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打工仔是誰?
熱心網友
何慕:昔日“打工皇帝” 今日營銷大師 10年前,以50萬元的年薪被浙江一家企業聘為市場部經理后,何慕被戴上了“中國第一打工仔”、“打工皇帝”的桂冠。 今天的何慕,是上海一家營銷咨詢公司的首席咨詢顧問。 10年前的那場“50萬風波”給何慕的人生帶來了怎樣的變化?這些年,何慕又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近日,何慕來武漢參加一場營銷高峰論壇,主辦方在他的介紹材料中這樣寫道:“何慕:中國第一打工仔、上海聯縱智達營銷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顧問”。 在論壇間隙,記者對何慕進行了獨家專訪。 “我與百萬富翁的距離是100萬” 1988年,何慕從復旦大學經濟系畢業后,開始了在營銷這一行當的摸爬滾打。 那一年何慕22歲,來自黑龍江的他遵照國家“邊疆省份考生必須回原省份支援邊疆建設”的規定,被分配到黑龍江省食品公司統計科。“拿起算盤和稿紙,開始為家鄉計算‘生豬存欄率’等至今也沒有弄懂的統計數據。”何慕回憶說。 因為不會打算盤,字又寫得不好,何慕被周圍的人當作笑柄。他很快產生了離開的想法,在正式報到后的第21天,他留下了一份辭職報告,離開了單位。這種在當時看來匪夷所思的行為,讓領導大怒,何慕得到了“除名”的處分。 何慕買了一張南下的火車票,開始了流浪的打工生涯。 他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霞飛日用化工廠跑銷售。何慕承認,第一次選擇顯得比較幼稚和茫然,“之所以走進霞飛的大門,是因為它的廠房看起來比較漂亮。要求跑銷售的動機是,人自由、見識廣、賺錢多、別人花錢自己學本領?!? “不想從此便和銷售結下了也許一生也無法了斷的緣?!焙文秸f。 十多年前的大學還沒有設置有關市場營銷的課程,書店里關于銷售的書籍也很難買到。于是霞飛便成了何慕學習銷售的母校。 如果說是“霞飛”將何慕送上了推銷之旅,那么讓何慕在銷售領域突飛猛進并大有所獲的地方就是沈陽了。 1991年初,何慕帶著上海香海美容品廠的樣品只身來到沈陽,以每天75元的代價租下了一家旅館套房,在門前掛上了“上海香海美容品廠沈陽辦事處”的招牌。后來,何慕又花6000元錢辦了一張營業執照“沈陽市沈?;瘖y品經銷站”,他成了批發單位的法人代表。 當時,何慕的樣品柜里放滿了上海幾十家日化廠家的熱銷商品。時間不長,他的客戶便遍布沈陽市及周邊地區,他成了沈陽日化行業赫赫有名的小老板。 這期間,何慕又受聘于上海申花化妝品廠,成立了“上海申花沈陽銷售中心”,在遼寧省30多家大商場設立了“申花”專柜,并在報紙、電視、廣播、公交車上做了不少廣告。 1993年,申花與美國企業合資。由于何慕在沈陽的優秀表現,公司決定把他調回上??偛控撠熑珖袌龅匿N售工作。這時,何慕已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帶著幾十萬元現鈔和妻子回到上?!?,坐上了銷售部經理的寶座。 但是,嘗夠了打工滋味的他,已經不甘心替別人做嫁衣。何慕暗下決心:一定要自己做老板,哪怕是再小的老板。 做了半年銷售部經理后,何慕懷著“圓自己的百萬富翁夢”的想法,辭職進入了裝飾行業。然而,這個夢很快就破碎了。何慕說,“半年后,我垂頭喪氣地離開了裝修行業。那時,我與百萬富翁的距離是100萬。我終于明白,隔行如隔山?!? 于是,何慕重返打工隊伍,為一家餅干廠做市場。那時,他對“路線訪銷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騎自行車,走遍上海的小食品店。對基層銷售市場的深入了解,為何慕日后更高層次地介入營銷領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以50萬年薪成為“中國第一打工仔” 1995年,是何慕人生的一個關鍵轉折期?!斑@一年,我品嘗到了一般打工仔也許一生也不會體會到的喜悅和酸苦。” 1995年,浙江一家企業,以年薪50萬元公開招聘全國市場部經理?!耙婚_始只是去看看,并沒有把競聘當回事。可后來進了決賽,骨子里那種爭強好勝的勁頭就上來了?!焙文秸f。 1995年4月14日,是何慕一生中最輝煌難忘的日子。這家企業在中央電視臺舉辦“招賢納才現場直播文藝晚會”。晚會現場上,闖過此前歷時3個月的角逐,何慕在當天的辯論會上戰勝了最后兩個對手,競聘成為這家企業的市場部經理。 何慕回憶當時的場景:電視直播的競聘現場莊嚴而隆重,7位考官正襟端坐,兩位公證人員神情肅穆,一批明星獻藝捧場,我們3位候選人粉墨登場一決雌雄?!斑@哪里像競聘?分明是一場企業為做廣告而贊助的文藝晚會,我們3位競聘者不過是3個不可缺少的演員。”但當時沉浸在獲勝喜悅中的何慕,根本沒有往這方面想。 無論如何,當時29歲的何慕,成了讓所有打工仔都羨慕的英雄,成了當時人才市場上年薪最高的“中國第一打工仔”。 何慕當時覺得自己到這家公司做市場部經理應該能有一番作為,“企業這樣高薪聘請,肯定會重視我,給我發揮的空間。我也想證明自己,證明企業沒有選錯人,這50萬值得?!钡ぷ饕院?,何慕發現他想錯了。 剛一上任,名片上印的職務讓他迷惑了好幾天———公司在招聘啟事上明明寫著“招聘市場部經理”,而他接到的第一盒名片卻印著“銷售部經理”。他對公司總經理說,“市場部和銷售部是兩個不同職能的部門,您到底讓我做哪個部門的經理呢?” 公司總經理似乎并不了解兩個部門有什么不同,“我們不管這個部那個門,反正與銷售有關的事都是你管,兩個部門的經理都是你……經理的名頭太小了,你干脆叫部長吧。”于是,何慕的第二盒名片又變成了“全國市場營銷部部長”。 公司先是令何慕只身去東北老家賣掉8萬箱飲料產品,后來又要求他組建人馬,到江蘇開辟一個新市場。何慕如墜迷霧,找不到方向。 那年5月到8月,公司的銷售返款達到200多萬元,這與他來之前的10多萬元相比已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但與公司對“50萬年薪”經理的厚望相比相去甚遠。 公司對何慕似乎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開始對他不理不睬。那年的8月底,何慕拿到了他到公司4個多月后的首筆工資———3萬元。 1995年10月4日,何慕遭到了有生以來事業上最沉痛的打擊,一紙不足150字的“休書”,結束了他在這家公司短暫而艱難的打工生涯。 在后來和公司打官司討回報酬的同時,何慕也尷尬地體會著“因被炒魷魚而名聞天下”的滋味。他再也不想為任何老板打工了,他決心自己重新殺出一片天地。 “實戰派營銷大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何慕來到了浙江湖州南潯,并在這個小鎮開起了連鎖超市。在當時,何慕應該是敏銳地抓住了超市市場的空白點。那時,浙江一些鄉鎮農民收入已經很高,而當地傳統的供銷社、商業公司等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 超市開業之初大獲成功,一度擴張到8家。但是,隨后各路商家紛紛殺進這個新興市場?!耙粫r間,湖州鄉鎮超市密布,‘戰火連天’,一個不足4萬人口的小鎮各類超市竟達10余家?!? 何慕意識到大勢不妙。到1997年底,何慕的超市已經銳減到兩家,虧損達到140萬元。然而正是這促使他走上了營銷咨詢的道路。 1997年,湖州一個專門生產水泥添加劑的老板找到何慕,懷疑自己的管理方式出了問題,請何慕幫忙診斷。何慕來到工廠,前后呆了半個月,很快找到了癥結所在。因為工廠對銷售人員非??量?,導致銷售人員離心離德。針對這種情況,何慕給了老板很多主意,并建議他在上海做一些廣告,擴大產品知名度。 過了幾個月,老板再次登門造訪,興高采烈地告訴何慕,按照他的方法,工廠不僅扭轉了虧損的局面,而且進入了良性循環。老板在離去的時候,不由分說地塞給何慕剛出生的女兒一個紅包,里面居然是6000元錢。 何慕突然意識到,自己學的是經濟學專業,又在好幾個大型企業打過工,積累了豐富的營銷經驗,如果自己專門向企業提供營銷咨詢,將是一個很好的謀生途徑。 1998年,何慕回到上海和幾位營銷領域的伙伴一起創辦營銷咨詢公司。2000年,何慕的公司改組為聯縱智達營銷咨詢公司。“從此,便在營銷咨詢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何慕對記者說。 何慕現在的名片上印的是“執行董事、首席咨詢顧問”。他說,“我是公司的創辦人,也是股東之一,算是老板之一。但在職位上,我是首席咨詢顧問,主要負責為客戶進行咨詢服務,我不管公司的日常事務。” 因為在營銷咨詢行業取得一定的成功,在業內,何慕被譽為“實戰派營銷大師”。對此,何慕謙虛又自信地說,“大師我不敢當,實戰派我覺得當之無愧?!彼J為,雖然自己的公司和跨國大型咨詢公司相比,不在一個層面,但并沒有高下之分,“跨國咨詢公司,做的是大公司的整體戰略,而我們做的是營銷戰術,注重實效,他們做的事情,我們也許做不來,但是我們做的,他們也未必就能做到。” 何慕向記者介紹,他的公司現有107人,2004年營業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應該說,在專一于營銷的咨詢公司中,我們是全國數一數二的。” 對于10年前的“50萬年薪事件”,何慕覺得,50萬元年薪對于今天的他來說已經算不了什么了,“我們公司現在年薪50萬元以上的已有一批,不過當年的‘中國第一打工仔’卻讓別人記住了我,形成了個人品牌。”(完) 。
熱心網友
吳士宏,號稱打工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