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我寫一篇作文:《小時候的故事》或《XX的另一面》或寫出與陌生人交往的印象,任選一篇!請幫我寫一篇作文:《小時候的故事》或《XX的另一面》或寫出與陌生人交往的印象,任選一篇!謝謝!

熱心網友

-- 爸爸是賣冰棍的 --小時候,我總對人說爸爸是燒鍋爐的,弄得媽媽莫名其妙。后來媽媽才發現,原來大姨抱我出去,遇到其他阿姨、大嬸問:"他爸爸是干什么的?" 大姨總說:"燒鍋爐的。"人家說的是家鄉話,意思是:"你的孩子的爸爸是干什么的?" 我卻以為那個"他"是指我。一天,正跟哥哥在樓下玩,一個小伙伴跑過來喊:"大一樂,小一樂,你爸爸是賣冰棍的,就在那邊賣呢!”我和哥哥樂得真是一蹦老高,跟著那伙伴往校園深處跑。跑到馬路上,看不到爸爸的影子。再三拐兩拐,拐到教室樓旁樹叢后面,才看見爸爸。那會兒賣冰棍的一般都穿件白衣服,提兩個竹片編的保溫桶,邊走邊喊:“冰棍兒,一毛倆。”爸爸沒穿白衣服,更沒喊。手里提著一個保溫桶,不是竹皮的,是綠色鐵皮的。不過這都不要緊,要緊的是:爸爸真是賣冰棍的! 我和哥哥跑到爸爸面前,一人“買”了一根化了一半的冰棍。那天爸爸回家,我和哥哥趕快接過冰棍桶,里面果然還有幾根化差不多的冰棍。打那以后,我們每天檢查那個桶,可惜再沒發現過冰棍。盡管如此,我還是逢人就說:“爸爸是賣冰棍的!”直到眼看要上小學,哥哥才告訴俺:爸爸不是賣冰棍的,是“毛衣系”的系主任。爸爸怎么會賣冰棍?媽媽后來告訴我們:那次不知上面什么地方來了個"精神",全系人人都要上街賣東西,“深入生活”,因此爸爸賣了兩天(也許是一天〕冰棍。據媽媽描述,爸爸天生愛面子,冰棍不能不賣,就是不敢上大街,更不敢吆喝。在同學們中間,說“爸爸是系主任”好象比說“爸爸是賣冰棍的”更朗朗上口,不過第一次聽哥哥說“爸爸不是賣冰棍的”,還是真掃興。哥哥早早告訴我爸爸不是賣冰棍的,大概想到了我掛在嘴邊那些話會引起王小波他們什么反應,可惜百密一疏,忘糾正我發音,結果還是給了王小波賣弄學識的機會:大學只有貿易系,沒有"毛衣系"! 。

熱心網友

你真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