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治療醫院及愈后情況
熱心網友
在 中搜索“精神病的治療”,上面介紹很多醫院
熱心網友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世界有5億多精神病患者,我國有3000多萬人患重度精神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利益結構的變動,還會有更多的人因不堪承受思想重負而出現精神癥狀。 (一)中西醫治療精神病的差異 精神病是一種很復雜的病,目前國內大部分醫院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使用中藥治療的醫療機構所占比例較小。由于中西醫基本理論和著眼點不同,中西藥物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對同樣一種病,西醫稱為神經病,中...
熱心網友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世界有5億多精神病患者,我國有3000多萬人患重度精神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利益結構的變動,還會有更多的人因不堪承受思想重負而出現精神癥狀。 (一)中西醫治療精神病的差異 精神病是一種很復雜的病,目前國內大部分醫院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使用中藥治療的醫療機構所占比例較小。由于中西醫基本理論和著眼點不同,中西藥物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對同樣一種病,西醫稱為神經病,中醫稱為精神病。正是由于分類的不同,西醫學著眼于中樞神經的控制,所用的西藥如安定、氯丙嗪、氯氮平、三氟拉嗪、五氟利多等都可以對患者進行不同程度的神經抑制,優點是見效快,服藥后很快就能使患者平靜下來。缺點是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停服時間過長就可能犯病。原因是西藥對精神病的治療著眼于神經的暫時控制,而患者在對神經、大腦進行CT等檢查時并不能發現任何問題。這說明這種治療盡管見效快,但只是一種保守維持型的治療方法。中醫理論認為,人總是有七情六欲,當人們在生活和事業上遇到挫折時,就會產生各種思想壓力和精神負擔,可以歸納為中醫理論中的“喜、怒、哀、樂、驚、恐、愁”等幾種情緒。當某一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由量變到質變,影響到人體內部臟腑的平衡。比如一個人過度生氣或焦慮,初期會出現口干舌燥、眼睛發紅等癥狀,如果進一步發展就會肝火大動,火灼傷陰,煉液為痰,嚴重時痰迷心竅,進而出現心煩失眠、坐臥不安、胡言亂語、打人毀物等癥狀。對這一點,不僅是理論上的探討,在實踐中以下兩點可以證明患者為痰癥:一是痰涎雍盛,口吐稠痰,色黃或白,大便干燥,有時數日不解;二是眼睛發直,眼神發呆,白眼球多等。這主要還是因為肝司雙目,一旦出現肝痰,眼睛必然首先受到控制。使用中藥進行辨證論治,離不開氣、血、痰、火四大方面。當病人患病時間較長時,就會出現精神疲倦、少言懶語、不欲飲食等癥狀,用中藥治療這種病時所用時間就比較長,這正是中藥的缺點。但優點是治療徹底,很少復發。由于中藥和西藥各有千秋,因此在治療中應該中西結合,以中之長,補西之短,短期內盡早進行控制,長期目標是要根除病魔。 (二)精神病患者擇醫指南 對于患者家屬而言,應該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信醫不信巫。在偏僻落后地區還有人對精神病這種現象疑神弄鬼,結果加重了病情,耽誤了治病。二是謹慎選擇治療方法和就醫單位,很多患者家屬治病心切,到處求醫問藥,結果傾家蕩產也沒治好病,做為家屬來說應該冷靜地分析比較一下治療情況,甚至適當地掌握一點醫學知識,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療;三是對待患者要有耐心,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尤其是在患者犯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躁,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維去判斷是非曲直,更不能對患者喪失信心,放棄治療。事實上許多患者正是由于家屬的關愛和不懈努力,使他們獲得了新生。因此,所有生活在痛苦與絕望之中的患者家屬應該記住一句話:你們的耐心、恒心和信心最關鍵! (三)健康快樂—預防精神病的良方 至于精神病的預防,說起來也簡單,一是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俗話說“病由心生”,尤其精神病更是與個人的情緒、性格、處境等息息相關。要想預防精神病,對于家長來說,應該盡量創造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不要對子女要求過嚴,期望過高,使孩子們過早地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從而精神崩潰,這就叫“欲速則不達”。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得這種病與此有極大關系。二是做人要有寬廣的心胸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凡事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不要將自己的生活目標定得過高,要有一顆平常心,能將功名利祿全拋下,踏踏實實做人,安安靜靜生活,做到知足常樂。三是如果發現自己有了不健康的心理,就要及早找心理醫生或自己想辦法調整一下,不要等嚴重到了精神病這一步才去醫院。對精神病人行為能力,我國有哪些的法律保護 在精神活動異常的人群中,有些精神病,由于患者喪失辨認能力,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和保護自己與其利益的能力,而不能作出主客觀一致的意思表示,從而無法具有行使民事事務的權利,也不能承擔相應的民事義務,則屬于無行為能力的或部份(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在民事案件中,判定精神病人的行為能力需要經過司法醫學鑒定,結合醫學及法學兩個事件來考慮,目前我國實行三級劃分。 (一)無行為能力 1、醫學要件 (1)達到精神病情程度的現癥精神疾病未愈。 (2)中度以上的精神發育遲滯或智能缺陷達到嚴重程度者。 (3)其他與精神病等位的嚴重精神障礙。 2、法學要件 由于上述嚴重精神障礙,致使當事人不能辨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或者不能正確地作"意思表示",或者不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限制行為能力 1、醫學要件 (1)精神病未愈,部分緩解或殘余狀態。 (2)輕至中度精神發育遲滯或智能中度缺陷者。 (3)其他緩解不完全的精神障礙。 2、法學要件 因上述情況,使當事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或者不能完整正確地表示意思,或者不能完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完全行為能力 1、醫學要件 (1)精神病己緩解或痊愈。 (2)輕度精神發育遲滯或智能輕度缺陷者。 (3)輕性精神障礙。 (4)無病或偽裝精神病 2、法學要件 當事人能良好辨認有關事務的權利和義務,也能完善正確地表示意思,并能完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中》,對認定公民無行為能力條件作了有關規定。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必要時應當對被要求認為無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己提供鑒定結論的,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該公民為無行為能力的人,應當依法為他指定監護人,人民法院認定申請無理的,應當予以駁?quot;。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人民法院根據被認定為無行為能力的人或者他的監護的申請,證實該公民無行為能力的原因已經消除的,應當作出新判決,撤消原判決"。 (四)精神病人的作證能力 1、年滿14歲以上的輕性精神障礙患者一般都具有作證能力。同時,假如作偽證或隱匿罪也應負有相應的法律責任。 2、癔癥性精神病人在發病時一般無作證能力。 3、"精神變態性謊言"或"病理性謊言"者,說話不可靠,證詞也頗不可信,一般只有部分作證能力。 4、重度以上精神發育遲滯無作證能力。 5、部分中度精神發育遲滯者有作證能力。 6、符合下述全部條件的精神病人可有作證能力: (1)意識清楚、了解作證意義,并知道作證時應負的法律責任。 (2)智能及判斷較好,對所作事務記憶較清楚,并能了解該事務的性質。 (3)能夠正確地作出意思表示。 (五)精神病婦女的性自衛能力 無性自衛能力的婦女受到奸污時,對行為人應以強奸罪論處。精神病婦女具有下述情況之一為無性自衛能力: 1、患精神病未愈,缺乏對性行為的辨認和自衛能力的。 2、精神發育遲滯婦女,智能缺陷明顯,對性行為不具有辨認和自衛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