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最常見的就是王國維提出的“三境界”,既是文學三境界又是人生三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句出自晏殊的一首《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 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句出自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句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還有兩種文學的意象也是比較有名的:據俞文豹《吹劍錄》云:“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這段引言形象地比較出了婉約派和豪放派的區別。。
熱心網友
去?曩I一本成語字典不然在網上找些成語網站成語在文?W上是最常用的,而且大多出自典故
熱心網友
不是的,太多就有了掉書袋的意味,應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