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了,男孩,現在正在學鋼琴(剛剛開始學),有的說鋼琴學成的太少了,不如學點別的樂器,請各位給點意見

熱心網友

首先作為家長要搞清楚為什么讓孩子學琴,我們家長要跳出目前將所有的心思都用于培養孩子社會生存競爭力的思維定勢。一個完善的人,不僅需要在社會生活中競爭與較量,還需要豐富自己精神生活的感受。我們略為躬身自省一下就知道,人需要休息、放松,還需要享樂與精神的自由。是因為需要滿足一下視、聽、嗅、味、觸很多感官的需要,人類才創造了繪畫、音樂、香水、美食、真絲等并非肉體生存所必需的東西。滿足人的感性需要是藝術的本質目的,這也是人們崇尚藝術、欣賞藝術的根本原因。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競爭、利用的功利關系,還需要友愛、和諧,而促進這種關系正是藝術活動的獨到功能。藝術使人類社會更加和諧、友善,使我們生存的環境充滿了良好的感性樣式,從而改善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因此培養一個人的藝術修養能夠促進和提高人的感性能力,能夠改善他的精神生活的質量。可以說一個崇尚、喜愛藝術的人,比一個對藝術一竅不通的人有著更高的生命質量。 由此來看,學琴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孩子學會體驗生活的美,豐富人生,提高生命的境界。家長培養孩子的社會競爭力的目的是讓孩子未來生活得更幸福。但當前激烈的競爭,使人們忘了幸福人生的來源不僅僅是社會競爭的勝利,還在于能夠享受人類創造的文明與藝術的美,還在于人生體驗的豐富性。學琴正可以幫助孩子體驗人生、豐富生活、以及從生存競爭的疲憊中解脫出來。其實,與發達國家比,學琴兒童在我國整個兒童的比例還是比較少的,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學習一門樂器,以使他們將來能夠以更精微的體驗領會音樂的美,從更廣的范圍了解人類創造的音樂文化,從更深的層次理解音樂藝術的偉大。 所以,學琴的根本目的不應是使孩子多了一種參與生存競爭的實力,而在于滿足孩子的感性需要,體驗生活的美,豐富童年的生活,使童年以及未來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走向它的反面。祝你如意!。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凡事都要孩子有興趣才行,你要是硬逼他也是不行的,要不你給他介紹其他的樂器,看看喜歡什么.

熱心網友

你的孩子不愛好就不必學了,如愛好,得看看是不是一時的愛好,如果是一時的愛好,您在經濟又不是問題,那他愛學什么就給他學什么好了。經濟并不是很寬裕,就別學了,還不如學英語的好。

熱心網友

學鋼琴并不是一定要學成什么大的成就,孩子小的時候學點音樂是為了培養他綜合的素質,開發他的智力,只要孩子喜歡學,就可以從多方面培養他。

熱心網友

孩子還小,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孩子如果自己喜歡當然另當別論。孩子到底該學什么應順其自然。有時可以采取欲請故縱的方法。

熱心網友

興趣很重要,如果他堅持不妨讓他試一下,不要給他很大壓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熱心網友

現在小孩怎么這么辛苦?

熱心網友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是否堅持下去關鍵看你,雖說是"孩子學琴",但6歲孩子學琴,卻要看你的耐心和毅力.

熱心網友

別期望太高,我兒子也在學,但我只是讓他培養興趣,不打算讓他考級,讓他長大以后能有個消遣,孩子們現在太辛苦了,考級的話他們就更累了,只當讓他玩吧,別對他有太高的要求,這樣他輕松你也愉快,何樂而不為呢

熱心網友

我兒子剛五歲,也準備學鋼琴。我覺得要看你對學成的定義是什么,比如希望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提高孩子的耐性,這些都會通過孩子學琴過程中慢慢地培養起來的。如果你是要讓孩子一定要過幾級,那是比較難學成的。

熱心網友

首先我覺得家長要明確讓孩子學琴的目的,是成材還是從培養其情趣,提高其鑒賞能力出發,其實成材的畢竟是少數;其次家長讓孩子學琴重要是培養其興趣,若孩子喜歡,則好好培養,若其不喜歡,也不能強求。

熱心網友

我是一名鋼琴老師,見過太多學不下去的孩子,原因好多,看別人在臺上很瀟灑,自己學起來卻很枯燥,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學有所成確實不容易。但是,我還是很主張孩子學習鋼琴的,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是由于大部分的樂器只能演奏一個聲部(單線條的旋律),而鋼琴卻可以演奏多聲部,十個手指可以同時作不同的分工……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意想不到的幫助……我建議你要讓孩子多聽音樂(無論任何風格、樂器),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興趣;另一方面可提高其鑒賞能力,對孩子的學琴會有很大的幫助

熱心網友

關鍵要看孩子的興趣如何,只要孩子有濃厚的興趣,那就一定能夠學成,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祝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