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撞機事件的評論你可以閱讀閱讀有關材料。蘇聯有個飛行部隊專門撞擊美軍入侵飛機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開火(挑起戰爭),可是你不開火就看著他進入敏感地區偵查嗎?只能制造“飛行事故”了,而且美國也沒話可說,畢竟你是偷偷進來的,又沒有打過招呼(就像亂闖馬路),所以造成飛機相撞的“悲劇”。

熱心網友

su-27有一個外號叫作"空中手術刀",就是從一次成功撞擊中得來的 空中手術刀——SU-27在巴倫支海

熱心網友

我的看法1。關于前蘇聯空軍特殊部隊的事情我在雜志上看到過,中國空軍擁有大約1000架老式作戰飛機,為什么它們遲遲不退役,我們不得而知,可能也存在專門執行這種特殊任務的飛行中隊。但其中決不會包括殲8II,它的性能雖然不優越,但在國產戰機中也算領先了,數量也很有限。至于飛行員更是國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培養出來的精英。強調犧牲精神是必要的,但思維正常的指揮員不會強迫飛行員去做沒有把握的無謂犧牲。2。前蘇聯空軍特殊部隊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切斷對方的機翼,而自己仍能堅持著飛回機場,但它的飛行員平時是專門接受這種訓練的,才能保證有效的撞擊。而且在兩架飛機機體大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除非是同歸于盡式的舍命撞擊,否則一起墜毀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南海撞機事件肯定不屬于這種情況。“沈飛”設計的飛機逃生系統一向很差,如轟-6向上彈射的生還希望只有20%,向下彈射幾乎沒有生還希望,殲8II也好不了多少,何況下面是茫茫大海。除非我軍飛行員事先已抱定犧牲決心,或得到明確指令,否則他也不會希望發生任何碰撞。3。我個人認為這場事故是在近距離追逐過程中發生的意外。一位前空軍飛行員曾告訴我:在1989-1995年間,美機對我錦州、葫蘆島一帶軍事基地的空中偵察次數多如牛毛,但也不是說來了就要把它撞下去。如果飛行員處理得當,完全可以迫使對方改變航向,離開我方領空。雙方都不愿發生沖突,過后雙方也都不會提起。而南海事件是怎么一回事?由于某個環節的誤操作,導致事件導向我們都不愿看到的結局,最終釀成了一場嚴重的外交沖突,我方也沒有在事件中獲得任何實際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1998年使館被炸風波的延續,這樣的沖突還是少一點好。世界上惟有歷史是最難理解的,因為它無法重復,因此給人留下了許多想象空間。可是也不能憑自己的主觀想法胡亂猜測。

熱心網友

美蘇爭霸時期美國偵察機每年進入蘇聯遠東地區一百次以上,多時竟達三四百次,偵察與反偵察其實是大國間很正常的斗爭,有人為美偵察機進入我國領海就認為美國篾視中國的主權,雖然有那么一點,但其實是很平常的事,要不是發生撞機,這樣的事過后跟本不會被人提起.

熱心網友

那件事情很難說清,我想是斗氣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