去藥物引起的惡心感。但若是糖尿病患者,應(yīng)禁用冰糖,只用口香糖。   姜、竹絨熬水喝,可止胃寒嘔吐。      嘔吐的外治方法有哪些?   (1)推拿療法   推揉脾經(jīng)100~300次(約3分鐘),健脾和胃。推板門穴10 0~300次(約3分鐘),降逆止吐。按揉外勞宮穴100~300次(約3分鐘),溫陽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 100~500次(約5分鐘),降逆止嘔。摩腹100~300次(約3分鐘),消食和胃,降逆止嘔。   (2 )針灸治療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合谷、公孫,用瀉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飲食停滯型:常用內(nèi)關(guān)、公孫、足三里、天樞、下脘,用瀉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肝氣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陽陵泉、太沖,用瀉法,疏肝和胃降逆。   脾胃虛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補法加灸,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脾胃陰虛型:常用中脘、內(nèi)關(guān)、陰陵泉、胃俞,用補法,滋陰養(yǎng)胃,降逆止嘔。   脾胃實熱型:常用內(nèi)關(guān)、中脘、公孫、天樞、支溝、下脘,用瀉法,清熱導(dǎo)滯,和胃止嘔。   驚恐氣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太沖、神門、陽陵泉,用瀉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嘔。      嘔吐應(yīng)如何辨證食療?   (1)傷食型嘔吐   ①焦山楂10~15克,水煎少量頻服,治油膩所傷及奶品所傷。   ②雞內(nèi)金10克,炒麥芽15克,水煎服,治療一切飲食所傷之嘔吐。   ③生蘿卜搗汁或蘿卜子30克微炒,水煎服。少量多次服,治面食及豆類所傷。   ④雞胗萊菔粥:雞內(nèi)金6克,萊菔子5克,粳米 50克,白糖或精鹽適量。將雞內(nèi)金焙干,萊菔子炒黃,共研細末,粳米按常法做粥,粥將熟前放入雞內(nèi)金、萊菔子末,再煮至粥熟。早晚食之,加白糖或精鹽少許。凡是食積蘊熱,嘔吐腹脹,大便秘結(jié)者食之頗宜。   ⑤檳榔生姜飲:檳榔10克,萊菔子10克,生姜3片,白糖少量。萊菔子炒黃與檳榔一起打碎,放入砂鍋,加水煎湯,煮沸后加入生姜片略煮片刻,取汁,頻頻溫飲。用于宿食停滯,嘔吐食少,脘腹脹痛,大便難下等癥。   ⑥小米焦巴散:小米飯焦巴(飯鍋巴)、白糖各適量。取焦厚的小米飯焦巴焙干研面,每次焦巴面10~15 克,用白糖水沖食。民間多用于因過食谷、面類食品而引起的宿食停滯、嘔惡厭食之輕癥。   (2)胃熱型嘔吐   ①綠豆粥:綠豆適量,白米50g,用適量水,文火煮成粥,分次溫服。   ②荸薺適量洗凈去皮,用水煎煮,少量多次服用。   ③西瓜榨汁,每次兌入溫水,少量多次服。   ④姜藕飲:藕90克,生姜10克。將藕與生姜分別搗爛,絞取汁液,混勻后徐徐飲用。用于胃熱而胃氣不和、惡心嘔吐、煩渴喜飲等癥。   ⑤檸檬甘蔗汁:檸檬60克,甘蔗250克,切碎略搗,絞取汁液,代飲料頻服。   ⑥二豆粥:白扁豆50克,綠豆50 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前三味文火同煮成粥,加糖食之。適宜暑濕困于脾胃,吐瀉煩渴者食之。   (3)胃寒型嘔吐   ①鮮生姜搗汁,加少量開水沖服。   ②茴香粥:小茴香3~5克,紅糖適量。待白米粥煮稠后,調(diào)入小茴香至沸騰數(shù)次,早晚溫服。   ③干姜粥:干姜研末,每次1~2克,粳米10 0克,水煎服,每日早晨起來后空腹食之。用于病程較長的胃寒嘔吐。   ④豆蔻粥:肉豆蔻5克,生姜3片,粳米100克。先將肉豆蔻搗碎為細末,用粳米煮粥,煮沸后加入肉豆蔻末及生姜,同煮成粥,隨量服之。用于脾胃虛寒之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癥。   ⑤丁香姜糖:丁香粉5克,生姜末30克,冰糖或白砂糖50克,香油適量。將糖加水少許放砂鍋內(nèi),文火熬化,入生姜、丁香,熬至挑起不粘手,另備一搪瓷盆涂以小磨香油,將糖倒入攤平,稍冷后趁軟切成小塊,即可不拘時用之。用于胃寒嘔吐,打呃,反胃,不思飲食,手足欠溫等癥。   (4)肝氣犯胃型嘔吐   合歡花粥:干合歡花20克,或鮮合歡花4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成粥,分次內(nèi)服。   (5)驚恐型嘔吐   ①龍骨粥:生龍骨30g搗碎,用水煎煮1小時,澄清去渣取汁,將所取汁加糯米100g,紅糖適量,煮成稠粥,早晚服用。   ②酸棗仁粥:酸棗仁15g,用紗布袋包扎,粳米50g,水煎煮成稠粥,取出紗布袋,加紅糖適量,每日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