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來說,股市投資有不同的流派,包括概念性投資流派,學術分析牌,心理分析流派以及技術分析流派等等,這些不同的流派,有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人能不能戰勝市場,如果單純從統計的規律來說,沒有一種方法,沒有一種流派能夠戰勝市場,這就是指數投資在最近比較流行的原因。 從理論上說,如果市場是弱有效的市場,就能夠否定一切的技術分析方法的適用性。如果市場是半強式市場,就可以否認技術分析方法和基本面分析方法的適用性,如果市場是強有效市場,那就能否定一切方法的有效性。哈哈哈哈。當然,這種否定,不是全盤的否定,它不能否定有些人,有些方法在有些時間能夠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的收益,從概率的角度說,這是一種典型的正態分布,有些人和方法獲得的超額利潤不能否定統計規律的有效性。 從30年代開始的價值分析方法,到70年代流行的增長學派,以及80年代以后的投資組合理論,到目前比較流行的博弈理論連續獲得諾貝爾獎,說明人們對金融投資的理論也是一直在摸索著前進,我個人認為這是由于市場變化導致的金融和經濟理論的變化,40年代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傳統的工業化帶來,那時侯企業價值比較容易通過價值分析方法來判斷。到70年代,由于技術進步,在發達國家主要是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創造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商業機會,這樣的話,以巴非特和格雷厄姆為代表的價值分析往往會陷入迷惑。而FISHER帶來的增長學派卻有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哈哈哈。。。。。。等等等等   學術流派的基本觀點是一個投資專家不會比一直大猩猩能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因此,支持他們的是美國股市和投資機構幾十年的統計數據,當然有個前提是股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嚴格說是上市公司),會不斷的發展(在美國這已經是事實),因此,他們要做的就是買入股票并堅持持有,哈哈哈哈,當然,學術分析派的觀點也在不斷的發展,從以前的隨機買入分散非系統風險,到后來通過投資組合理論計算風險和收益,達到在給定風險前提下,獲得最大收益,或者在給定預期收益的前提下,承擔最小風險。 但是在中國由于監管和體制方面的問題,我認為,中國股市非市場風險大于發達國家,從現有10多年的情況來看,除了極少數的股票以外,很少的股票能夠持續的增長,當然以后也許會變好。但是目前簡單的組合理論在中國也未必能有作用。   說了半天,也沒有我說我自己的觀點,哈哈哈哈哈,我的觀點其實就是不迷信任何一種方式,但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會犯錯誤,利用股市大的周期,重倉投資,輕倉投機。至于技術指標,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沒有唯一正確的辦法,大家堅持自己的原則就可以了。 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壞公司不等于壞股票,好的技術指標和方法也不可能不出錯,好壞之間可以轉化。

熱心網友

愛聽....哈哈哈哈哈....安知明日邁那步? 接著夸 ......打望中......

熱心網友

真好,聽天由命,不多見的文章。

熱心網友

好文章。謝謝。

熱心網友

好貼,看了很有幫助,以后多發,謝了。

熱心網友

好貼,收藏!慢慢看。以后多發??!哈哈

熱心網友

同意你的觀點。

熱心網友

呵呵 我部分贊同 只是大家太注重技術的重要性了 其實 研究技術只是很低層次 高層次的炒股要研究的是交易策略 技術重要 而策略是是技術的靈魂 任何事情情都有規律 市場也一樣 !!! 比方說W底 不能保證100%出現W底就會走高 但是 只要70%的股票出現W底會走高 我們就可以利用概率來取勝 如果技術100%有用 那大家就不要炒股了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錢都來炒股了! 另外不要想戰勝市場 而是戰勝不懂這個市場的股民就可以了!!!

熱心網友

thank you.

熱心網友

同意你的觀點。有些地方論述很精彩。但有些思想略有和你不同。如您所說:“。。。不同的流派有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人能不能戰勝市場。”其實,任何理論都不應以戰勝市場為目的。而是應考慮如何更好的順應市場。事實證明,越是簡單的適應市場變化的技術指標越是成功的。

熱心網友

是?。〕垂蓻]有固定的模式!

熱心網友

是的,每個人都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尋找適合個人的投資策略及操作方法。

熱心網友

老師講的有些深奧,我帶回去慢慢學習。

熱心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