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一歲多了,從小是我和她外婆帶她,外婆主要是買菜做飯,我全職帶她,她爸工作忙,很少帶她。不知是什么原因,她實在太粘我了,走開一會兒,都不行,連上個廁所都得抱著她,做飯給她吃時,也經常是一手抱著她做的,每天,她除了睡著的時候,其它時間都必需粘著我,否則就大哭大鬧。太粘了,煩啊,感覺雙手就像被她綁著一樣,不知大家有沒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決?
熱心網友
不錯了,還有孩子外婆幫忙買菜做飯,我當初是完全一個人過來的.孩子睡著了,是做飯,準備水果,果汁,洗衣服.....的時間,孩子醒了即使不鬧也要盯住了,即使她不粘你,你也要呆在旁邊的啊,否則一不留神,出現意外傷害就麻煩了.我的孩子晚上還至少起來3次,當初評價自己垂死掙扎,呵呵.這樣的日子會很快過去的.做飯和上廁所可以把孩子放在小車里.就暫時不要丟下孩子出門了,她大一些會好起來的.
熱心網友
唉,看到你們都有這些感觸,我心情總算平靜許多,原來現在的小孩子真的大多粘人的呀!!!我還得再多一點耐心去帶她才行,等大一點送幼兒園就解放啦!!
熱心網友
我的情況跟你的十分相似,我兒子也是由我和他外婆帶的,外婆嘛買買菜、做做飯,我呢差不多是全職帶他了,他也是特別的粘我,走開一會兒他都會淚眼蒙蒙地角角落落地找我,都快兩周歲了,只要我在家,他就一定要我抱,偶爾我出去了,他和外婆一起在家時,就表現得很乖巧,也不要外婆抱,會自個一人玩兒,還能幫外婆摘摘菜、剝剝豆、拖拖地、打掃房間什么的??墒侵灰形以?,他就一天到晚,鬧著要抱抱,好像生怕我跑了一樣,可能他認為只有讓媽媽抱著,才有安全感,才能讓媽媽一天到晚都陪著他,就連睡覺時,也是一會兒睜開眼看一看,一會兒又看一下,確定我和他一起睡了,他才睡得安穩,要是看到我不在旁邊陪他一起睡了,他就大哭以示抗議。晚上我老公下班了,想抱抱他,兒子愣是以大哭拒絕爸爸的抱,非要讓我抱他,就算做飯、炒菜也要我抱,其他人一概不讓抱。唉,煩呀!想不到這種情況這么普遍??赡苤挥邪阉陀變簣@后,我才能自由些。本來呢,我打算這學期送兒子去幼兒園了,可老公不讓,說寶寶太小,是特需要母愛的時候,得讓寶寶再大一些才送。無奈之下只好再帶他一段時間了。不過,也不是都煩了,寶寶也有很多時候讓人忘卻煩惱,很多可愛的舉動,會讓你捧腹大笑的,還有他每有一點進步也能讓人高興許久的。比如他今天認識了幾個字、會數12345、會用筆畫圓圈、會用線打結、會跟著音樂節拍扭扭身子、會不太像樣地哼一句從電視里聽到的歌詞、會說一些以前不會說的話了等等??傊峭矗┎⒖鞓分桑?。
熱心網友
寶寶怎么都這樣啊,我女兒也是啊,我女兒9個多月了,我離開一會都不行,總要等她睡著了才可干活,唉,有了她之后就沒了自我了.
熱心網友
我的女兒是我一手帶大的,昨天剛滿三歲,102公分,31斤。9月1日剛上的托兒所,她一點也不哭,也不粘著我,還主動幫老師管教別的孩子,在站家長陪上的那幾天,我在邊上坐著,她也不找我,反而找別的媽媽講故事,坐在別的小朋友奶奶的懷里,還粘著老師講故事,從前天開始全托,7點30送,5點30接,沒有問題,老師說我的孩子帶的很好,能很快適應陌生的環境。我的育兒觀點是,讓她自立,她從2歲半自己睡一個房間,現在都是她幫我洗背,她能做到的我很少出手,只動嘴,在她面前,我常是個笨媽媽。
熱心網友
寶寶至從娘胎里出來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了。已經不再是你身體里的一部分了,父母親應該了解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讓他她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比如讓他她學會自已拿奶瓶,不用大人幫助,讓他她學會自己一個人玩玩具,不用大人抱。他她來到這個地球,是一個新新人類,看到什么就認定什么。所以作為父母的做到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俗語說三歲看長七歲看老,在孩子三歲前不論父母多么辛苦都要給孩子培養一個很好的習慣和性格,在孩子長大后作為父母就不必再勞心勞力地恨鐵不成鋼了!
熱心網友
在生活中應讓寶寶學會自己玩,寶寶現在有點小,稍微大一點兒后視覺開闊后,就不會太粘人了,還有就是讓附近的小朋友到家里與寶寶一起玩,慢慢的,寶寶就沒有這樣粘人了。
熱心網友
曾經有篇文章談到,現在年輕人有個共同缺點,就是精神氣質上的依賴性,其癥結在于他們從孩提時代起,方方面面一直受到家長照顧,并將之視為理所當然,成人后也很難從中擺脫出來。乍讀起來好象有點危言聳聽,但在我們的采訪中,這樣的個案卻歷歷在目。無論是富裕或不富裕的家庭,那些愛子心切的家長,往往是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的締造者。 家長是生活老手,處理事務效率高。處理一件事情時,往往是孩子還沒注意到,他們已經注意到了,孩子還沒做,他們已搶先做完了。本來孩子天生就有等待、依賴的心理,這樣一來,孩子的雙手,甚至思考都在等待、觀望中被剝奪了動的權利,徹底閑置著了。當習慣成為自然,孩子變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家長反而膛目結舌:怎會是這個樣子? 然而,依賴又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為人父母,如果孩子對您一點都不依賴,您又會作何感想?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家長對孩子也有一種情感上的依賴,那是對孩子依賴自己的一種期待,一種與孩子血肉相連的情結的宣泄。問題的關鍵是,家長如何掌握孩子依賴和自立的尺度。比如2歲前的孩子,一方面他想獨立自主,不愿家長對他的行動加以干預,一方面又特別依賴,需要家長的撫愛和關注。這個時期,家長既要鼓勵、鍛煉他的獨立意識和能力,又要適當滿足他的依賴之情,穩定他的情緒,使他更大膽地走向獨立。 。
熱心網友
沒辦法的,我寶寶也這樣,特別是女寶寶。不過我寶寶是粘外婆,從小都是我媽媽弄,睡覺都是,所以只要外婆,除了我有時一人帶她出去玩,沒看見外婆的時候。寶寶這樣,說難聽點還不是給寵了,不過沒關系,都是一個寶寶不寵是不可能的,大點慢慢就會好的。
熱心網友
我的寶寶也是呀。就連睡覺也要抱著我睡呀。我的人生自從他來后就沒有自由了。
熱心網友
有的孩子總想靠近媽媽,呆在媽媽跟前,跟媽媽依偎在一起撒嬌.這一類兒童的心理狀態也許是他渴望著母愛,熱烈地尋求著母愛.所以媽媽讓他到旁邊玩去,他感到太無情了.不理解孩子這種心理的媽媽,始終在考慮如何趕走孩子,說一些冷淡疏遠的話或做出推開孩子的舉動.這樣一來,孩子覺得他對母親的感情遭到了拒絕,越發增強了執拗的性格.母親越想推開孩子,孩子就越想接近母親,恰好產生了相反的效果.當孩子陷入這種狀態的時候,母親的溫情就顯得特別重要.撫愛是必要的.對于形影不離,緊緊纏著媽媽不放的孩子,除了給他極大的滿足之外,別無他法.“那樣嬌生慣養好嗎?”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這種孩子的心理,已倒退到嬰兒狀態,所以用這種對待嬰兒的辦法對待他,不必有什么顧慮。