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馬齒莧的“莧”字,該怎么讀?
熱心網友
太陽花學名半支蓮,只在白天開花,俗稱太陽花,它們花小不香,太陽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從日出到日落的幾個小時,但它不是馬齒莧。 莧:(xiàn)
熱心網友
平時所說的太陽花學名半枝蓮、松葉牡丹,原產巴西,與馬齒莧同科。
熱心網友
太陽花是非常美的小花,我小時候養過,生命力很強,奇怪現在不怎么看到了,我很想再弄一枝來種。
熱心網友
太陽花不是馬齒莧。太陽花的圖片 xian(四聲)【科屬】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幼嫩莖葉。 【別名】長命菜、長壽菜、五行草、馬蛇子菜、地馬子菜等。 因“其葉比并如馬齒,而性滑利似莧”故名,又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故名五行草。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馬齒莧起源于印度,后傳播至世界各地,廣泛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地區,西歐早已有了栽培類型。我國除高寒地區外,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廣東、海南、江浙、河北、湖南及西南各地采集食用較多。近年來,重慶地區已開始嘗試人工栽培,僅潼南縣、榮昌和渝北的栽培面積以達500畝左右。野生的馬齒莧適應性極強,房前屋后,田邊地頭,溝邊河邊,山坡荒地,幾乎隨處可見。古往近來人們就有采食的習慣,是最常見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藥之一,市場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將成為一種極具開發前景,又有廣泛應用價值的特需蔬菜。 1、營養成分及藥用價值 馬齒莧以其嫩莖葉作蔬菜食用,食用方便,營養價值高。據分析,每100克鮮馬齒莧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克,食用纖維素0。7克,胡蘿卜素2。23克,維生素B1 0。03克,維生素B2 0。11克,維生素B5 0。7克,維生素C 0。03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1。5毫克,及鉀、鎂、錳、鋅和銅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和有機酸。此外,還含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的香豆素、黃酮、強心苷、蒽等化學成分,為純天然富營養并具保健功能的綠色食品。馬齒莧還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全草如藥。味酸,性寒,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用于濕熱泄瀉,疔瘡腫毒,蛇蟲咬傷,痔瘡腫痛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馬齒莧含有較高濃度的去腎上腺素,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對糖尿病具有食療作用。此外,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是一種天然抗生素。 2、形態特征 全株光滑無毛,柔嫩多汁,株高20-35厘米。須根系。莖通常匍匐,先端斜上生長自基部多分枝,淡綠色或淡紫紅色。葉互生或近對生,肉質,肥厚多汁,倒卵形,先端圓鈍,全緣,表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的,葉柄極粗短?;▋尚?,黃色,無梗,常3-5朵簇生枝頂端。萼片2,花瓣5,午時盛開。蒴果圓錐形,蓋裂,種子多數,極?。ㄖ睆讲蛔?毫米,千粒重0。36克),腎狀卵圓形,黑色,有光澤?;ㄆ?-9月,果期7-10月,種子成熟期不一致。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馬齒莧性喜溫暖的氣候條件,既耐寒,又耐熱,具向陽性,生命力極強。溫度在20℃即可發芽,最適溫為25-30℃,發芽所需天數為3天。隨氣溫的升高,生長發育加快,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對溫度的變化不敏感,溫度在40℃時能夠生長,失水3-4天后,遇水即能復活。 馬齒莧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并且相當耐陰,但光照充足,生長更旺盛,植株更健壯。 馬齒莧抗旱能力強,莖可以貯存水分,葉面蒸騰作用小,故對水分要求不嚴格。但在生產上,為獲得優質高產,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保持土壤濕潤。 馬齒莧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在人工栽培時,以保水保肥力強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為好。馬齒莧屬C4植物,生長健壯,前期以氮肥為主,中后期對磷、鉀肥的要求增多。 4、野生馬齒莧的采集 一般在春、夏季(4-9月)可野外采摘其嫩莖葉,采集標準以開花前為限,一旦開花,生長就停止,莖老化,無法食用。食用前,去須根、雜質,洗凈,用開水燙軟后,再用清水清1-2次,以減輕起酸味和粘液。即可有多種食法。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主治痢疾,腸炎,腎炎,產后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克馬齒莧鮮嫩莧莖葉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糖類3克,粗纖維0.7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巨1.5毫克,胡蘿卜素2.23毫克,維生素BI0. 03毫克,維生素民 O. 11毫克,維生素PP 0.7毫克,維生素 C 23毫克。此外,還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堿等成分。 【食療作用】 1.利水消腫,降低血壓馬齒莧含有大量的鉀鹽,有良好的利水消腫作用;鉀離子還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擴張,阻止動脈管壁增厚,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2.消除塵毒,防治潰瘍馬齒莧能消除塵毒,防止吞噬細胞變性和壞死,還可以防止淋巴管發炎和阻止纖維性變化,杜絕矽結節形成,對白癜風也有一定的療效;馬齒覺還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能促進潰瘍病的愈合。 3.殺菌消炎 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種炎癥的輔助治療,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 4.防治心臟病馬齒莧中含有一種豐富的Y-3脂肪酸,它能抑制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酸的生成,幫助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A2,使血液粘度下降,促使血管擴張,可以預防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起到防治心臟病的作用。 【保健食譜】 1.馬齒莧粥 鮮馬齒莧100克,粳米50克,蔥花5克。將馬齒莧去雜洗凈,入沸水中掉片刻,撈出洗去粘液,切碎;油鍋燒熱,放人蔥花偏香,再投馬齒莧,加精鹽炒至人味,出鍋待用;將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鍋內,加適量水煮熟,放人馬齒克煮至成粥,出鍋即成。本食品清淡鮮香,風味獨特,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養胃的功效。適用于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瘡癰腫毒等病癥。 2.涼拌馬齒莧 鮮嫩馬齒克500克,蒜瓣適量。將馬齒覓去根、老莖,洗凈后下沸水鍋體透撈出;用清水多次洗凈粘液,切段放人盤中;將蒜瓣搗成蒜泥,澆在馬齒覓上,倒入醬油,淋上麻油,食時拌勻即成。此菜碧綠清香,成鮮可口,具有清熱止痢,烏發美容的功效??勺鳛闈駸崃〖病遵帮L患者和因缺銅元素而造成白發患者的輔助食療菜肴。 3.馬齒莧炒雞絲 鮮馬齒覓400克,雞脯肉100克,蔥、姜末各10克,蛋清1枚。將馬齒覓摘洗干凈,瀝水備用;雞脯肉切細絲,放碗內,加鹽、味精、料酒抓勻,再放蛋清、濕淀粉抓勻;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燒至五成熱,下人雞絲劃散,倒入漏勺瀝油;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燒至七成熱時,偏蔥、姜末,下馬齒莧、料酒、清湯,炒至斷生,下鹽、味精、雞絲炒勻,再放濕淀粉勾薄芡,最后淋香油,裝盤即可。此菜自綠相間,鮮嫩脆爽,具有健脾益胃,解毒消腫的功效。對脾虛不欲飲食,瘡癤腫毒,小便不利等病癥患者有一定的輔助食療作用。 4.馬齒克豬肝湯馬齒莧45克,金針菜30克,熟豬肝50克,雞蛋互枚。將馬齒莧洗凈,切碎;金針菜水發后切成段;豬肝洗凈,切成薄片;將馬齒莧、金針菜放人鍋中,加水煮15分鐘后,再加人豬肝稍燉,打入雞蛋,待沸后調人精鹽、味精即成。此湯細嫩清香,成鮮味美,具有益肝明目,寬中下氣的功效。適用于肝血不足,,脾氣壅滯,夜盲,身體疲乏等病癥。 【注意事頂】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忌與胡椒、該粉、鱉甲同食。 【文獻選錄】 《開寶本草》:“服之長年不白。治癰瘡,殺諸蟲。生搗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 《本草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后虛汗。” 《本草拾遺》:“諸腫揍疣目,搗揩之;破壬癇,止消渴?!? 《滇南本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c,消積帶,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文化欣賞】 唐•杜甫。《園官送菜》:“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意實數,略有其名存。苦芭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國”;“又如馬齒盛,氣擁葵在昏。點染不易 虞,絲麻雜羅紈”。 民間諺語:“馬齒莧,沸水炸,人們吃了笑哈哈,為了啥?丑陋的白發消失啦”。 歷史傳說:據李絳《兵部手集》載,當年武元衡相國在西川時,患脛瘡掀癢不堪忍受,百醫無效,百方不掛。及到京,有廳吏上馬齒克方,用之便愈。李時珍將這一傳說記錄于《本草綱目》。 民間傳說:上古之時,十日并出,田禾皆枯。二郎神肩挑兩山,直趕太陽,太陽無處躲藏,情急之中,見馬齒克長得油綠滴翠,郁郁蔥蔥,便藏在它的葉下。以后,太陽為了報答馬齒莧的救命之恩,便始終不曬馬齒覓,天旱無雨,其他植物蔫乎乎的,唯獨馬齒覓綠油如初,開花吐蕊,結籽繁殖。。
熱心網友
不是一種,太陽花是馬齒莧科的種。
熱心網友
不是。一種很小的花,日出而開,很美
熱心網友
太陽花,SUN FLOWER,向日葵。莧,音XIAN(四聲)。莧菜,常見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