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巡洋艦巡洋艦是僅次于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后,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采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藥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熱心網友
他們都告訴了你,我還說什么!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在排水量,火炮,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于戰列艦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戰艦,它具有較高的航速和遠洋機動作戰能力。(圖)(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 中世紀帆船時代的巡航艦是現代巡洋艦的起源,它最早可追溯到英國于1514年下水,1593年改建的“亨利”號戰船。巡航艦火炮較少(約50門),但航速較快。它通常不參加艦隊的戰列線炮戰,主要用于偵察,巡邏,護航或對敵商船的作戰。 19世紀初船用蒸汽機誕生之后,也引起了巡航艦的革命。但初期的明輪式推進器效率低,難以經受大風浪和炮火,還不能賦予巡洋艦快捷和遠洋機動作戰的特性。 1884年前后,英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螺旋槳推進的輕型巡洋艦“響尾蛇”號。1845年,英國海軍曾組織了一場有趣的比賽:“響尾蛇”號與另一艘動力相當,但用明輪推進的蒸汽輪船“愛里克托”號船尾系上鋼纜,船頭朝相反方向,同時抽前開,看誰拉得支誰 ,以鑒別哪種推進器效率高,產生的推力大。比賽結果是“響尾蛇”號巡洋艦把“愛里克托”號輪船拉了過來,證明的螺旋槳推進器在推進優越性。而且螺旋槳安裝在水線以下,抗毀性好。 螺旋槳的采用不僅使巡洋艦的特點得以實現,而且使軍艦可以安裝苯重的裝甲而不致太多地影響其機動性。185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裝甲巡洋艦“光榮”號它的船身為木制,船舷包有鐵皮裝甲,以蒸汽機為動力,采用螺旋槳推進,輔以風帆,它在外形上和以往的風帆式戰船基本相同,仍使用固定艦炮。 在南北戰爭期間(1816-1865年),美國建造了最早的裝有旋轉炮塔式艦炮的裝甲巡洋艦“班長”號,在作戰中顯示了它的特點。這以后,巡洋艦作為一種既可隨艦隊列陣作戰,又可遠洋獨立作戰的機動性戰艦,得到了各國海軍的肯定,由于軍艦動力裝置的進步,不僅使巡洋艦獲得了更快捷的機動性,而且終于在19世紀80年代徹底擺脫了風帆,具備了與現代巡洋艦相類似的外形。1904年,世界上第一艘裝有汽輪機的巡洋艦-英國建造的“紫石英”號下水了,標志著現代巡洋艦的誕生。 現代巡洋艦問世后,在隨后發生的日俄戰爭(1904-190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巡洋艦在多次海戰里有出色的成績。巡洋艦的排水量一般在5000-20,000噸,主炮口徑在150-280毫米之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出現排水量在萬噸以上的重型巡洋艦。但隨著海軍航空兵的崛起,大型炮艦的地位日漸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大部分國家已很少建造巡洋艦。50年代后,由于導彈技術,電子技術與核技術的迅速發展,才使巡洋艦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獲得了新生,并改變了厚甲重炮的面貌,突出了防空,反潛的作用,其打擊水面目標的作用反而退后其次了。 導彈巡洋艦-美國在1953年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重巡洋艦“巴爾的摩”號上加裝了“天獅星-1”型導彈發射裝置。1955年為兩艘“波士頓”級巡洋艦裝備防空導彈。但它們還不是真正的導彈巡洋艦,因為它們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大口徑火炮。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導彈巡洋艦是蘇聯于1959年開工,1961年初下水的“格羅茲尼”號。它的滿載排水量為5500噸,最大航速約為67公里/小時,續航能力為12 500公里,它裝備有2座4聯裝的反艦導彈身發射裝置和3座雙聯裝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反潛武器為2座12管反潛火箭發射器和2座3聯魚雷發射管,火炮駐為2座76毫米雙聯裝全自動平高兩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動遠射炮。由此可見,導彈巡洋艦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進行艦艇間的炮戰,所以它的火炮口徑比以前大為減小。 幾乎與“格羅茲尼”同時,美國也建造了自己最早的導彈巡洋艦“萊希”號,它比“格羅茲尼”稍大,導彈也裝備得更多一些,滿載排水量為8200噸,裝備有2座4聯裝反艦導彈,2座雙聯裝防空導彈,1座3聯裝反潛導彈,火炮為2座162毫米艦炮。 這之后,英,法,也建造了自己的導彈巡洋艦,美,蘇又發展了多種型號不同用途的導彈巡洋艦。目前,世界上現有的約80艘巡洋艦中,除少數為第三世界國家購買的英,美等國退役的二手貨之外,其余均已實現了導彈化。 核動力巡洋艦-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是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于1957年12月開工,1960年下水的“長灘”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核動力巡洋艦的最大特點就是續航能力強,它可連續航行幾年,繞地球數周而無需補充燃料。“長灘”號滿載排水量為1。8萬噸,裝備有巡航導彈,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反潛導彈。此后,美國又建造了4種型號8艘核動力巡洋艦。 前蘇聯的“基洛夫”號和“伏龍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是除美國外其它國家僅有的兩艘核動力巡洋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它們的滿載排水量達2。8萬噸,艦上各種導彈發射裝置達250管之多,最多可攜帶296枚導彈。它們分別于1977年和1981年下水。 。
熱心網友
巡洋艦與驅護艦的分別為:第一是性能區分,巡洋艦主要性能它可以獨立在遠海巡邏作戰,可為航母編隊領隊護航;而驅逐艦只能近海防御作戰,同時也可為航母護航。 第二;是從噸位區分,巡洋艦噸比較大,一般都在萬噸以上;而驅逐艦相對來講就比較小,不過也有大型驅逐艦與輕型巡洋艦噸位差不多。大多數巡洋艦都比驅逐艦噸位要大。 從火力區分:以往的巡洋艦艦載火力比較齊全而且火力十分強大。驅逐艦與其相比,火力相差甚遠。不過現在巡洋艦已經逐步淘汰,很多國家都不再建巡洋艦了,相反對于驅逐艦十分熱衷,大大增強了驅逐艦的性能和火力。因此以往巡洋艦與驅逐艦在火力上有明顯的差距,但現在所建大型先進的驅逐艦性能和火力與巡洋艦也沒有多大差別了。 上面所說巡洋艦就是戰列艦,好象沒什么根據吧。二戰時是以戰列艦為主,海戰幾乎全部都是戰列艦,那時也沒有導彈,只有大炮,最大口徑都達到20~25cm。后期的巡洋艦也有點戰列艦的血統。不過,你能拿將近一個世紀以前的巡洋艦和現代巡洋艦相比么!!。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 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拿一艘德國戰艦的數據來做實例:艦名:得弗林格(建造代號重巡洋艦G號) | 呂佐(建造代號奧古斯塔號/Ersatz Augusta)| 興登堡號(建造代號黑爾達號/Ersatz Hertha) 建造廠: 漢堡 布洛姆·福斯造船廠 | 但澤 碩效船廠 | 威廉港 皇家船廠開工日期: 03/30/1912 | 07/16/1912 | O10/01/1913下水日期: 07/12/1913 | 11/11/1913 | 08/01/1915服役日期:09/01/1914 | 08/08/1915 | 05/10/1917沉沒: 得弗林格號和興登堡號 1919年6月21日,在斯卡帕灣自沉 |呂佐號 1916年7月1日在德國近海被德國魚雷艇擊沉解體: 得弗林格 1939年打撈,1956年解體 | 呂佐 1961—1962年爆破解體 | 興登堡 1930年7月打撈,1931—1932年解體排水量: 得弗林格/呂佐 - 26600噸(設計)/31200噸(最大) | 興登堡 - 26947噸(設計)/31500噸(最達)尺寸(米): 得弗林格/呂佐 - 210。4 x 29。0 x 9。56 | 興登堡 - 212。8 x 29。0 x 9。57動力裝置:14臺鍋爐,2臺蒸汽輪機,最大功率63,000馬力(過載功率72,000馬力);4軸,4螺旋槳,雙舵,縱向排列航速:得弗林格/呂佐:26。5節 | 興登堡:26。6節續航力:14節時,得弗林格/呂佐為5600海里,興登堡為6200海里主炮:8門 305mm (12英寸)/50倍徑炮 四座雙聯炮塔 副炮:12門 150毫米(5。9英寸)/45倍徑炮 炮座單裝(興登堡號為14門)防魚雷艇/防空炮:12門 88毫米(3。5英寸)/45倍徑炮 炮廓單裝(1916年后拆除,得弗林格號只保留2門,興登堡號只保留4門)魚雷發射管:4座500毫米魚雷發射管,水下安裝,首尾各一座,兩舷A炮塔下方各一座乘員:平時1112人,戰時1390人。
熱心網友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并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
熱心網友
我只知道簡單的說,巡洋艦是前后方都有炮口,都有火力點驅逐艦只有一邊。。呵呵。。不知道太多。想聽聽大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