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沒有任何的關系,只是想憑自己的能力進入這個職場。我應具備哪些條件和能力,本人是經濟院校的準畢業生。考慮在畢業后慢慢學做一名經紀人。現在的經紀人考試是不是與演藝經紀人無關啊,或者是關系不大?我的初步想法是先進入一個文化公司,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我想知道的是我應具備哪些能力,怎么樣得到,在我達到這個水平后怎么進入。哪位老師給一個具體點的答案啊,謝謝了。
熱心網友
演藝業興旺 經紀人“吃香”經濟增長,勢必帶來文化的繁榮。從早期的“西北風”、“港臺風”“吹”起演藝事業發展的序曲,到如今像“大河之舞”、“三大男高音”、“貓”等國際高水準演出活動登陸國內,演藝文化產業終于從邯鄲學步,逐漸成為一個成熟興旺的產業。身在聚光燈中央的演員、明星、藝術家們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在一片“星光”背后,其實還有另一群人也在為產業的興旺而欣喜不已。身為李解、范冰冰等著名藝人的經紀人,華誼兄弟的李猛說:“演藝經紀人對圈外人來說,似乎總有一層‘神秘面紗’。很多人都會問:他們是誰?是造星高手,還是明星們的專職保姆?是明星的朋友,還是專門剝削明星的‘資本家’?其實我們是伴著藝人從低谷一步步走向輝煌的一群人,演藝經紀人的工作大致就是發現演藝新人,為演藝人才策劃、宣傳、包裝、經紀……”據李猛介紹,事實上國外的演藝經紀早已成為一個規范的行業,如美國、法國、西班牙、英國,均已建立規范的演藝經紀人職業制度,但我國目前尚沒有演藝經紀人的明確等級和資格認證體系。他說:“當今國內的成名經紀人其實也不少,他們在文化市場的繁榮過程中功不可沒。但目前國內演藝經紀人隊伍也有軟肋,那就是,即便在最資深的經紀人群體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專業、屬于半路出家的,有些經紀人甚至根本不是文藝類專業出身。如今最緊俏的經紀人,是有文藝專業背景的專業人才,他們既懂專業,又熟悉演藝圈大腕明星,精通市場營銷,有廣告策劃能力……這些才是經紀行業真正需要的熱門人才。”經過10余年的發展,我國文化經紀事業已逐步向規范化方向發展,演藝經紀的公司化已成眾望所歸。這不僅一改以往我國個體經紀人單一操作的形式,還將為制造明星,發展明星,挖掘新人,提供全面、系統、專業的服務,形成專業化的流水作業。產業發展 呼喚現代經紀人演藝經紀是文化產業發展潤滑劑、助推器,它發現演藝界新人,并為其策劃、宣傳、包裝、簽約等。但是演藝經紀也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行業,它不僅要有相關專業知識,恰當地安排演員發展機會,同時也應當有交際能力,能夠處理各種事務,如法律事務、媒體宣傳等。因此,演藝經紀需要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才能提高層次。隨著我國加入WTO,文化經紀事業的規范、規模發展是必然趨勢。經紀人公司運作,不僅對于經紀人發展有好處,而且對于演藝人士成長也有好處。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的優勢,能夠為演藝界提供全面、系統、高質量的服務。作為政協委員的黃宏就曾提交關于成立經紀人協會的提案,他認為針對目前國內演藝界的現狀,成立經紀人協會及演員協會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和制度迫在眉睫。“專業明星經紀人必須是一個全能的商人,必須具有現代的商業素養和經營能力。他必須有專業眼光、有組織能力、有危機公關能力、有各方面運作的能力,懂這行業的規矩,在這行業中有很多資源,有深厚的人脈,還必須有耐心,要有一個非常誠懇的品格。”李猛把自己的工作幽默地描述為“陪著明星從山窮水盡一直走到柳暗花明”。“明星與經紀人,他們就像一株連體共生的植物,經紀人能力越強,明星更加耀眼,而明星越紅,經紀人越能獲得利潤和口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還是水和船的關系: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經紀人既能捧紅明星,又足以毀了明星。所以經紀人隊伍既需要一個可靠的行業規范,更需要現代的演藝經營理念。”亦師亦友 活在明星背后李猛認為,一個好的演藝經紀人,應該有一雙辨珠識玉的慧眼,要懂藝術、心理、市場、法律、社會等等,需要不停地學習;還要真心愛護自己的藝人,真正關心他們的藝術生命和前途,在與藝人簽約時不僅與藝人常作藝術溝通,也對其思想品行關心教育。李猛說:“我必須對與他們簽約的這段時光負責。影視圈是個名利場,容易讓人浮躁。只有在這兩方面都加強溝通和教育,藝人才能在從藝道路上走得更遠。”這樣做自然很辛苦,李猛每天需要解決各種問題:藝人自身的、藝人與片商的、藝人與媒體的……他感慨地說:“演藝經紀人工作真是一個犧牲健康的職業,不過,當看到自己經營的藝人走紅,受到歡迎的時候,成就感也是不一般的。”另一方面,演藝經紀人又是個低調的職業,這種低調主要體現在曝光率上。比如你熟悉田震、何炅,卻未必知道他們背后的張衛寧;熟悉王剛、鐘麗緹,卻不一定知道蔡心;還有林依倫、孫悅背后的金焱;“女子十二樂坊”背后的王曉京;毛阿敏、屠洪綱背后的于洋;陳琳、楊坤背后的沈永革……娛樂經濟就是“明星經濟”,明星是媒體和大眾關注的對象,是在人們“注視”下生活的一個特殊群體。明星永遠是站在臺前的,而演藝經紀人則是“幕后工作者”。他們天天與明星打交道,卻沒有明星般的知名度,因為,對于演藝經紀人而言,良好的口碑比曝光率重要得多。演藝經紀人 收入幾何演藝經紀人的主要收入是傭金,通常是經紀人與簽約藝人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對演藝收入進行分配。李猛說:“很多人覺得演藝經紀是‘無本生意’,只要手里有幾個藝人,能聯系到客戶就行。且不說建立和維護人脈資源所必須的有形或無形的投入,作為獨立或從屬于經紀公司的演藝經紀人,最基礎的工作是為藝人設立檔案、準備宣傳資料、聯系客戶、遞送資料、擬定合同等,這些都是開銷。”但從總體看,演藝經紀還是個很有“錢途”的職業,這種樂觀是建立在演藝產業整體的繁榮上的。據資料顯示,2003年藝術業(含表演團體和藝術表演場所等)比上年增長34。5%;群眾文化業比上年增長11。6%;文化娛樂業比上年增長31。8%。上述數據表明,文化產業整體呈強勁增長態勢,而其中文化娛樂業和藝術業是兩個最強的增長點,這兩個領域都是演藝經紀大展“拳腳”的舞臺。當然,“陽光”下面總是會有“陰影”的。現在國內的經紀環節還沒有形成制度,不具備法律保護的唯一性,某些客戶、經紀人或藝人缺乏自律,不遵守“游戲規則”,“過河拆橋”或不正當競爭的現象都屢見不鮮。相信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演藝經紀人的勞動價值會得到更好的體現。“裙帶經紀”是非多目前,演藝圈里最流行的就是裙帶關系,藝人的經紀人一般都是由他們的親人來擔任的,比如趙薇的經紀人就是她嫂子陳蓉,章子怡的經紀人則是她的哥哥章子男。雖然這樣的“血濃于水”的關系讓他們不存在信任危機問題,但這些非專業人士卻常常對藝人演藝事業的提高起不到更大更好的作用。李猛說:“現在許多明星都為‘穩妥’起見,請自己的親戚朋友作經紀人。但非專業的人,對他們只會一味‘護短’,專業知識不足又常常使他們對藝人的演藝生涯無法作出長遠規劃和準確的判斷。面對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怎么樣幫助藝人‘逢兇化吉’,更是考驗經紀人的能力,而內地的經紀人通常以‘不知道’、‘不清楚’來回避問題,更有甚者,把手機一關,誰也別想找到他(她)。”據李猛說,目前裙帶關系的風行反映了演藝經紀體系的不完善。演藝經紀,聽起來好像是誰都能干,其實經紀人是一個對職業素質要求很高的工作。素質全面 “一個都不能少”“演藝經紀人經營的產品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的,因此經紀人必須了解自己的產品,需要和自己的產品溝通、達成一致、攜手并進。某種意義上來說,經紀人是被動的:一個藝人,不‘夠料’不行,‘夠料’而沒有成星的愿望也不行,‘夠料’也想成星但無法合作也不行,什么都有了沒機會還不行……”李猛說:“娛樂圈的微妙之處在于有許多的偶然,一個藝人的一夜成名也許是運氣,但要想達到一定的高度、占有一席之地并在那個位置上立得住,就決不是運氣那么簡單的事了。在這個過程里,除了藝人自身的因素,對經紀人的功力也是一種考驗。”一般說來,文化底蘊、知識結構、審美趨向和商業意識都是影響經紀人選材、造星的因素。經紀人應該善于發現資源、善用資源,一個優秀的經紀人甚至可以擺脫個人好惡的局限,以過人的眼光、胸懷和膽識應對一切。隨著娛樂業的發展,演藝經紀人已成為娛樂工業生產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經紀人的能力體現在發現、判斷、策劃、管理、溝通等方面。明星和經紀人共同完成的是彼此成就的過程。李猛說:“一個優秀的經紀人應該同時是一個優秀的策劃人、制作人、管理人、監護人、合伙人、經營人,也是一個優秀的社會人。由于進入演藝經紀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所以成為經紀人并不難,但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經紀人則絕非易事。”雖然目前經紀人行業的相關法規仍有待完善,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還需要提高,但相信隨著行業的正規化進程,所有問題都會陸續解決。目前,國家已經實行了經紀人資格認證制度,任何一個有志于從事經紀事業的人都可以通過學習、考試獲得從業資格。
熱心網友
一樓抄得八錯!
熱心網友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