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那達慕大會歷史久遠,早在13世紀的古籍中就有有關此節的記載。“那達慕”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史詩《江格爾》中雖無“那達慕”的直接記載,但從詩中關于西征、祝捷的描寫,已可略見“那達慕”的雛形。據《蒙古秘史》有關記載,這一活動最晚當形成于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后不久。“那達慕”,亦稱“那雅爾”,蒙古語音譯,意為“娛樂”“歡聚”或“游戲”。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豐美、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故有“敖包那雅爾”之說。一般一年一度,節期視規模而定,每次一至三日,或五至七天不等。規模也大小不一,大則全國、自治區,小則縣、鄉,甚至個人也可以組織。過去只是在蒙古大草原上舉行,現在居住在北京、沈陽、哈爾濱等各大城市的蒙古族也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屆時男女老少身著盛裝,騎馬乘車,帶上蒙古包,從遠近各地趕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